三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80680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项目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名称:三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二、问题描述:从二年级迈入到三年级,个别学生上课时良好的倾听习惯已养成。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倾听却是难之又难。三年级的学生很活泼,胆子也很大,特别是语文课堂上,学生都比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举起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种种现象引人深思。学生不会倾听,如何学会思考?如何学会

2、与他人合作交流?张扬个性不代表可以肆意插嘴,民主平等也不代表可以无视纪律。三、原因分析: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的注意目的性较一二年级时增强了,但很多时候,无意注意仍占据着主体地位。他们很容易被外在的事物吸引,窗外走过的人,飞过的一只小鸟,都可以随时变成他们课堂上注意的对象。而且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玩的热情远高于倾听的热情,所以他们的手中总是摆弄着心爱的橡皮、玩具,甚至是一张小纸片。2.缺少听与说的有机结合语文课堂需要辩证的思维。很多学生都觉得说很重要,所以课堂上不乏举手的学生。但是在这热闹的场面下,很多人忽视了倾听的功能,更少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急于

3、表达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回答却听而不闻,或者听着听着就走神了。3.长期以来不良的倾听习惯一二年级的倾听习惯不佳,是大部分三年级学生不懂得如何倾听的重要原因。有的习惯边听别人的发言,别摆弄自己的学习用品;有的倾听的姿势不佳,歪坐着、斜坐着,是不是瞟一下其他同学甚至是窗外的事物;有的还没等同学发言完就急着举手让老师叫他回来。长期下来,倾听的能力就变得很弱了。四、实施计划:1.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

4、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3)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学会先听后说,想好再说,真正养成倾听的习惯。2.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

5、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3.“听”与“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不是只给自己听。这样把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4.矫正学生不良的听课习惯课堂上,特别是一节课过半以后,个别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如搞小动作,与同学随便讲话等,而教学规律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随意停课,中断学生的听课思维,更不可粗暴行事,而要灵活、理智,适时予以控制。可用“暗示”的方法,矫正学生不良习惯。这种方法,只对某一对象进行注意的转移,而不造成其他外围效应。如手势暗示、目光暗示、语调暗示等。五、改革目标及成果形式:1.提高语文课堂的倾听效率,提高有效吸收课堂内容的能力;2.养成倾听的习惯,尊重别人的发言,并懂得适当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