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280502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30分)1、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 B、革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爆发C、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我国各行各业目前都在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这种发展模式首创于( )A美国 B苏联 C德国 D英国3、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实质上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是(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四国条约 D、慕尼黑协定4、罗斯福新政的众多措施中,最能树立政府诚信形象的措施是( ) A整顿银行 B通过工

2、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推行“以工代赈”5、有人说;“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这样说的依据是 ( )A、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C、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根除了经济危机6、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相同点是( )A、利用经济危机引起的政治危机 B、依靠法西斯党夺取政权C、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 D、取缔一切政党建立独裁统治7、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剧变的实质是( )A、经济困难严重 B、各国更改国名 C、社会制度变化 D、执政党丧失政权8、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和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说明( )社会主义仍有强大的生命

3、力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只有中国才适合走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局部倒退和反复,不会改变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A、 B、 C、 D、9、“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 我是下列哪国人 A.德国 B.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 D.日本10、虎!虎!虎!是一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它的主要内容是描写(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C、日军偷袭珍珠港 D、中途岛海战爆发11、1942年,某位战地记者不可能作出的战地报道是( )A、中国百团大战如火如荼 B、美日在太

4、平洋地区激烈争夺C、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D、斯大林格勒战役激战犹酣12、二战后,美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A、 B、 C、 D、13、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大的演讲中指出:“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根据材料可见,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大量进口原料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美国的经济援助 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14、“玉米运动”出现于

5、苏联哪一历史事件中( )A、“四五”计划时期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15、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取代了苏联国旗。以此为标志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0年 B、69年 C、71年 D、72年二、填空题:(10分)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政府签署了 ,第二年成立了国际性的煤钢垄断组织 ,塑造了未来欧洲共同体的雏形。2、1990年, 获得了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瓦解。3、1991年,中东和平会议终于在 的原则基础上举行。4、 年,世界上

6、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 诞生。5、 年 月 日、美英军队在法国的 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6、1941年12月7 日,日本特遣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 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三、简答题(20分)23、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这一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哪国?有哪些特点?美国和德国、日本为解决危机各采取了什么方法?最终结果如何?从这次危机的解决道路及结果中你得到哪些启示?(10分)24、请你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失败、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原因,并谈谈你得到哪些启示?(10分)四、材料解析题(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在苏

7、俄,农民交了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农民看到,扩大耕种多打粮食,自己就能多得粮食,生产积极性便大大提高。材料二:他(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 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从此,“新政”就成为罗斯福施政纲领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苏俄实施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何时开始实施?(4分)(2)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3)材料二中罗斯福提及的“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3分)(4)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3分)(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两个国家实施上述政策有何相同(相似)的地方? (3

8、分)(6)请你想一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迪。(4分)22、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表一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表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材料二:为提高西欧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在以后30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绘制成一幅柱状图。(5分)(2)根据表一、表二扼要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主要资

9、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5分)(3)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出现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导致的哪些后果?(5分)(4)西欧国家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在1993年已成为现实,它的标志是什么?欧洲国家“用一个声音讲话”产生的影响是什么?(5分)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DBAAA 6-10 ACABC 11-15 AABAB二、填空题1、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欧洲煤钢共同体” 2、纳米比亚 3、以土地换和平 4、1945 宾夕法尼亚 5、1966 6 6 诺曼底 6珍珠港三、简答题23、美国。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方法: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10、,日本、德国实行法西斯专政,侵略扩张。最终结果:美国成功度过了经济危机,日本、德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启示:我们应该采用和缓。民主的方式来解决危机,侵略战争不可能解决经济危机。24、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了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实现了国家的团结和稳定。而苏联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加重了经济困难,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否坚持党的领

11、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是否;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启示:建设社会主义要依据各国的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切忌教条主义等。四、材料解析题21、(1)新经济政策。1921年。(2)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3)国家对工业的调整(或者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4)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5)a、两国当时在经济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b、都是根据本国国情,探讨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c、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d、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e、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困境)。f、都巩固了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6) a、结合国情(实事求是)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b、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c、政通人和,经济发展。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说明: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可同等给分)。22、(1)略。(2)经济发展迅速。(3)欧洲、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出现美国、欧洲共同体、日本三足鼎立局面,大大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4)欧洲联盟(或欧盟)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经济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任答出一条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