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中汲取在实践中成长.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2804525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资源中汲取在实践中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资源中汲取在实践中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资源中汲取在实践中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资源中汲取在实践中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资源中汲取在实践中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资源中汲取在实践中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资源中汲取在实践中成长.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资源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磨练成长王秀云我第一次教学一年级语文,之前毫无经验,只能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经验,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多多少少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一、 砸实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也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学生不仅上小学,上中学乃至上大学都要用到汉语拼音.学习汉语拼音任重而道远.拼音是识字的基础上学期一开始就是拼音教学,由于小学生在幼儿园都学过拼音,他们自以为都会了,学习总是提不起兴趣。汉语拼音很抽象,很复杂,内容多,无规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理解力差,分辨能力差,学生感到很难学.老师也感到很难教。.确实,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很好地掌握23个声母、24个韵母,再加上

2、16个整体认读音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归难,学生还必须学好,老师要一定教会,师生要知难而进,令拼音教学步履维艰。我充分运用了“利用插图的谐音”“编顺口溜”“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 辨别拼音的方法”等教学资源及教学实践活动教学。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看字母想插图记名称读字母。“小遇到j、q、x,去掉两点还念,学生们很快记住了这两句,遇到了j、q、x与相拼时,都能很快正确拼读。有很多拼音容易混淆,如:ie和ei,ui和iu,m和n,n和h等等.区分这些易混拼音,有的可从他们的发音区分:ie和ei,ie先发“i”的音ei先发“e”的音,反反复复地读,读准音,终于区分两个韵母读音的不同;有的也可编顺口溜来

3、区分:m和n,两个门洞m、m、m,一个门洞n、n、n.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拼音,会用拼音,为自主识字打下基础。二、 利用拼音在读文中识字学生学会了拼音,老师就要教学生充分运用拼音,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拼读,自己想读想认,这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如:我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

4、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加一加”、“减一减”、“一字拆两字”、“两字合一字”、“换偏旁”、“去偏旁”等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灯”字,学生把它拆成“火”和“丁”等。学生在读书中识字,在认读生字时掌握规律,再把生字放回课文中,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又发现问题,产生质疑,自己又能在读文中解决问题,这样,生字的读音能准

5、确发出,生字的字形能牢牢记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理解了字义。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三、 在儿歌中识字儿歌识字的方法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而且记忆也是最深刻的。我还记得儿时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字儿歌:一点一横长,口字在当瓤(中间),子字去拉架,耳朵拽好长。这是“郭”字,哈哈哈,真不知老师是怎么想起来的,但我们都记住了它的字形。因此,当我有机会能教小孩识字时,我想起了这的方法,小孩喜欢。如:认识“清 蜻 精 晴 情 睛 请”有水看得清,有虫是蜻蜓。有米来精神,有日天放晴,有心好心情。有目眼睛亮,语言文明要用“请”。学习“ 蚂 妈 码 骂”有虫小蚂蚁,有女是妈妈,有石数号码,张口不骂人。学习“

6、芳 房 仿 放” 草头花芬芳,户头砌楼房,单人来仿照,反文大解放。学习“爱”,学生老师记不住字形,于是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爱”字。四、编字谜识字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编字谜识字也是同学们喜爱识字方法之一。如:学习“告”字,学生编了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再如,学习“画”字,学生编出了谜语“一位姓田的小朋友去做船”;学习“春”字时,他们又编出了谜语:“三人日下去春游”;学习“金”字时,编出了: “一个人,他姓王,兜里装着两块糖”老师编顺口溜识字。如教学“田”字,编了“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这就是“田地”的“田”字。学习“心”字时,学生就编出

7、:锅里炒了三颗豆,一颗跳到左,一颗跳到右,锅里还有一颗豆。通过有趣的谜语和顺口溜,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记得也很快,并且牢记不忘。我发现“编字谜”还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孩子们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

8、果。五、阅读课外书识字学生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六、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如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所以,语文园地的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

9、,随时随地识字,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我们每星期评出十几个“识字大王”的作品进行展览,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另外还有组字游戏。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

10、,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抢卡片”活动,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一个大盒子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编故事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男”时, 老师边写边讲:广阔的田野,炎炎烈日下,一个劳力在田间劳作,他要养活一家人,因为他是男人!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字,还在学的过程中掌握了汉字音形意的内在联系。我结合语文园地“

11、变字”游戏和“组词”游戏。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课堂上,随意选出九个字,鼓励学生两字组词,看谁组的多。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轻松进入“识字乐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进行有趣的识字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