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801544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备战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备战中考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一、单选题1.发射火箭时常用液氧做助燃剂。氧气加工成液氧成,发生的变化是( ) A.分子发生了改变B.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分子停止运动的D.分子变小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分子比原子大C.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3.钠原子Na与钠离子Na+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C.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具有相同的电子数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不动

2、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D.分子才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5.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成立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C.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柠檬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6.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用 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关于 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同种元素B.各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C.各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D.各一个原子中含有

3、的中子相同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碳的相对原子量为12.01克B.X表示N2C.氧原子的质子数8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8.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阴离子Xm , 则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aB.mC.amD.a+m9.下列有关原子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B.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二、多选题10.化学是创造物质的科学,要创造新物质,其核心是认识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规律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

4、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构成的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原子的质量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如果得到电子就变成阳离子1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

5、是化合物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13.已知 表示氢原子质子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则 和 中不同的是( ) A.质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C.电子数D.中子数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原子中,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gD.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15.如图是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B.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7C.铱属于非金属元素D.铱元素符号为Ir三、

6、填空题16.能直接成物质的微粒有_、_、_ 17.如图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表示化合物的分子是图_(填编号),图中的_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图中的分子_构成的是单质图中的分子_(填“能”或“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18.某兴趣小组做一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物质变红,氨水呈碱性。)(1)实验1: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到3滴酚酞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 , 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_(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 ,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3)为使

7、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作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请阐述你的理由:_ 19.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A的名称是_(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 该实验说明了_ 20.根据下表回答问题: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123铁26302656从上表可归纳出以下结论 (另写出两条即可,每多一条加一分)有的原子没有中子_ 21.阳离子Xm+与阴离子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已知Xm+的核电荷数为a,则Yn的核电荷数为_ 四、实验探究题

8、22.物质的世界五彩缤纷,而构成物质的微粒却又充满神奇色彩下面是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 (1)如图1所示,现有ABC三个烧杯,在A烧杯中加入浓氨水,在B烧杯和C烧杯中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和水此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是_,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C烧杯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 (2)在课堂演示实验时,老师按图2所示将红墨水和酒精分别混合后,可以观察到两支细玻璃管中都出现了一段空柱,但是细玻璃管_(填“a”或“b”)的实验现象更明显,试分析其原因是_ 五、综合题23.如图是一瓶开启后的某品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用化学式填空,下同),饮料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9、_(写一种即可) (2)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 (3)饮料开启后可以闻到香味,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该现象_ 24.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属于单质的是_(选填一种物质的编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丁烷气体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因:_ 2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中的元素,除0族(最右纵行)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化学反应 中,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请回答: (1)硅的相对

10、原子质量为_;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周期,元素符号为_,它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与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为_ (3)分析上表可发现: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氧气由气态变为固态,是由于分子间间隔变小。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和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分析。2.【答案】A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解: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故正确;B、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故错误;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11、,不再化学反应中,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错误;D、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故错误故选A【分析】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3.【答案】A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Na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Na+的核外有10个电子, Na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 , 因最外层8电子是稳定结构,则Na的化学性质活泼,与Na+化学性质不同,因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不变,都是单核微粒,则都属于钠元素。【分析】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后形成的。A、原子和其所对应的离子属于同种元素,即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B、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