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树坡煤矿防洪、救灾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801119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柏树坡煤矿防洪、救灾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柏树坡煤矿防洪、救灾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柏树坡煤矿防洪、救灾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柏树坡煤矿防洪、救灾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柏树坡煤矿防洪、救灾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柏树坡煤矿防洪、救灾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柏树坡煤矿防洪、救灾应急预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松林钙矿厂防洪、救灾应急预案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松林钙矿厂2014年5月29日 为深入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矿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根据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地质灾害的分类与分级: 根据地质灾害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等,将灾害划分为级(一般)、级(重大)、级(特大)灾害.1、级地质灾害:指本矿可以直接进行救援和处理的;2、级地质灾害:指需临近企业的支持和帮助,进行救援和处理的;3、级地质灾害:指需依托市、县二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进行救援和处理的;基本情况: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松林钙矿厂位于达

2、州市通川区双龙镇双丰村九组,为通川区知名矿井,设计规模年产原矿1.2万吨.采用平硐开拓方式,主、风二个井筒,综合机械化采矿,矿井为零瓦斯矿井。1、地形地貌松林钙矿厂位于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双丰村九组张家沟,呈典型森林高原地貌,因水流的向源侵蚀作用冲沟十分有规律,都是几十年的原沟,地貌不随便变,沟谷少、沟浅,地表为固结石头与树林,下有上百年老河道。2、地表水系地表水经过森林进入百年老河道流入双龙河道。沟中虽有泉水涌出,但流量较小,只有大雨、暴雨才能形成山洪暴发,流量大、时间短。本矿井位于百年河道西面,高于河道十几米,八年来从没超过井口河墙1/3,四季有水流淌,大雨、暴雨形成山洪汇于河道中。主、风斜

3、井井口标高均为远高于河道底标高,河道百年一遇洪水位低于住房及料场地各处平场最低标高。为治理雨季山坡上地表雨水对工业场地造成威胁,在矿井工业场地河道两边修建保墙,预算要50万元,并迎冲沟方向设置导流堤疏导冲沟内洪水,洪水流入矿井西侧的河道内。3、矿区山洪地质灾害特征3.1山洪暴发 降雨集中及发育的水系决定了山洪灾害的突发性。陡峻的山坡,集中的降水,造成汇流时间短,能迅速形成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灾害的突发性.3.2泥石流 由于矿区矸石堆积,山势陡峭,地表植被附着较浅,山洪暴发的同时易引发泥石流。3.3山体滑坡 矿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山体滑坡的易发性.岩石裸露破碎、风化、植被稀疏,山

4、坡陡峻,受力条件差,极易造成山体滑坡。3。4地表水倒灌井下 由于持续大强度降雨,加上矿山主、风各井口排水不畅,导致地表水从井口倒灌井下,造成矿山井下设备被淹被毁。3.5淹井 由于降雨集中,导致井下涌水持续增加,而由于井下排水设备达不到防洪要求,导致井下各水平、作业面被淹,严重时可发生井口漫水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4、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一)、派专人每天对隐患点进行观测。(二)、有预兆时,制定好险区人员疏散、撤离计划,以防止造成混乱而发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事故。(三)、在主、风井井口上方修筑棚栏,遮挡落石及崩塌物;在主井口两侧修筑护墙.(四)、在半坡处修筑

5、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墙等,拦阻滚落土石.(五)、在不稳定的突出岩石或孤石临空一侧或下方,修筑支柱、支撑墙等;(六)、对局部不稳定的危石、破碎岩体进行清除、削坡;5、具体要求(一)、汛期前,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自查。(二)、派专人定期对隐患点进行观测。(三)、地质灾害即将发生时,必须组织人员撤离。(四)、地质灾害发生时或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安监局。 6、应急准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与有关人员职责: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矿成立应急援救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行政办公室。总指挥:张春 成 员:邓尚越、张良、杨术明、宋森林、李辉明、马成秀、值班调度、义务救护队员。职责:1、总指挥

6、(矿长):组织制订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上级主管部门、矿总工和救护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地质灾害的作战方案。2、第一副总指挥(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地质灾害的第一助手。在矿长的领导下,组织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计划;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提供准确的数据.3、副总指挥(副矿长):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负责组织为处理地质灾害所必需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4、办公室主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设专人警戒。严禁在险区逗留、围观;做好后勤保障以及其他事宜.5、义务救护队长:对救护队的

7、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根据救援人员和处理灾害事故作战方案所规定的任务,保证完成对人员的救援和地质灾害处理工作。6、医务人员:负责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的供应。7、调度室值班员: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按必须先召集人员名单,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掌握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统计掌握险区人数。应急资源: (1)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援救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对应急资源实施有效地管理,使之在发生灾害进行救援时,能保证正常地投入使用. (2) 矿救护队必须加强培训,随时装备好救灾所必备的各种物资,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3)、医务室按规定配齐救灾所必须的氧气

8、袋、急救用具以及药品等,保证随时投入急救使用. (4)留矿值班车辆无故不得擅自外出,并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以保证应急救援的需要。8、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技术性强、难度大、情况复杂多变、处理困难等特点,为保证抢险救灾的有效、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特建立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1)矿依托外部的技术支持系统,由市、县二级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专家组成。应急救援通讯系统: 以矿行政办公室为中心,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通讯系统,保证电话的畅通,并随时保证与市、县二级煤炭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的联系畅通(见应急救援通讯系统电话号码表).(2)应急救援体系运行机制: 资金保障:矿山

9、防洪、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既是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为此,矿山防洪、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资金由松林钙矿厂建立防洪专项资金。9、辅助救护队的管理: 辅助救护队队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资质考核,达到标准的,方可从事抗灾应急救援工作,达不到考核标准的队员,不能直接参与抢险救灾;辅助救护队必须接受矿救援指挥部的监督管理。10、救援程序的规定: (1)发生地质灾害时,以矿自救为主,矿辅助救护队和医疗机构在进行自救的同时,报市、县二级行政管理部门及政府、矿山安全监察办事处。应急响应 (2)响应程序:发生地质灾害后,值班领导根据避灾路线,

10、紧急撤离灾区人员.同时,及时通知灾害涉及区域,并及时撤离报告矿抗灾指挥中心指挥部成员矿行政办公室集合矿长组织制定救灾措施(总工协助)矿长发布救灾指令各成员、单位根据矿长的命令各负其责开展工作救护队进行救援。地质灾害事故避灾线路: 崩塌危险区两侧安全区11、应急响应的一般规定: (1) 迅速查明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积极组织救护队进行救援。同时,探明灾害地点、范围。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灾害范围扩大。 (2)救援指挥部根据灾害的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人员分布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案。 (3)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矿山必须立即向市、县二级行政管理部门和县政府报告清楚事故的地点、性质以及

11、目前的现实状况。接到通知后,抗灾救援指挥部成员和辅助救护队整装待发,在矿长下达救援命令后,根据规定的职责,实施救援工作.各部门组织好人员,在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救援工作。准确核对灾区人员名单;矿医务室要做好急救准备;值班车司机待命,做好运送伤员的准备工作。12、人员的撤离: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撤离。13、保障措施(1)、现场救援保障 矿山配备调度专用车1辆,挖掘机1台。各矿山自备装载机1台,潜水泵2台,水泵车1辆,5吨抽排车1辆,沙袋50个。(2)、培训矿山防洪指挥部、应急管理人员、救援人员进行必要的常规培训。(3)、演习每年进行一次煤矿防洪紧急救援演习,由煤矿防洪指挥部组

12、织实施。现场恢复恢复程序:救援工作结束后救护队对灾区的安全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确认无误报告抗灾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安排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再检查(救护队配合)总指挥根据有关规定和汇报的现场安全状况,下达命令恢复工作开始。(4)有关要求: 有关部门在现场取证工作未结束前,不得进行现场恢复工作.恢复工作开始前,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不得盲目进行现场恢复工作. 在得到救援总指挥发布恢复工作的命令后,现场恢复工作必须按由外向里的工作程序进行.同时,应按已制定的现场恢复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作业。恢复工作开始后,矿必须派专人在现场值班。同时,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做好作业环境安全看护工作,防止不安全隐患再发生。附件一 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及联系方式序号职务(单位)姓 名办公电话手 机小灵通1矿 长张春3820905153884770002生产副矿长张良135514243213机电副矿长李辉明135472696884安全副矿长邓尚月138828172775总工程师王念强138537350796掘进队王卫柱139537278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