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动能和势能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2796661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3动能和势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13动能和势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13动能和势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13动能和势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13动能和势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3动能和势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3动能和势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3动能和势能课题 113 动能和势能设计思想动能和势能这一节应用的内容跟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节 课内容的讲解,从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出发,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并 引导学生尝试将所学的内容进行应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概念的讲解 过程中,突出实验的教学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和自己亲自参与的 探究过程中,获得最直接的实验事实,为动能和势能概念的得出打好基础。学情分析1 学生已经学习了功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2学生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本节进行的实验探究已有充分的能力准备。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动能和势能”为下节课“机械能及其转化”做铺垫。本

2、节 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并能结合实例说明。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2 在经历实验得出动能和势能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初步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学会探究、综合、归纳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生用动能和势能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培养学生学以致 用的意识;2通过分小组探讨和交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主动探 究的良好学习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验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决定因素;难点:培养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教学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方法使用器

3、材小车、木板、质量不冋的三个小球、水槽、橡胶球、水、刻度尺、弹弓、纸团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教师活动 环节问题引入:为何小小的馒头能造成如此大的伤害?lWT*/l JP II怖衣列事h E岀K*去铁SIRI 申AT霄帶 m不n包畑ffliR J ;| 珂 时 ft _twPHri- rwfnj 哎血 kii .兴醐”督止*JFT左1禿耳I妇 黒上,虫时K击西.观察、思考、交流从学生感兴趣 的故事创设情境,使 学生很快地进入课 堂的学习。、引入新课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片, 它们具有哪些共同点?观察、思考、交流通过图片,唤起 学生的记忆,引导学 生概括得出结论。借

4、助教师的问题设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量1定义: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 有能量,简称能。2单位:焦耳二、动能探究活动2: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片, 这些具有能量的 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探究活动3:问题:通过以下图片,猜猜动能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归纳、总结思考、 交流归纳、 总结通过学生对照 片的观察思考,总结 得出能量的概念。通过教师的问 题设置,进一步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轿车相撞赛车相撞火车相撞实验:选取下列图片中所示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并利用讲台上的对应实物展示 探究过程。实验器材:观察、 思考、 交流合

5、作、 交流、 操作通过学生归纳 总结,让学生进一步 体会物理概念的得 出过程。学生通过不同 图片的对比,进行猜 想,体会物理分析问 题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 体会物理思想和方 法。质量不同的小球小车斜面思考:(1) 动能的大小是通过什么形式体现出来的呢?(2) 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研究的物理量是什么 ?(3) 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的呢?2.影响因素: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思考、交流、分析、归纳、学生带着问题 进行实验,可以对实 验理解得更加深刻。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想想议议:请用物理学的术语解释:1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2.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限速不同?总结

6、思考、 交流体会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三、势能1重力势能探究活动4: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片, 这些具有能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定义: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 势能。探究活动5:问题:通过图片,猜猜重力势能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若换成一纸盒呢?实验: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选取下列图片中所示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观察、思考、 交流分析、归纳思考、交流思考、操作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物理就在身 边,并进一步理解, 物理来源于生活,最 后又应用于生活。通过观察三组 图片的共同点,进行 归纳总结。在归纳总结的 过程中,体会物理概 念的建立过程。借助对比,让学生体会重力势能的 影响因素。

7、验证你的猜想并利用讲台上的对应实物展示探 究过程。实验器材:烧杯、水、刻度尺、铁架台、塑料球思考: 重力势能的大小是通过什么形式体现出来的呢? 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研究的物理量是什么? 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的呢?(2)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想想议议:桌上有几把锤子,该选择哪把锤子,怎样操作,才能更快的将钉子钉入木板中。2 弹性势能探究活动6: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片思考:这些具有能量的物体, 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思考思考分析、 归纳、 思考、 交流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学生带着问题 进行实验,可以对实 验理解得更加深刻。通过实验,总结 分析

8、,在此体验物理 概念的建立过程,同 时进一步理解探究 实验的研究过程。学以致用通过观察三组 图片的共同点,进行 归纳总结。再次体会物理探究活动7:用不冋的力拉动弹弓,猜猜弹性势能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思考分析、归纳概念建构的过程。通过对比实验,猜测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2)影响因素: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1为了我们有良好的环境,环卫工人每天凌晨思考、要开洒水车进行喷洒工作。请冋洒水车沿街道匀练习速行驶时,将水洒向路面的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因为。三、巩固练习2 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坡时,速度越来越慢,则 车和人的()A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B. 动能变小,

9、重力势能变小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D.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3下列哪些过程是通过做功方式来增加物体的 势能的()A 把弓弦拉紧B.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加速行驶C. 飞机起飞升空D. 跳伞运动员离开飞机降落四、课堂一、基本知识思考、小结动能:定义、影响因素重力势能:疋义、影响因素弹性势能:定义、影响因素、基本方法:观祭法、实验法回答、交流学生通过课堂小结,使知识更具系统性。五、知识延展思考题:龙卷风的威力非常大,是否具有很大的能量?龙卷风对人类造成破坏, 我们能不能利用龙 卷风,请大家大胆假设?思考、练习创设问题情景, 质疑引新。八、布置作业课本:P70动手动脑学物理 15板书设计 113动能和势能一、动能1 定义2.影响因素:m、v二、势能1.重力势能(1) 定义(2) 影响因素:m、h2弹性势能(1) 定义(2) 影响因素:形变量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