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作业.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2794724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6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心理学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心理学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育心理学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育心理学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作业.docx(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11.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4.00分)A. 词B. 组块C. 字节D. 比特2.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是适应认知差异的最佳教学方式。(4.00分)A. 大班教学B. 小班教学C. 分组教学D. 个别教学3.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4.00分)A. 价值体系B. 策略框架C. 认知结构D. 观念系统4.学习的主体因素,指()。(4.00分)A. 教学手段B. 教师C. 学生D. 教学环境5.“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 )(4.00分)A. 群

2、体认同感B. 群体归属感C. 群体动力倾向D. 群体压力6.下列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的是( )。(4.00分)A. 学习任务B. 自我效能感C. 归因D. 兴趣7.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4.00分)A. 联结反应B. 操作条件反射C. 经典条件反射D. 习惯成自然8.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4.00分)A. 加强与规范B. 指引与导向C. 准则与控制D. 约束与规范9.研究表明,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做出分析判断的转折在( )(4.00分)A. 6-7岁B. 7-8岁C. 8-9岁D. 5-6岁10.思

3、维的主要特征是( )。(4.00分)A. 分析性和概括性B. 间接性和概括性C. 整合性和概括性D. 分析性和整合性11.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 (4.00分)A. 道德意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认识D. 道德行为12.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4.00分)A. 总结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准备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13.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4.00分)A. 内部动机B. 外部动机C. 观念动机D. 高尚动机14.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4.00分)A. 观察力B. 想象力C. 思维推理能力

4、D. 记忆力15.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学习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为( )。(4.00分)A. 合作教学B. 指导性教学C. 情境教学D. 个别化教学16.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来说,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以及( )。(4.00分)A. 案卷分析B. 非测验性测验C. 教师自编测验D. 谈话17.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 ) (4.00分)A. 教育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道德性原则18.研究中会处于被动地位,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研究方法是( )(4.00分)A. 自然实验法B. 观察法C. 问卷法D.

5、实验室实验法19.阅读技能是一种()。(4.00分)A. 运动技能B. 操作技能C. 学习技能D. 心智技能20.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4.00分)A. 独创性B. 即时性C. 不可知性D. 独特性1.教育学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2.00分)错误正确2.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2.00分)错误正确3. 教育决定着人的发展。()(2.00分)错误正确4.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2.00分)错误正确5.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 )(2.00分)错误正确6.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两种:促进和阻

6、碍。( )(2.00分)错误正确7.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2.00分)错误正确8.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 )(2.00分)错误正确9.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2.00分)错误正确10.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 )(2.00分)错误正确作业21.“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 )揭示了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4.00分)A. 华生B. 皮亚杰C. 加德纳D. 斯腾伯格2.在心理学上,一般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 )。(4.00分)A. 罗森塔尔效应B. 近因效应C. 首因效应D. 晕轮效应3.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

7、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人格障碍属于( )。(4.00分)A. 强迫型人格B. 偏执型人格C. 回避型人格D. 冲动型人格4.最早的有关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 )。(4.00分)A. 认知结构迁移说B. 同化学习迁移说C. 经验内化迁移说D. 形式训练迁移说5.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良好的( )。(4.00分)A. 教师权威B. 师生关系C. 教师能力D. 教师感召力6.古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4.00分)A. 实际锻炼法B. 说服教育法C. 榜样示范法D. 情感陶冶法7.课堂违纪现象严重,学生各行其是,随便插嘴,不动脑筋,故意捣乱,这种课堂气氛属于( )。

8、(4.00分)A. 松散的课堂气氛B. 积极的课堂气氛C. 消极的课堂气氛D. 对抗的课堂气氛8. ( )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4.00分)A. 丹瑟洛B. 皮连生C. 尼斯比特D. 鲍斯菲尔德9.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4.00分)A. 150B. 140C. 160D. 13010.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不包括( )。(4.00分)A. 学校教育B. 人际关系C. 社会环境D. 遗传11.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的演示,属于( )。(4.00分)A. 模象直观B. 实物直观C. 言语直观D. 经验直观12.马斯洛认为,下列哪一项需要永远也得

9、不到完全满足?( )(4.00分)A. 安全需要B. 爱的需要C. 审美需要D. 生理需要13.下列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的是( )。(4.00分)A. 兴趣B. 自我效能感C. 学习任务D. 归因14.阅读技能是一种( )。(4.00分)A. 操作技能B. 运动技能C. 心智技能D. 学习技能15.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4.00分)A. 变通性B. 流畅性C. 独创性D. 指向性16.成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说的学习迁移均属于( )。(4.00分)A. 逆向迁移B. 水平迁移C. 负迁移D. 垂直迁移17.看到路上的垃

10、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4.00分)A. 强化B. 惩罚C. 消退D. 逃避条件作用18.将学业成绩看做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的是( )。(4.00分)A. 自我提高内驱力B. 学习内驱力C. 附属内驱力D. 认知内驱力19.以下不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4.00分)A. 态度量表B. 兴趣测验C. 创造力测验D. 成就动机测验20.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是适应认知差异的最佳教学方式。(4.00分)A. 分组教学B. 小班教学C. 大班教学D. 个别教学1.集体舆论是制班集体在红占有时的为大多数任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2.00分)错误正确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

11、育者的矛盾。( )(2.00分)错误正确3.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2.00分)错误正确4.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2.00分)错误正确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2.00分)错误正确6.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2.00分)错误正确7.知识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2.00分)错误正确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00分)错误正确9.“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2.00分)错误正确10.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 )(

12、2.00分)错误正确作业3 1.()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4.00分)A. 真诚B. 关注C. 同感D. 尊重2.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4.00分)A. 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B.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3.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4.00分)A. 抽象逻辑性B. 不可逆性C. 单维性D. 自我中心性4.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4.00分)A. 字节B. 词C. 比特D. 组块5.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4.00分)A. 观念系统B. 认知结构C. 策略框架D. 价值体系6.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