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新版新人教版122.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279063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新版新人教版1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新版新人教版1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新版新人教版1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新版新人教版12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新版新人教版12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新版新人教版1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新版新人教版12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梳理】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有以下_、_、_、_、_、_、_、_、_、_、_部件构成。二、练习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一只手握住_,一只手托住_。(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_厘米左右处。安装好_和_。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_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2)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_。一只眼注视_内。转动_,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_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3观察(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_上,用_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_的中心。(2)转动_,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

2、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3)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_,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_,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4总结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一台显微镜的_与_放大倍数的乘积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答案:一、显微镜的构造目镜 镜筒 物镜 压片夹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二、练习使用显微镜1(1)镜臂 镜座 (2)7 目镜 物镜2(1)低倍 (2)通光孔 目镜 反光镜 目镜3(1)载物台 压片夹 通光孔 (2)粗准焦螺旋 (3)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4倒像 目镜 物镜【重难点剖析】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使用中低倍镜和高倍镜的规

3、律特点比较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细胞体积物镜与标本的距离视野明暗低倍镜多小远亮高倍镜少大近暗2.显微镜下污点判断的方法由于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三个部位,若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装片上;若转动目镜污点随着转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3显微镜下将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的技巧因为显微镜视野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物像在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如物像在左上方就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在右下方就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4外形上区分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高低的方法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即低倍物镜镜头

4、短,高倍物镜镜头长;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即低倍目镜镜头长,高倍目镜镜头短。5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的操作技巧先将所要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由于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所以应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选用凹面反光镜,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即可。【例题】小刚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其视野如下图所示。请你帮他调整使物像位于视野正中央,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A把装片向右上方移动B把装片向右下方移动C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解析:将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调到视野的中央,需要将物像向左上方移动。因为在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所以,只要将

5、标本向右下方移动,物像就会向左上方移动。答案:B“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

6、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达标训练】1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小莉同学发现视野太暗,想调节一下。请你告诉她与调节视野明暗程度无关的是( )A反光镜 B光圈C镜头 D通光孔2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B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D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3. 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A和B和C

7、和D和4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45换成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视野变暗 B视野变亮 C视野无变化 D视野变化无规律5如下图所示的结构是显微镜的( )A通光孔 B遮光器 C光圈 D反光镜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6用5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 )A15倍 B50

8、倍 C500倍 D150倍7小明想观察自己制作的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玻片标本,但在显微镜的使用上他碰到了一些使用显微镜的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

9、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_的位置,安装好_和_。(2)转动转换器,使_倍镜对准通光孔。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

10、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把一个较_的光圈对准通光孔。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4)放好玻片标本,使标本正对_的中心。(5)先转动_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此时应注意_。(6)一只眼看目镜,同时_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到看清物像为止。然后再调节_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答案:1C 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使更多的光线进入镜筒。2B 转动转换器能够调换物镜;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都能够调节光线的强弱;粗、细准焦螺旋能够使镜筒升降,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的范围小,能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3C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是目镜,是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是镜头和4B5B 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圆圈叫光圈,不同的光圈通过的光线的多少不同,转动遮光器使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调节进光量。6B 物像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和物镜倍数的乘积,因此选B项。7答案:(1)左 目镜 物镜(2)低(3)大(4)通光孔(5)粗 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6)逆 细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