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279004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推动教育事业大发展的时期,是我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攻坚期,也是我院推进事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期。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崭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河南省经济社会和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二五”期间,学院在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

2、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建设河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目标,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内涵建设,充实师资队伍,优化资源配置,锐意改革,真抓实干,不失时机,扩大办学规模。投资购买了文化路校区,复工建设了龙子湖新校区,重创了省级文明单位,顺利通过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成功申办了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首批进入了省级示范院校建设行列。学院已步入持续、快速发展期,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十二五”期间,取得成绩的主要标志有:1、西区校园投入使用,东区建设稳步推进。2012年7月,投资7200万元购买了西开发区文化路校区,

3、投资1000万元对校园进行了维修、绿化和亮化,配备了教学设施;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2栋综合教学楼,建成了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当年入驻学生7000人。2014年10月,因土地问题停工的郑东新区高校园区新校区复工建设,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中,完成了1栋食堂、2栋实训楼、3栋教学楼、4栋学生宿舍楼和综合服务中心群楼等共计14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建设任务,2015年入驻学生8000人。“十二五”期间,学院新增占地面积230亩,教学用地达到843亩;新增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东西两区的办学格局。2、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11-2015年累计招生录取

4、新生24249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7617人。新生报到率高达95%以上,创下了“招生数量连续10年持续增长,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连续6年全省第一、连续5年在万人以上”的纪录。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开展系列活动,构建评价体系,强化培养毕业生就业创业意识,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6%以上,2014年就业率达到97.25%,位居全省高等学校前列。3、示范建设进展顺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3年,学院被批准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经过两年建设,初步完成6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新增各类专业实训室2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80余个,已基本完成了任务书提出的各项建设目标。大力实施“质量立教

5、”、“质量立校”工程,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全省技能大赛,荣获全国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河南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比赛河南赛区特等奖、全国三等奖等多项奖项。新增专业17个,专业总数达到36个,建设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院级9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院级10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31门。新增图书36万册,馆藏图书达到80万册。“专升本”升学率达到96%。201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4、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人才质量显著提升。加大与企业的联系,深化“公办民助”体

6、制改革,不断创新办学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专业论证、课程标准、实践教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环节。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等教学模式,探索并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职业引导、行业平台、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各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和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推进“411”教学模式改革,初步形成各具专业特色的教学组织模式。建立了“学校与企业融通、课程与岗位融通、学业与就业融通”的工学结合办学机制,完善了工学结合保障体系、教学过程评价体系、教学信息反馈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5、师资结构得以改善,教学研究蓬勃开展。坚持实施学历提升、职称达标、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三大工程”,着力引进高学

7、历高职称和企业技能人才,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双师素质队伍。引进、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150人,晋升副教授75人、教授15人。学院硕士以上研究生达到18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0%以上。教科研成果丰富,2011-2015年,公开发表论文1688篇,其中EI全文收录4篇,SCI全文收录2篇,国家级刊物31篇,核心刊物355篇;主、参编教材、著作348部;主持或参与课题232项,实现了我院国家级科研课题立项零的突破;获得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其他各类成果奖411项。6、党建工作卓有成效,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学院党委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

8、、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讲树促”、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创造性开展了“党员一加一”、“党支部工作立项”、“学比争创”等活动。升设党总支11个,新成立党支部27个,设立“特设党支部”3个和“学生党员工作站”8个;培训入党积极分子5200余人,发展新党员2800余人,大学生党员比例由不足1%提高到8.6%。几年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受表彰教工中共产党员占95%以上。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三级学生工作体系。实施了荣

9、誉积分制度,学生家长可以凭入学通知书编号上网查看学生在校成绩、学习表现及综合评价,初步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创新了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开展了“校训杯竞赛”、“职业生涯规划”、校园艺术节、技能竞赛月等主题活动。实施了“灵魂塑造工程、文化陶冶工程、实践锻炼工程、服务育人工程、组织创优工程”,促进了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落实了国家奖助学政策,建立“奖、贷、助、补、减”的工作机制和体系。7、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办学实力日益增强。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建立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形成层次清晰、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遵循“注重规范、体

10、现公平、引入竞争、追求效率”的原则,推行绩效分配、动态聘任等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效能,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汇编了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制度。学院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办学实力日益增强,资产由1.4亿元增加到3.9亿元;教工人均年收入增加近1倍。8、社会服务渠道畅通,社会声誉稳步提升。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面向社会开展技能鉴定和培训,每年鉴定、培训计算机操作员、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等多个工种3000人次以上,组织参加国家级证书培训、考试1000余人次,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下岗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发挥师资优势,积极

11、参与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丰乐园大酒店等行业企业的发展规划制订、项目开发、营销策划、企业咨询、新产品推介和企业文化建设。坚持开展企业经理培训、全省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以及省直各部门工人晋级培训,举办企业中层干部管理强化班和一线工人技能提高班。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帮扶活动,选派工作队深入农村,为当地提供智力、技术和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多次主持、主办和承办全国职业教育教学、科研、教材等方面的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有效发挥了教育服务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学院先后被批准成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河南省示范性数字化校园建设单位和河南省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

12、学院试点单位,荣获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职业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等多项荣誉称号。二、制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依据和基本原则(一)编制“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依据1、党的十七大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有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年-2020年);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4、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5、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若干意见;6、“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

13、规划;7、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设计规划;8、学院2020年发展规划目标。(二)编制“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1、坚持稳定规模、内涵发展的原则;2、坚持统筹全局、重点建设的原则;3、坚持机制创新、突出特色的原则;4、坚持示范作用、服务社会的原则。三、“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学院建设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目标的关键期,也是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打造自身品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学院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院要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不断强化发展意识,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在机制创新、质量保障、校企合作、信息校园、就业

14、体系、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十七大”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内涵发展和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特色发展为重点,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构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把学院建设成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高等职业院校。2、总体思路学院“十三五”期间

15、的总体思路概括为“54321”:实施“五大工程”:即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工程、重点专业建设工程、教学团队建设工程、信息化校园建设工程和新校区建设工程;创新“四种模式”: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和职业能力考核评价模式;构建“三项机制”:即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和学生自主创业机制;提升“二大能力”:即示范引领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一个目标”:把学院建设成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高等职业院校。3、发展目标办学规模。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构建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并存的多层次、多科类、多功能、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16、。建筑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在校生人数稳定在20000人。校区建设。“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新校区图书馆、办公楼、学生宿舍、后勤楼、体育馆、体育场等18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把学院建设成为一座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信息共享的人文化、现代化、生态化、园林化校园。师资队伍。重点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达到500人以上,教授、博士达到3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达到25%以上,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达到70%,其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达到100%,专业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培养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2名、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10名、省级骨干教师10名、院级骨干教师80名。创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和省级教学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