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2789551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卷(客观题)一、选择题(共计80分)1.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材料说明宗法制A. 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B. 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C.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D. 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可得出主要指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C符合题意;宗法制不仅仅调整君臣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宗法制强调的是有血缘关系的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并不涉及到平

2、民,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出现民族纷争的信息,D不符合题意。2.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郡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其中御史大夫的工作就是除了整理奏章,还有监察百官,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3.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

3、是A. 商周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该时期是指秦汉时期,故B正确;商周时期没有儒家思想,故A排除。魏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故C排除。隋唐时期不符合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的信息,故D排除。4.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这说

4、明A 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 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 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 君臣关系等级森严【答案】B【解析】【详解】刘邦尊父体现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对中国人的深远影响,但刘邦称帝后,其父听从他人劝导,“以尊礼待刘邦”,这说明专制集权制度下天子的权威是第一位的,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主专制,父权应服从于君权,故B项符合题意;刘邦称帝后仍以旧礼尊其父,体现他严守孝道,“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说明其父维护刘邦作为君主的权威,这并不能说明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故A项不符合题意;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遭到严重冲击,趋于崩溃,但宗法观念至今一直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故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只

5、涉及刘邦与其父之间的尊礼问题,并未体现君臣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5.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 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C. 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D. 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军国大事经过朝议之后由皇帝裁决,这样可以减少君主的决策失误,选项C正确;材料中未反映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选项A;军国大事最终由皇帝一人决策,因此并未削弱皇权,排除选项B;朝议制度并不是民主制,选项D排除。6.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就

6、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与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材料体现了A. 中央集权的建立B. 历法为封建政府服务C. 君权神授的思想D. 皇权至高无上【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可知这体现了皇权的独尊和至高无上的地位,故D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的建立,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独尊,不是历法为封建政府服务,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君权神授的思想,故C不符合题意。7.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

7、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 西周B. 秦朝C. 宋朝D. 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依据材料中的“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中“二府”是枢密院、中书省;“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司。只有C项符合题意,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8.“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可见科举制A. 是我国唯一的政治制度B. 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C. 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D. 有力地防止了权威被颠

8、覆【答案】C【解析】【详解】由“唯一没有被动摇过”、“持续”可以看出材料要反映的是科举制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故C符合题意;A中“唯一”太绝对,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缓和民族矛盾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维护权威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9.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慕起居注。这些最能说明A. 封建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 皇权不断加强C 清代君主权力不受制约D. 起居注严重失实【答案】B【解析】【详解】到康熙帝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

9、,表明了皇帝的霸道,说明了皇权的加强,B符合题意;皇帝不学无术,A不符合题意;清代君主的权力也是受制约的,C不符合题意;起居注史料不一定不够真实,D不符合题意。10.下表是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官僚贵族子弟富豪平民贫民69.6%6%15.7%8.7%由表可见,汉代察举制A. 削弱了“世官制”B. 满足了各阶层利益C. 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D. 沿袭了九品中正制【答案】A【解析】【详解】汉代察举制下,平民子弟、贫民子弟与官僚贵族子弟和富豪子弟均有机会得以跻身孝廉,参加到统治阶级中来,可见察举制度削弱了世官制,A项符合题意;该制度下官僚贵族子弟占据了69.6%,故B不符合题意;从材料

10、中,官僚贵族子弟占69.6%,它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时间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11.新唐书中记载:“(卢商)早孤,家穷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这说明唐代科举制A. 以九品官人法为标准B. 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C. 偏重人才道德品行D. 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说明此人家境贫寒,做官是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之后才进入仕途的,证明唐代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D符合题意;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的原则是依据门第,A不符合题意;B表述过于绝对化,如唐宋时还

11、有恩荫制选官,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无从体现偏重人才道德品行,C不符合题意。12.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答案】C【解析】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增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也是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A项“相位之争”、D项“基本对等”错误,B项开始改变是是西汉武帝时。【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13.隋唐时期在中央设

12、中书省,元朝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A. 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 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C. 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 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隋唐的中书省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产物,二者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的是宣政院,前者也不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也不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3、,前者也不仅仅为一个单纯的中央决策机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时期中书省、元朝中书省的不同14.“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这个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是A. 为皇帝顾问B. 替皇帝决策C. 执行政令D. 监察百官【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中“洪武皇帝”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由“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可知,其描述的是明太祖在废除丞相制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协理奏章,故A符合题意;内

14、阁官员不可参与决策,B不符合题意;执行职能属于六部,C不符合题意;监察百官并非大学士职务,D不符合题意。15.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 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答案】C【解析】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得出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A B两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

15、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即选C项。16.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人曾经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形式是A. 占为殖民地B. 设立租界C. 建立伪政府D. 划分势力范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最初在中国设立租借,在租借享有领事裁判权等一些列不平等的特权,是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俨然国中之国。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租界。17.中国近代史写道:“18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广州府县这种行为主要是A. 按照国际惯例避免国际纠纷B. 为了逃避政府的管理责任C. 依据南京条约附件规定行事D. 畏惧洋人不敢得罪双方【答案】C【解析】通过南京条约附件,外国人获得此项特权,不受中国法律制约,外国人之间的刑事案件中国不得干预,只好劝他们自行调解,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是导致广州府县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故A、B、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