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278873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复习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全球海陆分布有哪些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形势大致有以下特点:第一,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并在中、高纬度地带几乎连成一片.第二,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都南北成对分布第三,大部分大陆的轮廓都是北宽南窄,呈倒置三角形.第四,弧形列岛和较大的岛屿多位于大陆东岸。第五,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海岸线彼此几乎吻合,仿佛是由一块大陆分离开来似的。2、对比分析世界大陆地形和海底地形的主要特征大陆地形特征: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3地形结构因洲而异海洋地形特征:1深度大高差大2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洋盆3洋脊贯通四大洋3、世界有哪些主要的气候带和气

2、候型、简述其分布、特点和成因Biaoge 4、以北半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为例,解释世界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的分布规律有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按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气候类型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气候(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气候(大陆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大陆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为: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3、,温带荒漠气候).5、沙漠化的危害、做了哪些工作?沙漠化:土地退化,使得土地生物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和地表类似沙漠景观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脆弱生态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荒漠化: 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使得居民流离失所、粮食紧缺措施:联合治理第二章1、全球都有哪些自然带?分布?特点?biaoge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整体性 所谓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之间内在的联系性,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结合为一个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包括三方面内容: 内在

4、关联性:内在联系性是指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来实现的。空间组合性:空间组合性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按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规律,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动态演变性:指自然环境外部能量输入和物质输入的可变性,导致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整体环境的不断演化。地域分异规律概述 地域分异是地表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沿地理坐标确定的方向,分成相互更替的各级单位的现象.地域分异主要包括地带性分异、非地带性分异和垂直地带性分异。地域分异包含了地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空间相互作用. 纬向地带性规律表现为: 1、延续于所有大陆的世界性地带。2、地带段性.非地带性表现为: 1、经向地带性:由沿

5、海向内陆形成特征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它可以跨越几个纬向自然带.2、区域性: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特征和由此产生的气候、植被、土壤等的差异。 非地带性的形成原因:太阳能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引起气候及相关地理过程的带状分布。 垂直自然带:是随着地形垂直高度的变化而发生的自然环境的变化,是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一种。第三章自学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 一、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 1、大陆架区域海水较浅,光照充足,潮汐、波浪和海流的作用比较强烈,有利于海水层的垂直混合。因此,这里是海洋生物的理想栖居场所,孕育着巨大的海洋生产力。 2、大陆架不仅是海洋生物的富集区,而且还是油气资源的富集地带。 3、这里还是

6、金属矿藏和海底砂矿的主要分布区. 二、大陆架的开发与海岸带管理 (一)海上圈地运动的兴起(二)大陆架制度的兴起 (三)海岸带管理大陆架资源丰富,开发便利,现已几乎所有的开发活动都集中于大陆架区域,使这里成为人类影响海洋最深刻的区域。海洋污染: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与赤潮,固体废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第四章1、对比分析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传统农业社会从人地关系的垂直联系上看,基本维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其技术结构尚不足以对自然界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同时社会调控结构又有力的保障了人与自然之间由于人口的增多而导致的脆弱的平衡.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和矛盾比农业社会

7、复杂得多,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诸多领域。综观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虽然短暂,但却使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程度在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不断激化,尤其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上。2、谈一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下一代人满足其需求造成危害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发展第五章1、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地区差异的联系?人口分布遵循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提总监方面主要是水分热量和地形。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不出很高的成本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2、陆地寒带人来生

8、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初始的渔猎游牧为主、矿业开发3、陆地亚寒带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经济部门.森林采伐业、采掘业、能源工业、冶金机械工业和石油化工4、如何认识陆地中纬度地带农业生产活动开发深度的差异。温带由于陆地温带的自然环境主要呈东西向变化,所以在陆地温带形成了主要以水分状况变化的农业生产类型。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主要与气候类型有关。(东亚的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利用季风的优势,把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推向较高纬度。北美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区形成以商业性牛奶业、蔬菜业为主的混合农业系统.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湿润性气候,由于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对牧草的生长有利,因为畜牧业较

9、发达。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旱作农业、灌溉农业)亚热带同样存在以水分状况变化的农业生产类型地域性的特点。5、为什么全球工业在陆地中纬度地带特别集中首先,从原料地来看,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世界的主要铁矿、铜矿、铝矿、铅锌矿有大部分分布在该地带。第二,从燃料与动力来源地来看,从总体上看,该地带的燃料、动力资源已成为工业布局的优势条件。 第三,从消费地来看,世界人口的大多数集中在占地球面积不到1/3的陆地上,人口的众多、经济的发达、城市的繁荣等使这里成为工业品的主要消费地。 第四,从人力资本集中地来看,这里既有科技实力相当雄厚的发达国家,也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第五,从交通与区位条件来看,临海地带的交通与

10、区位条件优越. 6、陆地低纬度地带的农业生产类型与其他地带有哪些不同由于殖民者长期抑制其制造业的发展,落后的农牧业是其主导的经济活动.气候过热,并不利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开发成本高昂,导致农业开发率低。7、总结不同地带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深度原因?高纬度:自然条件严酷,热量条件不足,导致了有限的开发.矿产对环境构成了威胁中纬度:原始植被被人工栽培之辈代替,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集中地低纬度:开发利用率低,自然环境保持原始型平衡,人地关系基本和谐。8、为什么会形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地理不平衡所致,中心地既具有世界经济活动的大部分资源,还集中着世界上最多的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中心地的本质是

11、形成了高级的经济结构和从而具有强大的对外作用的功能,这种对外扩散性使得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中心地。9、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之间有什么区别?区域化是指根据国家的地理位置,国民经济等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例如欧盟,东盟。目的是互相帮助,扩大市场,共同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多个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交流、发展构成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其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争取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可以这样说,区域化是一体化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而一体化是区域化的结果和最终方向.第六章1、亚洲可以分成哪几个自然地理区?又有什么特征?6大区:北亚、中亚、西南亚、南亚、东南亚、东亚。特征:具有整体性,(1

12、)全球最大的洲际自然综合体(2)地理环境额组成要素具有多样性、极端性和典型性(3)自然环境结构具有复杂性(4)矿藏、水力、森林、动物等资源的丰富性。差异性:(1)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差异,表现有自北向南循序更替、倍场齐全的未向自然呆(2)由于地形复杂,中部山地高原汇聚,内陆距海遥远,这些非纬向地带性因素对纬向自然带有显著干扰和破坏2、试评价亚洲发展条件北亚自然环境恶劣,资源丰富,但不利于人类经济活动.中亚资源丰富,气候干旱,适宜发展畜牧业,工业化的资源潜力巨大。东亚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但火山地震频发。东南亚大区气候湿热,森林、矿产、生物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农矿产品产区和出口

13、区。南亚热带季风,水热资源丰富,发展工农业条件较好,但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日益恶化。西亚大区石油天然气丰富,但气候干旱,是经济发展重要制约因子.3、亚洲各国工业化的进程有哪几种类型?1、进口替代工业化,就是用国产化工业品替代进口品,是为减少对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的依赖,从发达国家的竞争攻势中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建立本国完整的产业体系而采取的内向型工业化战略。2、出口导向型工业化,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把所生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向国外出口,依次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新一轮混合型战略,在此发展战略中,信息技术革命牵动了亚洲新经济的发展。4、为什么日本会形成沿海高度集中的经济分布?其分布格局是否

14、带有普遍的规律性?第一,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是战后日本工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第二,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优越性.日本海岸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阔,风平浪静,潮差不大,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或超级货轮停泊.第三,日本沿海地带虽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是近些年来这里由于填海造陆,已使地价较为便宜,利于投资设厂.第四,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工业、城市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地,使生产地接近消费地的经济原则得以实现.第五,日本在实施重点发展重、化学工业方针的进程中,在沿海地区大量投资修

15、筑公共设施和增设交通线路,从而为布局新厂提供了各种方便条件.日本工业分布的高度集中,从整体看是很不平衡的,过于集中的布局是不合理的;但就一个企业内部来说,则布局紧凑,用地少,也便于和其它企业联系,在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效益较高. 总之,日本资源匮乏,工业物质都是进口的,日本是岛国,而海运又是最便宜的运送手段,工业当然集中在航运港口附近 。5、与中国相比,印度经济发展具有哪些优越条件?其经济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一) 印度的软件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拥有巨大的软件人才库,有专业人才77万。2003年,印度软件产业产值达124亿美元,其中出口95亿美元,占印度出口总额的20%。据

16、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务和后勤工作将会增长5倍,雇佣400万从业人员,成为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的行业,占印度GDP总额的7。(二)印度的金融系统运行比较健全,不良贷款比例较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10.8。印度的股票市场比较成熟,成为印度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三)印度的私人资本在运作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印度独立后,过去就存在的私营财团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新的私人财团。在印度实行经济改革后,一大批从事信息技术产业、制药工业、食品加工业、服装纺织业、水泥建筑业和旅馆旅游业的私营企业或私人财团迅速发展壮大,并很快进入全球化经营.印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完善,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四)印度的国际交流人才多于中国.由于印度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