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 3042003 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78771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 3042003 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61 3042003 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61 3042003 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61 3042003 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61 3042003 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61 3042003 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 3042003 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11.080C 19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3042003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2003-05-09 发布2003-05-09 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3042003目次前言 .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要求. 13.1 感官指标 . 13.2 理化指标 . 13.3 杀菌效果. 13.4 安全性. 13.5 装量允差. 14 试验方法. 14.1 感官检验. 14.2 pH 值测定 . 14.3 表面活性剂含量. 24.4 有效氯含量 . 24.5 杀菌效果. 24.6 安全性. 24.7 装量允差. 25 检验规则 . 25.1 出厂检验

2、. 25.2 型式检验. 25.3 组批. 25.4 抽样. 25.5 判定规则 . 36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 36.1 标志. 36.2 包装. 36.3 运输. 36.4 贮存. 3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 1Iz 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杀菌成分的消毒液(如84消毒液),它主要用于宾馆、饭店餐饮、医院、家庭、办公场所的用具消毒,为了统一监督管理,规范这类消毒液的生产,保证和提高 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在参考国家有关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陕西省卫生厅提出

3、。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西安信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郑州铁路局西安中心防 疫站技协服务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骆红、魏春芳、何晓芳、马明、杨恭信、郝松年。 本标准于2003年5月9日首次发布。 生产单位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应按标准组织生产;经销单位自2003年6月15日起实施。II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次氯酸钠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增效剂、稳定剂配制而成的次氯酸钠复配消毒液。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

4、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GB 15346-1994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3 要求3.1 感官指标淡黄色透明液体,不分层,无明显杂质,有强氯气味。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pH 值1012表面活性剂含量,(%)3.0有效氯含量,(%)5.

5、53.3 杀菌效果3.3.1 有效氯含量为 3000mg/L 时,作用 3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杀灭率应99.999%。3.3.2 有效氯含量为 500mg/L 时,作用 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肝菌(ATCC25922) 杀灭率应99.999%。3.4 安全性3.4.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LD505000mg/kg。3.4.2 在使用浓度时,对皮肤应无刺激性。3.4.3 铅含量1.0mg/kg,砷含量0.25mg/kg。3.5 装量允差装量允差应为标识量的5%。4 试验方法4.1 感官检验取样品在自然光直射条件下,进行目测、观察、辨别、

6、鼻嗅检验,结果应符合3.1要求。4.2 pH 值测定3使用精密pH试纸测定,结果应符合3.2要求。4.3 表面活性剂含量按GB 9985-2000中4.3规定方法进行。4.4 有效氯含量按附录A中规定的方法进行。4.5 杀菌效果按技术消毒规范2002年版有关方法进行。4.6 安全性4.6.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有关方法进行。4.6.2 砷含量测定按GB 9985-2000中附录F规定进行。4.6.3 铅含量测定按GB 9985-2000中附录G规定进行。4.7 装量允差装量偏差(Xd)按公式(1)计算:m1-m2- m010式中:Xd =100(1)m0

7、Xd产品装量偏差; m110瓶试样毛重质量总和(g); m210瓶试样的空瓶质量总和(g); m0装量规格(g)。计算结果,按数值修约规则进行修约,保留一位小数,装量偏差应符合3.5规定。5 检验规则5.1 出厂检验5.1.1 产品应按照标准规定成分、含量配制,产品在入库和出厂前应按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 格后由厂质检部门出具合格证方可出厂。5.1.2 出厂检验项目:感官指标、pH 值、表面活性剂含量、有效氯含量。5.2 型式检验5.2.1 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投产鉴定时;b) 正式生产后,如原料、配方、工艺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和质量时;c) 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时。5.2.2 型式检验项目:本标准第三章要求的全部项目。5.3 组批产品以同一批原料、同一配方且同一次投料生产的包装完整的产品为一批。5.4 抽样以箱为单位根据批量大小,按表2确定抽样样本大小。抽样应按随机方法抽取。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