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扩建工程测量技术交底#内蒙古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78644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改扩建工程测量技术交底#内蒙古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路改扩建工程测量技术交底#内蒙古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路改扩建工程测量技术交底#内蒙古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路改扩建工程测量技术交底#内蒙古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路改扩建工程测量技术交底#内蒙古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改扩建工程测量技术交底#内蒙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改扩建工程测量技术交底#内蒙古(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 量 技 术 交 底工程名称包头市希拉穆仁至百灵庙公路改建工程交底时间工程部位路基路面和桥涵工程交底对象交 底 人接 收 人 参加交底人员:内 容 一、 工程概况由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包头市希拉穆仁至百灵庙公路改建工程XBTJ-1标(起讫桩号K0+000K36+000),全长36公里。在施工测量过程中,选用常规的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测量。由设计院提供控制点进行导线加密,得到路基施工控制点,对于三座中桥(布连河中桥、K17+460中桥、K18+700中桥)采用单三角网的布网方法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全站仪、水准仪等常规的测量仪器设备对该工程部位进行施工测量,两台拓普

2、康GTS作为导线点的复测和加密使用。 二、控制测量施工控制测量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完成桩基的测量工作以及路基开挖、换填的测量工作;第二阶段完成墩身、桥台、盖梁、涵洞、垫层、底基层、基层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第三阶段完成整条线路的路面铺装阶段的控制测量工作。 1、导线网加密在开工之前完成导线网的加密工作和桥梁独立控制网的建立。路基、涵洞施工控制采用附和导线网的形式布设,桥梁控制网采用单三角锁。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等级的确定应符合下表规定。表3.0.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相对闭合差DJ2DJ

3、3一级40.55151/300002410 n1/15000二级2.40.258151/140001316 n1/10000三级1.20.112151/70001224 n1/5000 表3.0.2 GPS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级别每对相邻点平均距离d(km)固定误差 a(mm)比例误差 b(mm/km)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m(mm )一级4.05110二级2.05210三级1.05210表3.0.3 平面控制网测量的等级等级桥位控制测量四等三角10002000m的特大桥一级小三角5001000m的特大桥二级小三角500m的大、中桥表3.0.4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

4、m)水准仪的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地山地三等36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 L4 n四等510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 L6 n五等816DS3单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 L10 n 注:L为水准测段长度(km);n为往返测的水准路线测数。各项施工测量定位后应进行检验,其限差应符合表3.0.5-1、3.0.5-2的规定。表3.0.5-1 桥梁施工测量限差施工部位平面位置允许允许偏差(mm)高程允许偏差(mm)墩、台定位53桩基定位1510支座定位53 表3.0.5-2 公路中桩桩位测量限差路线名称纵向误差

5、(cm)横向误差(cm)高等级公路s /2000+0.110一般公路s /2000+0.110 注:s为控制点到中桩的距离(m)。2、控制测量配备齐全先进的测量设备,对每个工程结构进行测量控制。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到政府设立的计量部门标定合格后方准使用,并定期按规定重新标定。为了保证施工的精度,在原有三角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建立核查全标段平面导线控制网与水准控制网。具体操作方法为:(1)、平面控制测量: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平面控制网布设本合同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并根据施工需要加密布置控制点,施工放样时应相互复核,确保准确无误。布设原则:选点合理,通视条件良好,埋设牢固,不影响精度。水准点的引测,

6、以方便施工,满足施工要求为目的。(2)、高程测量:除使用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点外,设置工地临时水准点(将高程测量误差控制在部颁标准规定的误差范围内),采用三等水准规范进行施工测量放样。(3)、各控制点的检查:在施工中定期对各控制点进行检查复核,以保证各点的准确性。首先布设稳定点,对各三角网的控制检查点定期进行复测,以防止由于基准点位置变化影响控制网精度,复测时,观测精度与原三角网精度相同,并再次丈量基线线段。同时加强控制点的检测,复核检查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确保测量施工控制。(4)、控制点的保护措施加密控制点是路基施工、涵洞施工、桩基施工、墩身施工、盖梁施工、桥台施工以及上部结构整体面层铺设的主要

7、放样、测量依据,所以应加强保护。我项目部采用以下几点措施对控制点进行保护: 加强对控制点保护意识做好护桩工作; 控制点的保护责任落实到个人 对控制点定期检查、复测,保证测量时控制点点位的准确无误。 三、细部测量 1、平面放样 在加密控制点测设完成后,以控制点为放样依据。采用常规的全站仪边角法对施工部位进行放样。以两人两次的方法进行复核测量。 2、高程放样放样时采用水准仪和5m铝合金塔尺的常规测量方法对施工部位的高程进行放样。放样方法:将水准仪架设于与施工部位和后视水准点都通视的位置,将塔尺竖直立于水准点上,从水准仪上得到读数h0,设后视高程为H0,则得到视线高H=H0+h0,根据施工部位的设计

8、标高H1,则可以得到前视读数应为h=H- H1= H0+h0- H1。根据此读数对设计部位放样。示意如图1:放样完成后采用两人两次对水准仪放样出的高程进行复核测量,以保证放样成果的准确无误。1、 桩基施工的细部测量(1)、桩基放样:桩基的测量即是对桩基中心点位的放样。在桩基开挖前,将全站仪架设于对放样最有利的一个控制点上,将全站仪的后视架设在临近的另一个控制点,确认仪器架设无误后,根据桩基中心的设计坐标,采用边角法开始对桩位放样。将测定的桩基中心数据交给现场技术员,供后续的护筒复测、钢筋笼下放等一系列工序的检查。(2)、桩基的检测:桩基灌注完成后,在破桩头前,采用水准仪放样出设计的桩顶标高,用

9、油漆做出标记,供破桩时使用。破桩完成后,在基桩的顶面用钢尺分出每根桩的几何中心,将全站仪架设于控制点上,将全站仪的后视架设在临近的另一个控制点。对每根桩的几何中心坐标实测,此坐标即桩基的成桩的实际中心坐标。在全站仪完成对各个实测点位的测量之后,采用两人两测对各点进行检核复测,以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无误。根据成桩的实测坐标和桩基的设计中心坐标,可以计算出桩基的中心偏位值x、y;根据实测的桩顶标高和设计桩顶标高计算出桩顶标高的偏差值h,x、y、h是基桩成桩验收的重要技术指标。2、 墩身施工的细部测量(1)、墩身施工的放样墩身施工的平面放样方法为常规的全站仪边角法。将全站仪架设在测绘院加密在承台上的距

10、离放样点位最近的控制点上,后视临近的可以通视的另一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放样的坐标法,根据墩身的设计坐标,对墩身进行放样。全站仪放样完成后,用两人两次技术对全站仪放样的点位进行复测,保证放样点位的准确无误。在放样出的点上用红色油漆标注出点位。在模板支设完成后用全站仪监测模板的垂直度,以保证墩身成品的垂直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墩身施工的高程放样,在墩身模板安装完成后,从有精密水准测量成果的控制点上引测临时水准点传递到临近待测墩身旁的坚固地带。引测的水准点是墩身顶面标高的主要依据。放样方法:将水准仪架设在墩身施工的安全地带,设临时水准点的高程为H0,从立在临时水准点的标尺上读出读数h0,将一经过检测的

11、长钢尺的0端,从模板上口铅垂垂下,通过水准仪在钢尺上读出读数L1, 则可以得到模板顶面高程H:H= H0+h0+L1设墩顶设计标高为H,则可以用钢尺从模板顶面向下量取h=HH,即得到墩顶的设计位置。考虑墩身模板的顶面并非绝对的水平,用上述方法在墩身模板不同的位置测出不同h后,求加权平均值,以保证墩顶标高精度能达到设计要求。(2)墩身的检测墩身的检测内容包括墩身的平面尺寸、中心偏位、和墩顶高程偏差的检测。墩身的平面尺寸和中心偏位的检测方法与桩基检测方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高程偏差的检测方法与墩顶标高放样的方法相似。即架设水准仪,设临时水准点的高程为H0,从立在临时水准点的标尺上读出读数h0,将一

12、经过检测的长钢尺的0端,从墩身顶面铅垂垂下,通过水准仪在钢尺上读出读数L1,则墩身顶面高程H为:H= H0+h0+L1设墩顶设计标高为H,墩顶标高的偏差h= HH =H0h0L1H。墩顶标高的偏差h、x、y是墩身竣工验收的一项重要指标。3 、盖梁、台帽施工的细部测量(1)盖梁、台帽施工的放样盖梁、台帽施工的平面放样方法为常规的全站仪边角法。用全站仪放出中心点位,设置好横、纵向护桩。全站仪放样完成后,用两人两次技术对全站仪放样的点位进行复测,保证放样点位的准确无误。在模板支设完成后对模板的点位进行复测、调整,使模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同时还要用全站仪监测盖梁、台帽模板的垂直度。在浇

13、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进行全程跟踪监测,一旦发现偏移迹象,立刻停止施工,进行模板纠正,然后再行施工。具体的施测方法同桩基、墩身。(2)盖梁、台帽的检测盖梁、台帽的检测内容包括盖梁、台帽的平面尺寸,盖梁、台帽顶高程偏差的检测。盖梁、台帽的平面尺寸和顶高程的检测方法与桩基、墩身的检测方法相同。这些指标的准确程度将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后续支座垫石的测量以及最后的架梁,同时也是作为竣工验收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盖梁、台帽的检测方法:待混凝土初凝后,将全站仪架设在距离墩身最近的施工控制点上,后视另一施工控制点,测量盖梁、台帽的的角点坐标,反算其里程和轴向偏距并且和设计值对比,二者的较差就是盖梁、台帽的轴线、里程偏差

14、值;高程偏差h的检测方法与墩顶标高放样的方法相似,这里不作赘述。此偏差值可以作为衡量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检验是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的一项重要数据。4、 路基施工的细部测量路基清表前,均应按纵向50m测设一断面,横断方向610点测量原地面高程。若地形复杂,可以按纵向1020m测设一断面,所有点位及高程数据应记录在册。在清表后,恢复所有点位并测量此时地面高程作为清表后的地面高程。 1、填方路基施工测量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在距路床顶1.5m内,应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应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到中心及两侧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挖方路基施工测量路基挖方段应按设计高程及边坡坡度计算并放出上口开槽线;每挖深一步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高程点应布设在两侧护壁处或其他稳定可靠的部位。挖至路床顶1m左右时,高程点应与附后的高级水准点联测。3、中桩测设要求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平曲线上宜为1020m;当地势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800m时,其中桩间距可为40m。当公路曲线半径为3060m、缓和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