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2781920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A雅典的外邦商人B雅典贵族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平民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财物山积、丰衣足食”“抑制心情”等信息,再结合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状况中,在贵族政治下贵族对人民的盘剥,阶级矛盾的尖锐等内容,可推知“哪些人”是指雅典贵族。答案:B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

2、旧贵族“严厉”的是()来源:Zxxk.Com颁布“解负令”实行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A BC D解析:梭伦改革对旧贵族的“严厉”是指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削弱旧贵族权力的措施,主要是为了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不符合题意。答案:A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解析: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部曲:梭伦改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民主体制;伯里克利改革进一

3、步完善了民主政治。答案:B来源:Z.xx.k.Com4下列明显不符合梭伦改革特点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解析:冲突明显不符合“中庸”的原则。B项体现的是公平,D项是调和,都是梭伦改革的特点。答案:C5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6 000票),则被放逐国外10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陶片放逐法,这是克里斯提尼时期维

4、护民主政治的手段。答案:C来源:Zxxk.Com6“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表明古希腊广大公民群众空前高涨的群体意识,民主政治进入巅峰。这种局面出现在()A伯里克利时期 B庇西特拉图时期来源:学_科_网Z_X_X_KC梭伦统治时期 D亚历山大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B、D可以排除,而C是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答案:A7以下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贵族政治时期的主要成就是废除了个人独裁,树立了民主的观念B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C克里

5、斯提尼给公民发放津贴,保障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D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能力。发放津贴,保障公民的参政权利,是伯里克利改革的措施。答案:C8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解析:雅典直接民主制能突显其制度的民主性,而不是独裁,因此A项理由不成立。广大妇女和外邦人不能参加公民大会、没有选举权都是雅典实质独裁的体现。它

6、们从属于D项,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说明了雅典民主独裁的实质。答案:D9“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A吸收中华文化,促进自身发展B学习中华文化,加强相互交流C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D传播日本先进文化解析:解题时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主要目的”,尤其要考虑到日本“促进自身发展”方面,即日本为了吸收先进文化不畏艰险,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派遣使节。答案:A10右图为“大化改新”历史舞台飞鸟板盖宫遗址。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日本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的举措是()A公地公民制度B班田收授法C租庸调制D太政官制度解析:公地公民制度使日本将全国土地收归

7、国有。答案:A11下列关于“大化改新”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新政权的建立提供了保障B改革措施全面而行之有效C唐政府的支持D改革派的大力推动解析:当时的唐政府并没有支持日本的大化改新,C项说法错误。答案:C12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来源:1ZXXKA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实行公地公民制B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体制C中央设立大藏省和太政官作为最高行政机关D实行班田收授法,征收租庸调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大化改新的内容,可以直接选也可以用排除法,日本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太政官,而非大藏省和太政官。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16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

8、2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来源:Z.xx.k.Com材料一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城邦毁于豪强,而人民受到专制奴役则因愚昧。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梭伦诗选来源:1材料二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公元前7世纪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1)材料一中的“豪强”“人民”分别指当时雅典社会的哪一阶级?(4分)(2)材料一中哪个阶级可分为两个阶层?从空间角度划分,分别被称为什么?(6分)(3)综上所述,公元前7世纪时,雅典社会的整体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是什

9、么?(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历史背景的归纳概括能力,即当时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的表现和影响。关键是读懂材料,提取信息。第(1)题通过阅读可知雅典社会的两个阶级贵族和平民。第(2)题由教材可知平民分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空间角度即地域的划分。第(3)题考查雅典社会的政治形势,即矛盾尖锐,内战一触即发,趋势是呼唤改革的到来。答案:(1)贵族、平民。(2)平民分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空间角度: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3)形势:贵族和平民矛盾尖锐。趋势:改革势在必行。14(2019上海高考)梭伦的大盾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

10、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浏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而且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因为平民期待他制订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于上述情形,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请回答

11、:(1)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3分)(2)梭伦为何不向平民和贵族任何一方解释法律?(3分)(3)根据材料,你认为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因素有哪些。(6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2)问从材料中找出相关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第(3)问根据材料做全面总结,注意不要遗漏得分点。本题难度不大,依据材料解答即可,注意解答要全面。答案:(1)水平1:从材料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因为梭伦认为他留下的法律制度是根本的保障,他个人的去留无关紧要。因为梭伦认为法律至上,个别政治人物的作为改变不了法律制度。来源:1ZXXK水平2:从材料中

12、提取信息,就事论事。梭伦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梭伦对自己制定的法律高度自信梭伦不愿意变更法律其他答案:没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梭伦离开是为了经商和浏览(2)水平1:能根据材料做出合理解释因为平民和贵族都有各自的利益,梭伦要保持已制定法律的公正、严肃性。水平2:仅罗列了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梭伦认为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梭伦不愿意偏袒任何一方而成为僭主其他答案:不合理的解释(3)水平1:能根据材料做出全面的提炼总结贵族与平民利益之间的博弈:良好法律的制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公民守法精神;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人物的作用。水平2:能对材料做出部分的提炼总结其他答案15阅读以下有关唐朝均田

13、制和日本班田制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有关均田制的法令: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又称永业),八为口分。唐会要凡授田,先课后不课,先贫后富,先无后少。凡州县界内所部,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旧唐书职官志材料二凡官人受永业田:亲王一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五十顷唐六典尚书六部材料三日本有关班田制的法令:凡给口分田者,男二段。(段、町:日本土地面积单位,长三十步、宽十二步为一段,十段为一町)凡国郡界内,所部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凡职分田,太政大臣四十町,左右大臣三十町,大纳言廿町。大宝律令田令(1)请根据上述唐朝均田制同日本班田制的相关材料,比较唐朝与日本制度的相同点。(6分)(2)请就中日制度的相似之处,简要谈谈你的认识。(6分)解析:本题考查中日制度的对比。第(1)题,要注意从材料中概括对比,可以从内容、名称等方面阐述。第(2)题,从制度的相似处进一步引申出日本向中国的全方位学习。答案:(1)日本班田制同唐均田制,不仅基本原则相同,而且名称相同,条文内容甚至句式都相同。(2)认识:确证班田制几乎完全依照了唐朝的均田制法律条文制定;唐朝典章制度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日本。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