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新版题库.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78179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8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新版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新版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新版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新版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新版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新版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新版题库.docx(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题库一、单项选择题【 A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A 】2.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C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 A 】

2、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D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A 】6.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 C 】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C 】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B

3、科学性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与时俱进.【 C 】9.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的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论断A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B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对具体实际的指导作用C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D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 A 】10.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 A 】1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的发现【 B 】12.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美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

4、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C 】1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 B 】1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等上来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B 】15.提出价值规律是“一支看不见的手”的人是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尉李嘉图 D威廉佩蒂【 C 】16.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A 】17.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

5、核心【 B 】18.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A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 D 】1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 B奥地利C中国 D俄国【 C 】20.无产阶级的世界科学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A 】2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B】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是A革命性和批判性 B实践性阶级性C科学性和历史性D辩证性和彻底性【D】23.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

6、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D】24.“万物皆备于我”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25.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要得出这一结论A必须通过人的意识 B根本不要通过人的意识C完全依赖于人的意识 D纯粹依赖于自然物的存在【A】2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C 】2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A存在B精神C物质D原子【 B 】28.“运动应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他的量度”,因为静止

7、是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D】29.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则表明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B时间随着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A】30.实践最本质的特征是A直接现实性B客观物质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C】3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是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B】3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是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辩

8、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A】33.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以A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B事物的共同性为前提的 C事物之间相互转化为前提的 D事物的发展为前提 【D】3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A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B发展的观点和不变的观点的对立C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D是否承认矛盾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的动力观点的对立【C】35.发展的本质是A事物的量的变化 B一切变化和过程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范围的扩大【 C 】36.承认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是西方哲学的一贯风格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D是一切哲学的共同主张

9、【 C 】37.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C哲学对各门具体学科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A 】38.哲学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C 】39.否认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是A唯物论B唯心论C二元论D不可知论【 D 】4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存在性B结构性C运动D客观实在性【 B 】41.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

10、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B 】42.哲学上物质范畴与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图案系是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A 】4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B 】44.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A物质能否被物质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

11、 】45.“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物质起源的正确观点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D 】46.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A人类的进化B动物心理的形成C语言的产生D劳动【 C 】47.否认意识的主观性,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 】4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B各种实物的总和C主体和个体的统一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B 】49.毛泽东

1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统一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C 】50.实践高于理性的人是,是因为实践具有A 普遍性B 绝对性C 直接现实性D 客观实在性【 D 】5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52.“观念的东西不外事移入人脑并在人脑

13、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D 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像【 A 】53.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者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D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 】54.相信意念,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主义、B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C主张精神住在客观物质世界的主管唯心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B 】55.荀

14、子说:“心不始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部闻。”这表明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D人的意识具有主观性【 C 】56.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之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是,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承认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C认为人的意识是万物产生和存在 的根源D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同一【 B 】57.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C结构性D层次性【 A 】58.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 D 】59.承认运动的存在却否认运动具有物质承担着,这是A机械唯物论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 A 】60.“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储藏所”,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B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D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C 】61.“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形式。”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B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D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 B 】62.“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