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结构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2779877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地球的结构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4地球的结构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4地球的结构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4地球的结构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4地球的结构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地球的结构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地球的结构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地球的结构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 5分,共60分)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12题。一二!XVRX - 1.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过固体、液体传播,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B. 和传到时,波速突然下降C. 和传到时,波速明显减小D. 之间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解析:从图中可以分析得岀为横波,为纵波,为莫霍面,为古登堡面。答案:2. 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A. 地幔和地壳B.岩石圈和地壳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幔解析:莫霍面的上下分别是地壳与地幔。答案:D3. 右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概念是()A. 岩石圈、地幔、地壳B.

2、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 岩石圈、地幔、地核D. 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売蓉厚度线图”,完成4-岳驰4.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 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5. 图中M和N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A. 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C. 黄土高原、汾河谷地D. 四川盆地、大别山区0 千米处为()海平面B. 岩石圈底部D. 软流层中部6.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A.C.莫霍面解析:第 4 题,从图中地壳等厚度线的分布状况

3、可知,我国大陆部分地壳从东向西逐 渐增 厚。第 5 题,结合 M 、 N 两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壳厚度特点分析,可知M 处为四川盆地, N 处为 大别山区。第 6 题,地壳厚度 0 千米处应为莫霍面答案: 4.C 5.D 6.C日本探测船“地球”号在东京以南太平洋一处水深 2 500 米的海洋开始钻探,从海底向 下 钻入 7 000米深处,寻找有助于解释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及了解地震成因。据此完成 78 题。7. 下列关于“地球”号探测船的钻探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此次钻探的深度只在地壳层B. 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C. 此次钻探可能钻穿古登堡面D. 此次钻探能到达地心&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

4、的是()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 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C.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D.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解析:第 7题,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 6 千米,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第 8题,岩 石圈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岩石圈顶部有生物存在,二者关系密切。答案: 7.B 8.B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下列 9 11 题。9. 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 个B.3 个C.4 个D.5 个10. 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A. 瀑布 B. 岩石11.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 图中各圈层都是

5、连续而不规则的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层;质迁移与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答案:9.C 10.C 11.B12. ( 2010?江苏高考)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 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 地球圈层中迁

6、移的顺序是()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岩石圈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 ?大气圈一岩石圈D. 水圈、生物圈一岩石圈一大气圈解析: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 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降落到地球表面。答案:A二、综合题(共40-詁5 154 km% 370 km图中字母A-面,B莎r冷英泄惡逆说遊播特点o (513.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分) 问题。(20分)(2)图中数字序号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 , Co ( 5分)(3) 层厚度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 E层的主要

7、组成物质是 o( 5分)(4) D 层物质状态是 态,其判断理由是? (5分)解析: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地壳的大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地核是地球的核心,主要组成物质是铁和葆。答案:(1)莫霍古登堡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2)地壳岩石圈地 幔(3)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铁和鎳(4)液在这里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显著减慢创薪禦碑|14. 热点在线材料1 : 2012年3月18 0 ,位于意大利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大量熔岩流覆盖了大面积山坡,火山灰喷发至700米高空,对航空业造成严重影响。材料2: 2012年3

8、月14 B,日本东北沿海发生 6.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 10公里。知识连线地球的内部圈层及特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命题快线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1中的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3分)()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地核(2)火山熔岩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凝固下来,其大量的热能会散发到(3 分)()A.岩石圈中C. 水圈中B. 大气圈中D. 地壳中3 分)()(3) 3月14 0 0 本近海发生地震时附近海洋上渔船上的人可能感觉到A. 上下颠簸B. 左右晃动C. 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晃动D. 先左右晃动,再上下颠簸散发传播速度(4) 试分析,地震发生时,人们是如何测得地震的震源深度的? (11 分) 解析:火山喷发时主要涉及的是外部圈层以及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地壳和地幔部分,其 出的热能,最终都进入大气层中,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二者的 有明显的差异,通过的媒介也有差异。答案: D (2)B (3)A有明(4)地震时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二者的传播速度不同,通过的媒介也 显差异,人们可以依据其传播速度的差异,借助仪器测得其震源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