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的一般认识及治疗方法.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778102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的一般认识及治疗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的一般认识及治疗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的一般认识及治疗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谈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的一般认识及治疗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谈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的一般认识及治疗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的一般认识及治疗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的一般认识及治疗方法.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的一般认识及治疗方法.txt生活是一张千疮百孔的网,它把所有激情的水都漏光了。寂寞就是你说话时没人在听,有人在听时你却没话说了!谈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的一般认识及治疗方法史方奇;方药中 腹泻是儿科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包括范围极其广泛,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腹泻的发生,广泛言之,一切由于肠道蠕动增强;肠道吸收分解障碍;肠道炎性变化及各种机械性刺戟而致之腹泻症状,中医均列属小儿腹泻范围。不过儿科临床上所谓腹泻,一般多仅指小儿排粪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泻而言,如泻出物中夹杂脓血者,中医称为“肠澼”、“滞下”或“痢疾”,一般不列入腹泻范围之中。何梦瑶氏谓:“泄泻之症,水谷或化或不化

2、,腹痛或不痛,并无努责,亦无脓血及里急后重,惟觉困倦耳,故与痢疾异。”因此本文所述内容,亦仅限于小儿一般腹泻,不包括小儿痢疾在内。一、关于病因关于小儿腹泻症状发生的原因,归纳中医文献中有关论述,一般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1.外感“邪气”小儿腹泻症状的发生,可以由于外感“邪气”所致,巢氏病源小儿杂病诸候谓:“小儿有解脱而风冷入肠胃,肠胃虚则泄利。”又谓:“解脱换易衣裳及洗浴露儿身体,不避风冷,风冷因客肤腠入于大肠则为利也。”张景岳全书谓:“小儿吐泻有因寒气自外而入,内犯脏气而然”戴思恭证治要诀谓:“暑泻由冒感暑气。”王纶明医杂著谓:“夏秋之间,湿热大行,暴注水泻。”所谓:“风”、“寒”、“暑”、

3、“湿”等等,“外邪”侵犯小儿肠胃,即可在临床上发生腹泻症状。2.饮食所伤小儿腹泻症状的发生,常系由于饮食失调所致。素问太阴阳明篇谓:“食饮不节,起居不时,则阴受之,阴受之则人五脏,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飱泄。”巢氏病源小儿杂病诸候谓:“小儿先因饮食,有冷气在肠胃之间,而复为热气所伤,而肠胃宿虚,故受于热,冷热相交而变下利,乍黄乍白,或水或谷,此为冷热利也。”王纶明医杂著谓:“泄本属湿热,多因饮食不节,致伤肠胃而作。”景岳全书谓:“小儿吐泻有因生冷不慎、致伤胃气而然者”是小儿饮食过多或食用生冷不洁之物,均可损伤小儿肠胃而发生腹泻。3.脾胃虚弱小儿腹泻症状的发生,尤其是一般慢性长期腹泻,常系由于小

4、儿脾胃虚弱所致。素问脏气法时论谓:“脾病者,虚则腹满腹鸣,飱泄食不化。”巢氏病源小儿杂病诸候谓:“肠胃虚则泄利。”王纶明医杂著谓:“若元气素弱,饮食难化,食多即腹内不和,疼痛泄泻,此虚寒也。”景岳全书小儿吐泻篇谓:“若饮食虽滞而因脾虚不能运化者,此其所重在脾气不在饮食也。”所谓:“脾”、“胃”等词,中医临床上大致上是指人体消化系统;“虚”或“寒”,临床上一般大致是指人体生理调节代偿功能衰弱或衰竭,因此所谓“脾胃虚弱”致泻,当亦即指小儿消化功能衰弱或衰竭时所发生之腹泻症状,因而“脾胃虚弱”常为小儿发生腹泻症状之主要原因。4.乳母疾病影响小儿腹泻症状的发生,可以由于乳母疾病,由授乳而影响小儿发生腹

5、泻,巢氏病源小儿杂病诸候谓:“乳母触冒风冷,食饮生冷物,冷气流入乳,令乳变败,儿若饮之,亦成霍乱吐利。”又谓:“乳母将,息取冷,冷气入乳,乳变坏,不捻除之,仍以饮儿入于大肠则为利也。”是乳母有病可以影响乳汁变化而使小儿饮用后发生腹泻症状。5.治疗上的错误小儿腹泻症状的发生,可以由于治疗上的错误所造成,巢氏病源小儿杂病诸候谓:“春夏以汤下,小儿其肠胃脆嫩,不胜药势,遂吐下不止。”刘完素六书谓:“表热未入于里,误以寒药下之太早因而里寒下利不止。”是可见其他疾病不适当的治疗或不及时,或用药不当,亦均可在临床上使小儿发生腹泻症状。以上五类原因,其中以前三类为最重要,急性腹泻病儿,多半系由于外感邪气或饮

6、食所伤,慢性腹泻病儿则多半系由于“脾胃虚弱”。二、关于病理生理关于小儿腹泻症状的病理生理,中医文献中记载颇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湿胜则濡泻。”巢氏病源小儿杂病诸候谓:“小儿肠胃嫩弱,因解脱逢风冷,乳哺不消而变吐利也。”平治会粹谓:“泄泻者,水湿所为也得此症者,或因于内伤,或感于外邪,皆能动乎脾湿。”李中梓医宗必读谓:“统而论之,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故曰无湿不成泄,若土虚不能制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赵献可医贯谓:“脏腑下利,其证多端,大抵皆因脾胃而作。”张景岳全书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

7、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文献中有关腹泻症状的病理生理论述还颇多,难加尽举,仅就以上各家论述,试作如下小结:(1)认为小儿腹泻症状的发生,主要系由于其脾胃病变所致,中医所谓“脾胃”,是泛指人体整个消化系统,质言之,即人体消化系统在因病因作用而致消化功能紊乱情况之下即可发生腹泻症状,所谓:“泄泻之本无不 由于脾胃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乃致合污下降而下利。”(2)小儿腹泻症状的发生,主要系由于“湿”所致,所谓“湿”,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术语,其含义之一,大致上是指人体内液体病理产物之意,湿的产生,可以因于热。由热而生的

8、湿,称为“湿热”,亦可以因于寒,由寒而生的“湿”,称为“寒湿”,“湿”的产生不论系因于热或因于寒,只要人体内有“湿胜”的情况,亦即湿达到了一定程度,即可在临床上表现为腹泻症状,所谓:“湿胜则濡泄”,“泄泻者,水湿所为也。”朱丹溪幼科全书谓:“凡泄泻皆属湿。”(3)小儿腹泻症状的发生,可以由于外感,亦可以由于内伤,但基本上则认为仍多系由于脾土虚弱所致,质言之,亦即认为小儿腹泻症状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常系由于小儿肠胃抵抗力较弱,生理调节代偿能力低下而发病,所谓:“脾土强者,自能胜湿若土虚不能利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小儿肠胃嫩弱,因解脱逢风冷,乳哺不消而变吐利。”按照现代医学对于小儿腹泻

9、症状的病理生理认识,腹泻的发生,大致亦不出下列几点情况:由于肠道运动功能增强;由于肠道吸收分解障碍;肠道炎性病变及机械性刺戟。总的来说,均属小儿正常消化功能在病因作用之下遇到破坏所致。此一点从概念上来说,与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症状的病理生理认识,基本上实相近似。三、关于证候类型关于小儿腹泻症状的证候类型,中医书中名目繁多,归纳之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四大类:(一)以患儿全身证候性质作区分者1.热泻小儿腹泻而伴有全身机能亢进症状者,中医谓为热泻,朱丹溪幼科全书谓:“如泄泻黄稠,腹痛作热,面红口渴,此热湿也。”鲁伯嗣婴童百问谓:“小儿热泻者,大便黄而赤或有沫,乃脏中有积,或因乳母好饮酒或嗜热物,或生下伤温蕴

10、热。”李梴医学入门谓“热泻实火口渴,喜冷,痛一阵,泻一障,肛门焦痛,其来暴速。”是小儿热泻特点主要为:粪色赤黄有沫,肛门焦痛,烦渴喜冷。小便赤濇,泻时腹痛,可伴有发热情况,其来暴速,患儿全身情况尚好。2.寒泻小儿腹泻而同时伴有全身机能衰弱或衰竭症状者,中医谓为“寒泻”或“冷泻”。巢氏病源冷利候谓:“小儿肠胃虚,或解脱遇冷,或饮食伤冷,冷气入于肠胃而利,其色白,是为冷利也,冷甚则利青也。”王肯堂证治准绳谓:“冷泻者乃脾胃虚寒,水谷不化而泄。”李梴医学入门谓:“寒泻恶寒身痛,腹胀切痛,雷鸣鸭溏,清冷完谷不化,甚则脾败肢冷。”王纶明医杂著谓:“若元气素弱,饮食难化,食多即腹内不和,疼痛泄泻,此虚寒也

11、。”是小儿寒泻特点主要为:泻出物清冷或乳食不化,小便清白,神乏倦怠,甚者身冷肢凉,患儿平素健康差,常有腹泻历史,所谓:“元气素弱,饮食难化,食多即腹内不和,疼痛泄泻。”(二)以发病器官作区分者1.胃泄难经谓:“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是胃泄特点主要为:饮食不化,泻出物为黄色稀便。2.脾泄难经谓:“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是脾泄特点主要为:腹泻而兼有呕吐。3.大肠泄难经谓:“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食已即泻,大便色白,是为大肠泄特点,大肠泄后世各家书中一名直肠泄。4.小肠泄难经谓:“溲而便脓血,少腹痛。”腹痛腹泻,大便脓血,是为小肠泄特点。小肠泄一般列入痢疾范畴。5

12、.肾泻李中梓医宗必读谓:“肾泄者,五更溏泄,久而不愈。”张景岳全书谓:“肾泄者,每于五更初,或将天明时即洞泄数次,有经月连年弗止者,或暂愈而复作者。”泄泻经久不愈,泄泻多在天将明时,是为肾泻特点,肾泻一名脾肾泻又名五更泻,赵献可医贯谓:“夫所谓大瘕泄者即肾泄也。”是肾泻亦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三)以腹泻症状特点作分类者1.餮泄李中梓医宗必读谓:“飱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也。”尤在泾谓:“飱泄完谷不化也。脾胃气衰,不能熟腐水谷而食物完出。”是飱泄特点主要为乳食不化。2.洞泄一名濡泄,李中梓医宗必读谓:“洞泄一名濡泄,泻下多水也。”巢氏病源小儿洞泄下利候谓:“洞泄不止为注下也,凡注下不止者,多变惊

13、痫。”是洞泄特点主要为水泻。3.滑泄李梴医学入门谓:“滑泻久不止,大孔如竹筒,直出无禁。”是滑泄特点主要为大便失禁,泻下不已。(四)以腹泻发生原因作区分者1.暑泻戴思恭证治要诀谓:“暑泻由冒感暑气,或饮啖日中之所晒物,坐日中热处。”李梴医学入门谓:“暑泻如水,烦渴,尿赤,暴泻。”是暑泻特点主要为:有受热史,水泻,烦渴,发病暴速。2.伤食泻李梴医学入门谓:“食泻食积痛甚,泻后痛减,如抱坏鸡子,噫气作酸。”王肯堂幼科证治准绳谓:“伤食则恶食,小儿食泻者,因饮食伤脾,脾气不能健运,故乳食不化而出,若嗳臭,吞酸,胸膈胀满,腹痛按之益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谓:“吐泻乳食不化,其吐及粪皆有酸臭气者,此伤食吐

14、泻也。”是小儿食泻特点主要为:有伤食史,腹痛腹泻,泻后腹痛减轻,泻出物为消化不 良便,且噫气反酸。3.伤风泻徐春甫古今医统谓:“伤风吐泻,身温。乍寒乍热,气多粗,大便黄白色,呕吐乳食,完谷不消,时咳嗽。”是小儿伤风腹泻特点主要为腹泻而有发热、气粗,咳嗽,呕吐等伴随症状。4.惊泻王肯堂证治准绳谓:“小儿惊泻者,泄泻色青或兼发搐亦有因乳母脾虚受惊及怒动肝火而致者。”是小儿惊泻特点主要为:泻出物颜色发青或兼有抽搐或乳母有惊怒等精神变化史,小儿因母乳影响而发生腹泻。以上四类证候类型区分,均为一般中医儿科临床上诊断所常用,其中以第一类尤为重要,陈修园时方妙用谓:“难经有五泄之分,曰胃泄,脾泄,大肠泄,小

15、肠泄,其实不必泥也,总以虚实久暂为辨,”按照小儿腹泻症状,区分寒热虚实性质从而随证论治,是为中医诊疗特点。四、诊断要点关于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症状的诊断,临床上主要是根据患儿的病史,症状及体征。(一)病史方面,临床上必须加以注意者:(1)发病前有无暴饮暴食或食入不洁饮食,腐坏肉类或水果。因为伤食是小儿发生腹泻症状最常见的原因。(2)发病前有无受风,受寒,受暑,居住环境有否潮湿,周围有无类似症状患者,因为风、寒、暑、湿、时气等等外邪,均可使人发生腹泻。(3)发病前有无受惊、受吓,因为小儿受惊亦可以发生腹泻。(4)小儿平素健康如何?有无经常腹泻历史?每日腹泻时间以何时最多?以往健康,此次突然发病,且有外因可寻者,多属“热泻”、“实泻”;既往身体衰弱,经常腹泻,时愈时作者,多属“寒泻”、“虚泻”;腹泻已久,时轻时重,腹泻时间多在清晨天色将明未明之时,多属“脾肾泻”、“五更泻”。(5)此次发病经过、原发症状、治疗过程,亦须详细追问,因为治疗上的不及时或错误亦均可使小儿续发腹泻症状。(6)乳母有无疾病?乳母饮食如何?亦须询问,因为乳儿腹泻常与乳母疾病或乳母饮食有关。(二)症状及体征:小儿腹泻一般症状及证候类型,前已述及。至于体征方面,对于腹泻患儿,临床上必须注意下列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