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安全应急预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777048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库安全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油库安全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油库安全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油库安全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油库安全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库安全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库安全应急预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库安全应急预案一、 事故处理原则事故处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以最快的速 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 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应急救援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为尽快 阻止事故进一步蔓延,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处理过程中应遵循 以下原则。(1)应急人员必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处理事故;(2)所有应急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安排;(3)发生事故在进行自救的同时要及时报警,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损失;(4)在处理火灾事故时,要尽力保护火灾周围的机、电、仪等设施不受损害;(

2、5)在处理可燃性物质泄漏事故时,泄漏点周围要设置可靠的警戒区,区域 内严禁产生静电火花、电器火花、明火等火源,严禁使用手提电话等非防爆通讯 工具;L /、9(6)进入有毒、浓烟、有限空间等场所,必须配戴有效的防毒面具(空气呼 吸器),避免人员伤亡;(7)眼睛受到刺激性液体的接触或被浓烟熏烤感到不适,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并上下活动眼球,保证冲洗干净,严重时及时联系医生;(8)操作人员衣物、身体受到酸液及毒物的污染时,将污染衣物迅速除去, 浸到身体上时,要及时淋浴;(9)发现中毒者失去知觉,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联系急救中心,并逐级汇 报;10) 及时向附近单位、居民区通报情况,做好人员紧急疏散的

3、准备。二 、紧急停工1. 切断电源;2. 现场操作人员立即关闭电源3. 油品有泄漏时,用消防沙对泄漏油品进行围堵、回收,无发回收的用沙土等 进行覆盖防止泄漏范围的扩大。检查并确定泄漏点后,对泄漏部位进行抢修;4. 在油库附近设立警戒线,禁止与抢险救援无关的车辆和人员进入;指挥库加 油车辆驶出该区域;5. 停止一切收发油作业,关闭油罐闸阀;6. 疏散加油油车辆及驾驶员。三、事故联络在发生事故、报警、处理事故的过程中,需联络的相关方和联络方式如下图四、应急事件根据风险评价和分析结果,对以下危险事件制定应急计划1. 火灾事故2. 油品泄漏事故3. 自然灾害事故4. 其他事故(一) 火灾事故汽柴油的火

4、灾特性:油品名称闪点C自燃点C燃烧速度爆炸浓度极限(%)体积爆炸温度极限C火焰温度C传播速度(m/M)燃尽速度(mm/min)下限上限下限上限-50汽油-1041553010.51.751.77.2-38-81250柴油28453804256.51.101.47.5408612101. 油罐着火爆炸a. 事故现象油罐有明火。b. 事故原因罐体导静电设备失效;雷击;静电;计量操作违规;输送油品流速过大;检维修作业中使用非防爆工具罐区内违章用火用电;(8)存在易燃易爆物质。c. 事故确认油罐燃烧、爆炸,油品外溢起火。d. 事故处理A级操作1.报警 2.停泵、关闭闸阀 3.展开扑救B级操作(1)报警

5、1 向消防部门报警2 报告安全领导小组(2)停泵、关闭闸阀1 停泵2 关闭事故罐相关闸阀(3)火灾扑救1 消防器材、沙土扑救地面、房屋初期火灾2 启动固定灭火设备进行扑救的同时对相邻设施采取保护措施e .火灾事故的部位容易着火部位是:呼吸阀、采样口、泡沫产生器口、进出口管线、阀门、法 兰、罐区周围的、避雷防静电设施等,这些部位由于大量可燃气泄漏遇高温、明 火、静电、雷击等极易发生火灾爆炸。f .扑救注意事项(1)汽油、煤油等轻质油品储罐发生火灾时,存在二次爆炸或罐壁破裂、 变形的危险,在火灾初期应对罐壁实施强力冷却,防止赤热化所致的壁板变形及 油品流出;(2)灭火战斗中,当将水或泡沫注入热油层

6、时,水分急剧蒸发,而在油面 产生紊流,热油层下面的冷油急剧膨胀挤到油面上会发生溢出现象(高液位时);(3)当热波到达储罐底部的存水层时,水将剧烈蒸发,大量蒸汽冲击油层, 而在巨大火焰上喷的同时携带油品冲出储罐外;(4)水流要射在油罐上部,冷却要均匀,不能出现空白点或间断冷却水;(5)油罐爆炸着火,罐顶及固定灭火设备遭到彻底破坏。罐内油多,呈敞 口烧杯型燃烧,不能盲目进行扑灭,首先应对着火油罐及相邻罐进行降温,防止 产生连锁燃烧、爆炸。二是统一指挥,待灭火人员、材料、器材全部到位后,集 中灭火力量形成包围,力争一次灭火成功;(6)罐区发生大面积、多罐燃烧,首先要冷却燃烧的油罐和相邻罐,对燃 烧油

7、罐逐个扑救,并从上风方向向临近未着火油罐威胁最大的一个先行扑救。在 增援力量未达到前,先组织现有力量用于冷却油罐和保护油罐。增援力量达到后, 把力量集中起来,逐个扑救;(7)在使用泡沫灭火时,不能将冷却水射入罐内,以防止降低泡沫灭火的 效能;(8)冷却燃烧油罐的用水量,不低于规定标准,遇有大风时,冷却水上风和下风方面的油罐用水量可适当增减。冷却用水标准:燃烧罐每米周长0.5I/S; 临近罐按每米周长0.21/s (只冷却着火方向的半面);(9)在总攻命令下达后,泡沫和水的供应不能中断,供应量要均匀,保持 压力的稳定,火灭后,仍要继续保持一段时间,防止复燃。事故预防(1)严格遵守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8、,严禁烟火,油罐区内严禁一切能产生 火花的作业,严禁非计划用火或违章用火。严禁除消防车以外的其它车辆进入罐 区;(2)油罐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必须有安全可靠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 查维护;(3)严格遵守防止储罐跑油的十项规定,杜绝油罐区跑、冒、滴、漏事 故发生,作业后设备复位;(4)严格遵守储罐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规定,不违章操作,严防瘪压、超 高,一经发现,立即采取措施消除,保证油罐区安全;(5)严格把好油罐施工质量关,对油罐上安全附件要经常检查维护,保证 灵活好用,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6)对油罐上的消防设施,经常检查,定期运行,防止生锈失灵,消防道畅通无阻,防火堤应严密,电气设备、照明、电筒

9、要符合防爆要求;(7)安全总巡检员、安全监督员在巡检、复检时要认真细致,不留死角,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上报;(8)操作人员穿戴防静电服装、鞋帽,严禁携带火种、钥匙及其它金属上 罐。严禁使用化纤物擦拭计量、测温、采样工具;(9)作业人员上罐前释放人体静电;(10)计量、测温、采样要紧贴导尺口落下和提起,不能猛拉快落;大风雷 雨天气严禁计量、测温、采样工作。晚间进行计量作业必须使用防爆灯具,并注 意不可失落。h .油罐的危险性和防火对策潜在危险性基本防火对策罐内压力超压和造成负压的 危险1、按所存介质的挥发性,设置适当的通气孔或安全阀;2、制造成压力能从上部泄放的罐盖结构;3、为防止环境温度

10、的升咼或火灾情况下的烘烤所导致 的超压,要设置喷淋冷却设备和在紧急情况下的人工 冷却;4、避免放料过快或抽空。在内部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或蒸气泄漏而引起爆炸火灾的危险1、储罐之间或与其他设备之间要留有防火间距,以减 少蔓延危险和为灭火战斗行动提供方便;2、呼吸阀设置阻火器;3、为防止静电带电或雷击所造成的火灾,要设置接地 和避雷装置,进油口位于检尺口相反一侧的下方;4、设置固定或半固定灭火装置。因腐蚀或其他原因造成破裂泄漏的危险1、设置防油堤以防止流淌扩散;2、内壁作防腐处理;3、罐底板外面涂以防锈涂料;4、为防止出现溢流,可设置自动检测液面的检测装置。结构或材料不当造成破裂的危险1、结构设计要

11、合理,材料选择适当,强度要保证;2、加强维护、管理。2. 油泵房火灾、爆炸事故a. 事故现象油泵房有明火。b. 事故原因(1)作业前未对泵房内的设备设施进行严格检查,设备带病运行,轴承润 滑不足或润滑油不清洁,造成轴承变形、碎裂或轴壳咬死,摩擦产生高热或碎片 挤轧产生火花引燃油气;(2)工艺流程阀门未开启产生憋压致使管路、密封设备产生渗漏;油泵空 转造成泵壳高热,引燃油气;(3)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设备陈旧、老化,电机超载发热;(4)设备检查人员对设备运行监管不善;(5)违反操作规程;(6)违章作业、非计划动火、撞击或静电放电。c. 事故确认油泵房着火燃烧、爆炸。d. 事故处理A级操作

12、1.报警 k 2.停泵、关闭闸阀 3.展开扑救B级操作(1)报警P向消防机构报警P报告安全小组组长(2)停泵、关闭闸阀P停泵P关闭通往泵房内的所有闸阀P断电(3)火灾扑救P启动固定消防系统P消防器材扑救泵房初期火灾P电机、电器设备着火立即停电,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P冷却保护设备、管线、阀门e. 事故预防:(1)加强对油泵房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保证油泵、阀门、管线不渗不漏 附件仪表齐全,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2)泵房通风良好,防止爆炸性气体滞留聚集;(3)泵房内严禁安装临时性、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敷设临时管道。不得采 用皮带传动装置;(4)消防器材、静电接地装置要经常校验、检查、保养;(5)泵房内

13、动火应办理动火作业票,进行爆炸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6)泵运行平稳,无异常的振动、杂音和撞击现象。压力、真空、流量、 电压、电流、功率和转速或往复次数等运行参数,都在规定范围内;(7)操作人员穿戴防静电服装、鞋帽,严禁携带火种、钥匙及其它金属对 象进入。严禁在泵房内用化纤织物及轻质油擦洗设备和地面;(8)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9)作业人员进入泵房前释放人体静电。(二)油泵房跑、冒、漏油事故a. 事故现象(1)油泵房油品泄漏;(2)油气浓度增大;(3)泵房周围管沟、隔油池油品积聚。b. 事故原因(1)作业前未对泵房内的设备设施进行严格检查,设备带病运行;(2)工艺流程阀门未开启产生

14、憋压致使管路、密封设备产生渗漏;(3)设备陈旧、老化;(4)司泵工作业时未坚守岗位,对设备运行监管不严;(5)违反操作规程。c. 事故确认油泵房内油品泄漏。d. 事故处理A级操作1.报警 2.停泵、关闭闸阀 3.处置B级操作(1)报警P向消防部门报警P报告安全领导小组P报告办公室(2)停泵、关闭阀门P停泵P关闭通往泵房内的所有阀门P断电(3)处置P堵塞油泵房排水沟P查找泄漏点P使用木塞、快速堵漏剂堵漏P回收油品管线漏油。d.事故处理A级操作B级操作(1)报警P向消防机构报警P报告安全领导P报告办公室(2)停泵、关闭阀门P停止油品输转P关闭管线两端阀门(3)处置p堵漏P抢修P回收跑损油品e. 事故预防(1)按时放压或及时扫净,使管线处在常压状态下;(2)加强维修保养,对陈旧管线进行更新尤其是地下管线;(3)发现阀门、法兰等密封处有渗漏时应立即更换垫片。(三)自然灾害事故1. 洪涝灾害a. 事故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