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教学案例分析21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277461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育教学案例分析21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最新教育教学案例分析21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最新教育教学案例分析21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最新教育教学案例分析21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最新教育教学案例分析21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教育教学案例分析21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育教学案例分析21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

2、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 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 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 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 “买卖 ”两个字时说: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 “干燥 ”写成 “干躁 ”,把 “急躁”写成 “急燥 ”,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 学生对这两

3、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 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

4、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在实际的教学中, 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 ”“错一罚十 ”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 “漏一补十 ”“错一罚十 ”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

5、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 ”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王林平时成绩一般, 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 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语文试卷。 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

6、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 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 “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 “没门! ”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 你会怎样做? 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 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 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 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 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 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

7、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 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 帮助他, 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 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 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假如我是张主任, 一定不会这样做, 当我发现了王林的这种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不轨行为后, 会耐心细致地和他一起分析这种

8、错误的危害, 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一班的 A老师正在上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 “的嘟 ”“的嘟 ”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 “向左看齐 ”,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来,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他们你扒我,我他,争先

9、恐后地向外张望 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 教室里恢复平静后, A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二班的 B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末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 B 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 “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请问: A、B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位老师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的做法? 分析 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A老师突

10、破预定计划而“创造性地教学 ”,凸现了课程的多元创新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捕捉了这一偶发事件,把它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了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 B老师的教学是一种 “插秧式 ”的教学,这种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B老师 “以知识、学科为本位 ”,把学生当作 “学科人 ”,而不是真正的 “生命、成长中的完整的人 ”。他力图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求、情感,不重视学生的生心发展特点,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某中学对每年新入学的学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 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 研究型、社会实践以及部分基础型课程实行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 4至 5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一个“班级 ”,分成 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各学习层次和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