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教案(共14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277187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分钟教案(共1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一分钟教案(共1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一分钟教案(共1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一分钟教案(共1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一分钟教案(共1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分钟教案(共1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分钟教案(共14篇)(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分钟教案共14篇篇1:一分钟教案 活动目的:感受一分钟的重要,懂得珍惜一分钟活动准备:时钟flansh,多媒体课件,幼儿活动材料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初步感受一分钟师:小朋友,每天早晨,谁叫你起床的?爸爸、妈妈、闹钟老师这儿有个小朋友,也是闹钟叫醒他的,我们一起看看他起床的故事,好么。师:刚刚故事里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晚起一分钟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60秒出示钟表,又细又长的红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感受一分钟。师:你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呢?二、集体涂色游戏,体验一分钟。1、师:如今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看一分钟你能涂几个桃形。2、请幼儿停顿后数自己涂

2、了几个桃形,把总数写在下方横线上。3、每人一格,贴在黑板上。4.刚刚小朋友涂的一样多么?为什么同样是一分钟却涂的不一样多呢?那怎样涂得快一些?抓紧时间、专心三、自选游戏,体会一分钟能做更多事。1、小朋友今天学会了,只有认真做,抓紧时间,才能在一分钟内多做事。2、如今老师这儿有许多材料:夹玉米、图画、捏泥、拼图案、搭积木。3、小朋友分组来玩,看看你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记住,要抓紧时间4、小结:一分钟能做的事还真不少。5、生活中,一分钟还能做完什么事?爸爸、妈妈呢?四、联络生活实际,体验一分钟的重要,懂得珍惜一分钟。1、课件一分钟做的事。2、小结:看来,一分钟能做好多意想不到的事,其实,我们的生活

3、就是由许多一分钟组成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五、送时间名言,教育珍惜时间。幼儿大班数学游戏教案一分钟。活动反思:节课我采取游戏导入。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根底。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络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根底。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

4、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详细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根底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结合理论,课外延伸。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

5、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篇2:教案一分钟 教学目的1、认识“钟、丁、元”等13个生字;会写“钟、丁、洗”等7个生字。2、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络上下文和生活经历理解“眼看、懊悔”等词语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懊悔的语气。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展简单推断;联络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分“

6、己、已”两个形近字;学会“要是就”这个句式。难点:在读中理解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进展简单推断。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导入新课1、老师利用一分钟时间讲一个小故事。2、这个故事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讲这个小故事用了多长时间?3、学生答复,老师板书课题。4、设疑:我们都知道,一分钟是60秒,可我们的元元同学却因为晚起一分钟导致迟到了二非常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标出自然段序号。共6个自然段2圈画出生字,并读一读。2、认读生字。1同桌互读,接龙读。2老师出示卡片认读。3、去掉拼音认读,稳固生字。1同学之间互相

7、考考。2选择生字中的几个,分组进展组词比赛。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后评议。3、小组内讲一讲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全班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四、快乐学字,正确书写1、出示生字“元”“钟”“洗”,观察生字占格、构造。2、老师讲解书写要点,范写生字。“洗”的竖弯钩要舒展3、学生口述、练习,老师指导。“钟”左右构造,最后一笔为悬针竖,长而直。“元”两横长短不同,略向右上倾斜,竖弯钩竖段在竖中线上。4、给下面的汉字组词。元钟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

8、稳固,导入新课1、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2、师: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上课却迟到了二非常钟?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1、讨论。1再读课文,考虑讨论: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板书:多睡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二非常钟呢?板书:迟到二非常钟他懊悔什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小组内交流。2、集中讨论第13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2元元叹了几次气?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他又说了什么?3、品读。1分自然段朗读,想一想,从以下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该怎样朗读这些词句呢?2交流:“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板书:遇到红灯“要是早一分钟就好

9、了。”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等了一会儿”“才”“跑”“眼看”“车子开了”板书:汽车开了“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读出焦急、懊悔、自责的语气第4自然段:“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只好“决定走到学校去”。板书:走路上学读出非常焦急的语气4、自由读第5自然段,想想李老师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齐读5、发散思维:元元非常懊悔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1借助插图观察元元的表情,联络上下文理解“懊悔”一词。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懊悔”说一句话。如,今天我和妹妹吵架了,我非常懊悔。6讨论交流: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1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

10、了。2要是能赶上绿灯,就。3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4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共”“已”“经”“坐”。2、观察字的构造,说说在田字格中的占位特点。“共”的横和竖要分布均匀;“已”要与“己”区分;“坐”的笔顺,先写两个“人”,再写“土”。3、老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4、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指导。四、集体讨论,懂得惜时1、老师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2、引导学生对元元说些什么,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3、引导学生深度考虑:通过元元的故事,考虑自己是如何对待一分钟的。4、续编故事:第二天的元元。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同

11、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续编的故事。五、理论活动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珍贵。2、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教学板书16一分钟教学反思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读,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展开合理想象,感受阅读乐趣,享受阅读生活,增强阅读才能。在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p 来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以此来感受文本所讲述的故事。再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传递出的珍惜时间的道理的感悟,自然而有效地进展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篇3:教案一分钟 设计思路: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

12、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惯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随着省级课题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研究的不断深化,大班幼儿思维才能的不断开展,对我们的课题探究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大班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又能让幼儿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和生活中某些简单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近阶段,我们班围绕主题一切都在变与幼儿一起结合其周围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学习,其中在探究时间的变化这一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存在时间观念差、做事拖拉的现象。于是生成了我和时钟交朋友系列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是其中的活动之一。通过这些活动让

13、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的存在,体验时间的长短及时间与我们生活节奏的关系,从而增强大班幼儿的时间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活动目的:1、体验时间的长短,感受时间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关系,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展记录并简单分析p 。2、增强幼儿的时间意识,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不拖拉,抓紧时间。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究和交流的兴趣。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知识经历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2、物质材料准备:教育挂图、大时钟1个、小时钟5个、记录表、笔、橡皮泥、皮球、串珠等。活动过程:一、

14、故事导入:1、出示挂图,老师讲述生活小故事一分钟。2、引导幼儿考虑、讨论:“为什么明明上学会迟到?”二、引发猜测:一分钟有多长?请幼儿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三、亲身探究与体验。1、在时钟的协助下,请全体幼儿静坐一分钟,感受一分钟有多长。懂得一分钟是秒针绕钟面一圈引导讨论:一分钟你能做好哪些事情?2、游戏:“一分钟穿衣服”, 初步感受动作节奏与时间的关系。1请全班幼儿脱下衣服,听老师口令,大家同时把脱下的衣服穿好,时间为一分钟。老师帮助幼儿统计、记录第一次穿好衣服的幼儿人数。2继续第二次游戏,同样统计、记录完成任务的幼儿人数。3请幼儿对前后两次游戏结果进展比照。并请两次活动结果不同的幼儿说说

15、为什么第一次时间不够,第二次时间就够了。3、分组探究:玩“一分钟”游戏比赛:分五个小组进展,每组请一名幼儿当记时员,其余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工程参加游戏:一分钟画画;一分钟串项链;一分钟拍球;一分钟跳绳;一分钟搓汤圆;要求幼儿对自已前后两次的游戏结果进展记录、比拟。四、分享交流:展示幼儿游戏活动记录表,引导幼儿进展交流、讨论。重点讨论前后两次不同的游戏结果。进一步让幼儿感受时间与生活节奏的关系,懂得做事情要专心、抓紧时间不拖拉、动作就快了。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开展“一分钟”游戏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活动反思:1、整个活动的过程充分表达了数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环节安排合理、层层递进。目的定位和教玩具材料的选择合适幼儿年龄特点及才能程度。老师能仔细、用心观察,发现孩子们生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