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771142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的特点,以素质、创新教育为中心,强化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着重进行科学锻炼、心理健康、安全常识等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在体育运动中如何保障人身安全,进一步减少、避免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二、 教材分析: 体育运动存在着风险,隐含着伤害。体育运动安全常识的教学是让学生“加强防范学会自护”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通过体育运动安全常识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必要的体育运动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在体

2、育运动中能够合理活动、科学锻炼,最大限度地预防运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教材内容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训练及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运动中实用性自我防范知识与自护技能,深入浅出。教材中所谈到的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与自我保护,需要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的教学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 三、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体育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常识。 2、 技能目标:知道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方法,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 情感目标:对安全科学的锻炼身体有认识,明白体育运动要做到科

3、学、合理、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 四、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知道体育运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是学生今后体育运动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教学内容的重点。 2、 教学难点: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得到深化,防范知识技能在今后的体育运动中能够自主运用。 在体育运动时,安全防范能够减少运动安全事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和应对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教学内容的难点。五、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依据教材的内容,考虑学生已经具有的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探讨、交流、学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 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

4、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过程:(一) 直接导入 1、导言:同学们,上体育课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各叙己见。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1)认识不足 对运动伤害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或措施不当,及易导致运动伤害的发生。 2)准备活动不足 (1)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及易造成肌肉损伤、肌腱扭伤,韧带拉伤等运动伤害;(2)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就进行运动,易对器官功能造成伤害;(3)准备活动内容不得当或准备活动过量,致使准备活动无效或身体功能有所下降

5、。 3)心理状态不良 在活动中由于急燥,恐惧、害羞、麻痹、缺乏经验或不自量力,也容易导致伤害事故。 4)气候因素 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伤或其它伤害事故。 5)身体素质弱,体育基础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6)违反课堂纪律、活动要求和规定,也是造成身体伤害事故的原因。3、体育课与体育活动应该注意那些安全事项?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教师归纳出示课题: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运动前应该注意那些事项?(演示文稿)1、 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

6、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脏病或其他不适合参与体育活动的疾病而隐瞒病情,勉强参加活动。 2、 检查场地和器材 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要注意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场地是否平整,要清除石头土块;检查沙坑的松散度、是否有石子杂物等;检查体育设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险,确保自身安全。 3、 做好运动准备 要穿运动服装、运动鞋,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不要携带尖利物品等。做好热身准备活动。 活动二:运动时有那些注意事项?(演示文稿)1、 要掌握动作要领 在体育锻炼活动中,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及方法,不仅能

7、够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好技术动作,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且还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增强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 要正确使用器材 要了解熟悉掌握器材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在一些体育器械(如铅球、实心球等)的使用中,要注意选择适当场地,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伤及他人安全。 3、 运动负荷要适当。 参加体育活动要根据身体素质条件,选择最有利于增强体质的运动负荷。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小到大。负荷过小,对身体作用不大;负荷过大,会损害身体;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二) 深入明理活动三:梳理归纳 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口诀(配乐演示文稿

8、)1、 课外活动到操场,检查场地和器材;2、 运动服装先换上,手表饰品要摘掉;3、 锻炼前要做热身,活动四肢扭扭腰;4、 运动前后喝点水,剧烈运动要适量;5、 遵守规则讲文明,危险动作杜绝掉;6、 运动全部结束后,恢复整理要做好。 再通过梳理归纳,使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为了防止运动伤害而采取的措施、方法,提高运动安全防范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 课堂小结: 1、 学生自评,知道多少体育运动安全常识?2、 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学得好。3、 教师归纳总结: 科学而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相反,体育运动如果不能做到科学、安全锻炼,就不能达到运动目的,运动不当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懂得一些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运动习惯,就会达到健康身心的目的。七、 板书设计 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1、 运动前准备好2、 运动时讲科学3、 运动后要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