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三四六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2770982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三四六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八年级下三四六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八年级下三四六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八年级下三四六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八年级下三四六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三四六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三四六单元导学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敬畏自然 严春友学习目标: 1、理清层层推动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使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理解,树立环保意识教学过程:一、导语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鲲( )鹏 斥鴳( ) 蓬蒿( ) 咫尺 ( ) 狼藉(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 2解释下列词语。蓬蒿: 咫尺: 狼藉: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佳肴: 3、阅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合作探究 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 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探究质疑 本文

2、从表达方式看有什么特点?文章是怎样推出议论中心的?文章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精读品析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品味:(能够从句子的表达方法、修辞方法、内容、句式等方面品味。)例:(1)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2)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2、你们也想写出优美的句子吗?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试找出并仿写一个句子。拓展延伸1.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协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相形

3、见绌。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2、.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说明有误的是( )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仅仅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拟人)B.人类的智慧就仅仅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C.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拟人)D.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反问)3、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仅仅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 刚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水平。2感受并理

4、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萧瑟( ) 和煦( ) 干涸( ) 吞喽( ) 裸索( ) 戈壁滩 ( )无垠 ) 边缘( )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 。 和煦: 。 干涸: 。 裸露: 。 戈壁: 。 沧海桑田: 。 无限: 。 边缘: 。 3、导语探究质疑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 1、自

5、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至少2例) 2、设问: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使文章让人读后感到真实可信? 3、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13旅鼠之谜 位梦华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旅鼠的特点。 2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3由学生自己讲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2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 )美 挑衅( ) 迷惘( ) 笃( )信 啮( )齿 滑稽( ) 徘徊( ) 逃窜( ) 2解释下列

6、词语。 前赴后继: 。 媲美: 。 逃衅: 。 迷惘: 。 道听途说: 。 笃信: 。 鼠目寸光: 。 相辅相成: 。 3、导人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精读品析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二、探究活动 1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是什么? 2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3除

7、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形成书面文字。) 14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 ) 雾霭( ) 窥 )探 缄( )默 狩( )猎 凋( )零 滑翔( ) 顾忌( )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 。 迁徙: 。 缄默: 。 窥探: 。 雾霭: 。 狩猎: 。 顾忌: 。 目空一切: 。 3、导人 大雁是

8、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的面前,就宣告春天来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集会,寂寥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 4、本文作者 (18871948), 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整体感知 (一)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二)质疑: 1、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哪些失去的东西?2、“向我们农场宣告不同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大雁单调的数字也能激发我的伤感? 品味语言 一、 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2一触

9、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二、拓展训练 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至少3句,最好能说明出版处) 15喂出来 星新一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合理想像的写作手法。 2锻炼想像能力。 3扩大词语掌握范围。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2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哂( )笑 牟( )取 众目睽 )睽 棘( )手 铆( )钉 贪婪( ) 履行( ) 2解释下列词语。 哂笑: 。 胸有成竹: 。 牟取: 。 棘手: 。 众目睽睽: 。 莫衷一是: 。 任劳任怨: 。 逍遥法外: 。 雨后春笋: 。 心安理得: 。 不容置疑: 。 一视同仁: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