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13 生态工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76946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13 生态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13 生态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13 生态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13 生态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13 生态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13 生态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13 生态工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十三)生态工程(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生态工程概念、特点和建设目的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交叉而产生的新兴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应用了自生、协调、整体和循环等原理C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不是无消耗。2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态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B作物轮作、套种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2、C使用化肥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环境污染,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题组二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3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协调原理B整体原理C循环原理D以上都不是B从题干可以看出,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生态效益,还要考虑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应属于整体原理。4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自生原理B协调原理C循环原理D整体原理B协调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虑环境承载力。

3、5自开展“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示范实验研究”开始,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共计10余种,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体。试验区内营养盐的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如试验区内氨氮和总氮仅分别为试验区外的1/13和1/5,有效地改善了水质。(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_。(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_,主要利用的能源是_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中,_仍起着较大作用,强调按预期目标,因地制宜地调整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_解析生态工程的建设不仅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另外还要注意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目前我国的生态工程和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建设所处的阶段不

4、同,因而追求的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总之都是为了使生物和环境之间变得高度和谐。答案(1)循环原理、协调原理、整体原理和自生原理(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太阳能人为调控(3)建造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变得高度和谐题组三生态工程的实例6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问题和对策的理解,正确的是()A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问题的唯一途径B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会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对人类发展不利C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植被恢复D只要各种生态工程技术发展成熟,我们完全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C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解决人多地少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非唯一途径。

5、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是恢复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耕地会暂时性略有减少,但是其生态效益是巨大的。虽然各种生态工程技术逐渐发展,并最终会成熟起来,但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7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C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工程手段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6、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8甘肃某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D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尽快恢复原状的最佳措施是回填土壤为栽种植物提供生存条件。然后再由选项并结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作答。

7、9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池,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_等生态功能。(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进行传递。(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_稳定性较低。(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_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造成富营养化水体中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_等。(5)湿地面积的缩小会导致局部气候变劣、_等。(6)湿地生态

8、恢复工程就是采用_和_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_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_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解析(1)湿地可以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同时还可以净化水质。(2)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固定合成有机物,再以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链(网)传递。(3)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稻田的物种多样性低,因此它的抵抗力稳定性比湖泊的低。(4)自动净化能力是湖泊恢复到以前正常状态的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限度就会造成破坏。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鱼类大量死亡。(5)(6)见答案。答案(1)调节水流量和控

9、制洪水(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答案合理即可)(2)光合作用食物链(网)(3)抵抗力(4)自动净化能力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5)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迁飞鸟类绝迹(答案合理即可)(6)工程生物点源和非点源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10浙江慈溪采用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在富营养化污水中栽培绿萝、美人蕉和龟背竹,从而使污染水体得到净化。下列关于人工浮床净化水体机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B浮床上的植物不能吸收水中的NO、PO等离子,不能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C浮床遮挡部分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D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了微生物种类和数量C植物

10、不能吸收水中的悬浮物,选项A错误;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中富含N、P等营养物质,栽培的植物可以吸收利用水中的无机盐,从而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选项B错误;浮床可以遮挡光照,使得水体中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繁殖从而避免水华的发生,选项C正确;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降低,选项D错误。11如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B由图示可知,氧化塘净化污水的途径有物理沉降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的分解作用来分解有机污染物D随着距水面深度的

11、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C流入的污水经沉淀后被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又被藻类等生产者利用,A项正确;整个过程中既有物理沉降又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项正确;这个过程中细菌起分解作用,而藻类属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不能称为分解作用,C项错误;随着距水面深度的增加,含氧量不断下降,不同水层的微生物呼吸作用类型可能依次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和厌氧型,D项正确。12(不定项)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窦店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B在城市环境治理中,实现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

12、循环原理C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了D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AB北京郊区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符合循环原理,A正确;在城市环境治理中,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体现了循环原理,B正确;对湿地的恢复,不仅要注意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还要注意控制污染源、废水处理等问题,C错误;生态工程应该以自然、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D错误。13如图是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这一生态工程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_(2)蓝细菌、绿藻的代谢类型是_,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3)如图是某科研工作者为该村设计的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请据图回答问题:此方案中过程a、b需每一位居民的参与,参与的行动方式是_过程d、e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看,d、e途径比c途径突出的优点是_解析(1)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