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2765549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我的叔叔于勒能力素质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她说完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1文段中“我”、他、父亲、母亲的名字依次是_。分析:此题检测学生阅读时的细致认真程度,提醒大家关注作品中的细小知识

2、点。答案:若瑟夫;于勒;菲利普、克拉丽丝2本段文字中对“我”的刻画,主要运用了_、_描写,对“他”的刻画主要运用了_、_描写。分析:掌握了人物刻画的常用方法,解答此题就不难了。答案:动作、心理;外貌、语言3“我又看了他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一句中“狼狈”一词的意思与下列选项的哪一项相同? A父亲神色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B他们狼狈为奸,作恶多端,其下场必定是可悲的。C从贫困山区走来的李华,衣衫褴褛,神情狼狈。分析:本题主要检测词语的语境义,只要结合具体文句解释即可。例句中“狼狈”为“困苦”之意,A句中“狼狈”意思是“窘迫”,B句中则是“互相勾结”之意;C句中和例句一样,为“困苦

3、”之意。答案:C4我心里默念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_分析:解答此题,应从人物的性格角度入手,去揣摩作者的用意。答:这句默念的话,属心理描写,它反复强调了于勒和菲利普之间亲兄弟的血缘关系,表现了“我”对处于贫困之中的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冷酷做法的不满,与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形成_了鲜 明的对比。 点击思维 1假设课文中出现的“于勒”是假的,这一切都是真正的“有钱的于勒”买通船长演出的一曲双簧戏。当真“于勒”为“若瑟夫”的言行而感动,拿着支票来到菲利普一家人面前时,请你发挥自己的想像,描绘一下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和心理。(不少于200字)_分析:本题主要训练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菲利普夫妇的言行可从课文

4、中找到影子,描写他们的言行应与课文中一脉相承。答案:略2假设在哲尔赛岛上,“穷于勒的事”被“我”的姐夫知道了,请设想一下事情会怎样发展,用几句话概述一下,并简要说明其理由。_分析:本题属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只要合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综合渗透 本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请你设计一幅图画,简要概括本文的情节和主题。分析:本题意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构图能力,合理即可。答案:仅供参考标题:钻进钱眼里的人 中考巡礼 阅读文段答题。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

5、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

6、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选自2001年安徽省中考试题)1为什么于勒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惟一的希望”?_分析:此题检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注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答案:因为接到于勒的两封信后,全家人认为他一回来就能改变家里生活困难的情况。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家里人“怎样的心理?_分析:由行动分析心理,必须联系上下文考虑,还不能脱离人物的性格实际。答案:表现了“家里人”对尽快过上富裕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向人夸耀的虚荣心。3最后一段中“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这句话,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它照应的句子是“_”。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章构思方面的知识点,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读两遍,就迎刃而解了。答案: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4读了上文后,你认为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理由是什么?_分析:此题属开放性的题目,对于勒的分析只要不与课文相悖,能自圆其说即可。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