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文化成为生本教育的助推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275605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校园文化成为生本教育的助推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校园文化成为生本教育的助推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校园文化成为生本教育的助推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校园文化成为生本教育的助推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校园文化成为生本教育的助推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校园文化成为生本教育的助推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校园文化成为生本教育的助推器湖北省保康县两峪乡中心学校:余正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提出这样一个教育命题:“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能成为教育专家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如今,这一命题在我国的教育界收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般的开展了称谓不一的教育改革,究其实质,以人为本或以生为本是所有这些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乃至成为教育的主人是所有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因此,我们不妨把这种教育改革试验归纳到一个大的范畴之中

2、:生本教育。实践生本教育,达成教育目标的路径方法很多,但是如果离开了生本教育的文化,那么教育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生命,没有活力,也就不可能绽放生本教育之花,结出生本教育之果。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也是教师教育实践的主阵地。所以,学校是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学园、家园、乐园。校本文化就是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内在动力之所在。所以,狭义上我们可以把教育文化具体为校园文化。如果失去生本教育的校园文化的支撑,那么生本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缘之木,成为没有支撑的空中楼阁。校园文化至少应包含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四个维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也是校园文化的四个支柱

3、,决定着校园文化的程度、广度、深度和效度。生本校园文化就是要在这四个维度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的构建者、践行者、受益者和发展者。教师只有把帮助、引领学生学会、实现自我教育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才能让学生把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变成自己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从而达成生本教育的目标。那么,怎样打造生本教育的校园文化呢?一、构建全景式的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校园物质文化的土壤分布于校园的每寸土地。教室、寝室、办公室、饭堂、走道、走廊、操场乃至花草树木等等,涵盖了学生所有的活动场所。要力争做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学会“说话

4、”,让学生每时每刻每地都浸润在校园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从校标、校训到校园文化墙;从警示性标语到温馨提示;从名人名言到凡人凡语;从一棵树到一株草,都可彰显校园文化。在构建校园物质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可度,多一点劝诫,少一点禁止;多一点轻松幽默,少一点刻板教训;多一点雅俗共赏,少一点曲高和寡;多一点引导,少一点强迫。如厕所便池前的“大小便入池”的警示标语,就“警”有余而“示”不足,甚至可能诱发“不入池又咋了”的逆反心理。而“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则富有诱导性、激励性,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之余忍不住“文明一把”。台阶处树一块“禁止奔跑”的警示牌,绝没有“如果你奔跑

5、,我不能保证你不摔倒”这样俏皮的温馨提示更能让学生停下他们奔跑的脚步。甚至我们可以让学生来设计校园的物质文化符号。名人名言固然富有激励性,但也有可能让学生有高不可攀之感;凡人凡语则受众更广,可以让学生不仅“心向之、神往之”而且可以做到“力行之”。如励志性口号“To be better(要做更好的自己)就远比“ To be No 1”(争做第一)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也更能激励学生去努力实现之。因为“No 1”是唯一的,是少数人追求的目标;而做更好的自己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追求。二、营造全方位的校园制度文化。校园文化只有具体化、规范化才能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升华为师生的共同追求

6、。围绕校园文化,可以制定多种规章、制度或公约,以制度来约束、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从而达成校园文化的效度。从学校层面上,要有教师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寝室(就寝)管理规范、教室(课堂)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饭堂就餐管理制度、活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纲领性制度。就班级层次而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把各种规章制度在管理中落实到每个细节。在生本教育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小组、班级的评价制度,要细化学生与学生、组员与组员、小组与小组、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评估规则,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开、公正、公平。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的正能量。另一方面,要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7、必须搞好检查、督导、评估,像维护法律的尊严那样维护制度的尊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而培养师生的有责任、敢担当、有正义、敢作为的思想品质。当然,这样说的前提是,我们的制度必须尽量科学,符合教育规律,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三、践行全天候的校园行为文化。日常行为彰显文明,道德行为彰显细节,教学行为彰显常态,活动行为彰显特色,研究行为彰显校本。行为只有规范并习惯化才能成为文化。生本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形成以发展为核心的文明、规范而又彰显个性特色的行为习惯。所以,从学生日常生活到课堂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日常行为的规范文明化,活动行为的自主个性化永远是校园文化的主题。要通过

8、制度的约束机制和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担当责任意识,领悟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真谛,以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敬畏心理。必须明确的是,践行行为文化的主体是学生,而且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靠说教而能完成的。只有在学生践行的过程中不断矫正、日积月累才能完成。因此,践行生本教育行为文化的唯一途径只有依赖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即管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管理自己的事务、管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其过程包括:自我计划、自我执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和自我调控等五个环节。教书要大胆放手、大胆放权,让学生成为管理自己的主人。把注意力倾注到学生自我计划的可行性、自我执行的落实力、自

9、我检查的广度、自我总结的深度和自我调控的力度上,以“聚沙成塔,聚腋成裘”般的毅力,逐步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四、铸造富有感染力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特定环境中学生和教师共同拥有的信念、观念和价值观等道德成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它通过物质文化来体现,在行为文化的践行过程中升华为师生的共同理念和追求,引导激励师生的主动教育,自主发展,是自我教育的强大精神动力之所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师生共同认可并可传承的精神理念,这种精神理念要根植于师生的心灵之中,成为师生行为的准则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首先,学校要有定位清晰准确的办学理念。具体而言,就是学校要明确

10、自己的教育目标,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各个学校的服务对象不一,条件不一,教师水平不一,那么办学理念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彰显个性特色。办学理念可以通过校标、校训、校歌等体现出来,并在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不断提高、升华,内化为学校和师生的精神支柱。理念的形成和内化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在漫长而持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积淀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办学理念一定要高起点,高定位,要有发展观。切不可盲目跟风,朝令夕改,那样就会沦入“口号式”办学理念,理念实践两张皮。没有信仰的教育不仅不能教育人,反而会成为扼杀受教育者的“刽子手”。所以,学校离不开科学的办学理

11、念,这种理念必须树立以培养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人为目标的教育观,从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提炼出代表学校教育发展方向和师生共同追求、遵循的精神需求和行为准则。办学理念可以与时俱进,但是不能失去核心理念。要一以贯之,成为一代甚至几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精神支柱。其次,班级要有独特的班级文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更强的向心力和导向作用。班训、班纪班规、班级名片和教室文化布置都是班级文化的载体。班级文化是学生自己的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要让学生成为班级文化的建设者。班级文化应该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化,是每个学生自我发展的指南。最后,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的内在追求和精神动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长远规划与近期奋斗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制作自己的个性名片,如理想职业,励志榜样,最欣赏的名人名言等等,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色和追求。为自己的个性化发展注入新的、牢固而持久的精神动力。总之,校园文化是生本教育之魂,我们应该着力构建具有生本特色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成为生本教育的助推器,生本教育的改革实践才会有更强大的动力,达成更好的改革效果,实现我们共同的教育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