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2755130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6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像头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摄像头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摄像头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摄像头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摄像头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像头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像头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论文.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像头底座模具设计摘要:在综合分析塑件结构,使用要求,成型质量和模具制造成本的基础上,介绍结构简单,形状规则的塑件成型。采用侧浇口进料单分型顶杆顶出机构,使塑件能一次成型。设计了相应的冷却水路的注射模,并介绍了模具的工作过程。关键词:注射模 顶杆顶出机构The design of the Camera base injection mold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plastic parts strcture service require-ment, moulding quality and mouding qu

2、ality and mould manu facturing cost. Acorresponding injection mould of internal side core pulling was designed.By adopting the mulit-direction and multi-combination core-pulling .acorresponding injection mould of interal side core pulling was designed,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mould was in-troduced

3、.Keywords Injection mould Medialcoe pulling. 目 录 1.前 言12.塑件材料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22.1塑件材料的特性22.2成型特性22.3工艺参数62.4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72.5塑料在模具中的位置92.模具结构设计 92.1型腔数目及排列方式92.2分型面的设计92.3注射机的选定112.4主流道的设计 122.5浇口位置的选择 132.6浇口的设计142.7冷料穴和拉料杆的设计 152.8排气系统的设计 152.9温度调节系统 163.成型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17 3.1成零件的设计 18 3.2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的计算20 3.3模架

4、的选用 23 4.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44.1导向机构的作用 244.2导柱导向机构245.推出机构的设计 275.1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285.2脱模力的计算285.3简单推出机构286.注射机相关参数的校核296.1注射压力的校核306.2锁模力的校核及型腔数的确定306.3模具闭和高度的校核 316.4开模行程的校核 316.5模具安装尺寸的校核 326.6安装螺孔尺寸327.设计总结32致谢词35参考文献 37前 言毕业设计是在修完所有课程之后,我们走向社会之前一次综合性设计。本次设计的课题是摄像头底座注塑模设计,是对以前所学课程的一个总结。 在此次设计中,主要用到所学的注射模设计,

5、以及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着重说明了一副注射模设计的一般流程,即注射成型的分析、注射机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校核、模具的结构设计、注射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模具总体尺寸的确定与结构草图的绘制、模具结构总装图和零件工作图的绘制、全面审核投产制造等。其中模具结构的设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主要包括成型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模具型腔数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和流道布局和浇口位置的选择,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拉料杆的形式选择,排气方式设计等。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虽然产品很简单,没有涉及侧面分型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但是使我懂得如何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怎样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为我们以后更好的从事模具

6、行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毕业设计中得到了老师和很多同学的帮助,在此我一一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本人缺乏实践经验,水平有限,且时间又仓促。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和欠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指正批评。 编者 黎康康 2011年6月5日1.塑件材料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本章着重介绍塑料成型的工艺特点以及塑件的工艺要求,塑件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为后面几章的模具设计奠定了基础。对零件的分析得塑件材料取PE(聚乙烯)。1.1塑件材料的特性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

7、性小,但由于其为线性分子可缓慢溶于某些有机溶剂,且不发生溶胀,电绝缘性能优良;但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化学与机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1.2 成型特性PE(聚乙烯)注塑成型工艺根据材料的特性和供料情况,一般在成型前应对材料的外观和工艺性能进行检测。供应的粒料往往含有不同程度的水分、熔剂及其它易挥发的低分子物,特别是具有吸湿倾向的PE含水量总是超过加工所允许的限度。因此,在加工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并测定含水量。在高温下PE的水分含量要求在5以下,甚至23,因此常用真空干燥箱在7590干燥2小时。已经干燥的材料必须妥善密封保存,以防材料从空气中再吸湿而丧失干燥效果,为此采用干燥室料斗可连续

8、地为注塑机提供干燥的热料,对简化作业、保持清洁、提高质量、增加注射速率均为有利。干燥料斗的装料量一般取注塑机每小时用料量的2.5倍。对于某些包胶注塑的应用,使用聚乙烯(PE)载色剂可能会对与基体的粘接力产生不利的影响。新购进的注塑机初用之前,或者在生产中需要改变产品、更换原料、调换颜色或发现塑料中有分解现象时,都需要对注塑机机筒进行清洗或拆洗。清洗机筒一般采用加热机筒清洗法。清洗料一般用塑料原料(或塑料回收料)。在加工注塑过程中,温度的设定是否准确是制品外观和性能好坏的关键。下面是进行PE加工注塑时温度设定的一些建议。进料区域的温度应设定得相当低,以避免进料口堵塞并让夹带的空气逸出。当使用色母

9、料时为了改善混合状态,应将过渡区域的温度设定在色母料的熔点以上。离注塑喷嘴最近区域的温度应该设定得接近于所需的熔体温度。所以,经过测试,通常PE产品在各个区域温度的设定范围分别是:料筒为160摄氏度到210摄氏度,喷嘴为150摄氏度到170摄氏度。模具温度应该设定高于注塑区的冷凝温度,这将能避免水分对模具的污染以致制品表面出现的条纹。较高的模具温度通常会导致较长的循环周期,但它能改进焊接线和制品的外观效果,所以,模具温度的范围应设计定在33到65之间。在制品填充模具型腔的过程中,如果制品的填充性能不好,就会发生压力降低过大、填充时间过长、填充不满等等情况,从而使制品存在质量问题。为了提高制品在

10、成型时的填充性能,改善成型制品的质量,一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考虑:1)改变浇口位置;2)改变注射压力;3)改变零件的几何形状。通常将注射压力的控制分成为一次注射压力、二次注射压力(保压)或三次以上的注射压力的控制。压力切换时机是否适当,对于防止模内压力过高、防止溢料或缺料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模制品的比容取决于保压阶段浇口封闭时的熔料压力和温度。如果每次从保压切换到制品冷却阶段的压力和温度一致,那么制品的比容就不会发生改变。在恒定的模塑温度下,决定制品尺寸的最重要参数是保压压力,影响制品尺寸公差的最重要的变量是保压压力和温度。例如:在充模结束后,保压压力立即降低,当表层形成一定厚度时,保压压力再

11、上升,这样可以采用低合模力成型厚壁的大制品,消除塌坑和飞边。保压压力及速度通常是塑料充填模腔时最高压力及速度的5065,即保压压力比注射压力大约低0.60.8MPa。由于保压压力比注射压力低,在可观的保压时间内,油泵的负荷低,固油泵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同时油泵电机的耗电量也降低了。采用预先调节好一定的计量,使得在注射行程的终点附近,螺杆端部仍残留有少量的熔体(缓冲量),根据模内的填充情况进一步施加注射压力(二次或三次注射压力),补充少许熔体。这样,可以防止制品凹陷或调节制品的收缩率。 冷却时间主要取决于熔体温度、制品的壁厚和冷却效率。此外,物料的硬度也是一个因素。与很软的品种比较,较硬的品种在

12、模具内将较快地凝固。如果从两侧进行冷却,那么每0.100 壁厚所需的冷却时间通常将是大约10到15秒。包胶方式的制品将需要较长的冷却时间,因为它们可以通过较小的表面积而有效地冷却。每0.100壁厚所需的冷却时间将是大约15到25秒。 1 塑料成型不完整(1)进料调节不当,缺料或多料。(2)注射压力太低,注射时间短,柱塞或螺杆退回太早。(3)注射速度慢。(4)料温过低。2 溢料(飞边)(1)注射压力过高或注射速度过快。(2)加料量过大造成飞边。(3)机筒、喷嘴温度太高或模具温度太高都会使塑料黏度下降,流动性增大,在流畅进模的情况下造成飞边。3烧焦暗纹(1)机筒、喷嘴温度太高。(2)注射压力或预塑背压太高。(3)注射速度太快或注射周期太长。 4 银纹、气泡和气孔(1)料温太高,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儿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