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2746081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地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不仅如此,纲要中还明确地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这就给我们为幼儿建立良好有效的班级常规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但是何为幼儿园班级常规呢?幼儿园班级常规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而良好的常规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培养他们自律能力。而小班幼儿的年龄偏小、依赖性强、活泼好动且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整天地生

2、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会不习惯,有些不适应。但是要搞好一个班级,建立常规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我觉得并不能因此就限制孩子去遵守。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有十几个环节和几十条常规,而要刚刚离开家庭的三岁的孩子去遵守这些常规显然是不容易的,且往往使孩子们感到很困扰。然而我觉得不能强行去压制他们,而是应该用爱去催化他们,想方设法运用种种孩子能接受的方法把常规转化为他们自觉的生活习惯。 生活常规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占非常有重要的地位。而常规教育不仅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更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因此如何帮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多鼓励和表扬,

3、正面引导幼儿。 幼儿的点滴进步如果受到老师的赞许后,他便会更自信、更快乐,更愿意去做这件事。不仅如此,还更有利于幼儿主动地进行学习,多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进行引导,幼儿更容易接受。对于幼儿不爱饮水,把水偷偷地倒掉或者水杯里剩水,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他们没有“多喝水对身体好”的亲身体验,当然无法引起孩子们的重视。因此,我在幼儿喝水时会表扬那些易被幼儿直接感受到的行为:“钟思佳的小朋友呀,把水都喝完了,老师要给他发一个漂亮的小粘贴。”“老师相信胡天宇小朋友一定会把水都喝完,老师也要给他一个漂亮的小粘贴。“告诉小朋友们一个小秘密,你要是把水都喝完了,水杯里就会一点水也没有,我还会给水杯里没有水的小朋

4、友送个漂亮的小礼物。”每到此时,孩子们就会赶快把水喝了,把水杯举得高高的让我看。我还做了“比一比”的展示墙,如果幼儿每次喝水时都喝得很干净,也不把水倒掉,我会发给他一面小红旗,有五面小红旗的小朋友就可以换到一个小礼物(如:手工制作的蝴蝶结、小动物剪纸)。二、建立信号机制,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在刚刚开学时,我经常会以成人化的方式命令孩子们去干什么,如:“请安静”“别说话”“上课要坐端正”,但是效果并不好,我觉得这些命令并没有内化为孩子的自觉行为。我觉得可以采用幼儿容易接受的多种信号机制,建立班级常规,让他们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地接受并遵守幼儿园的规则。我主要采用信号机制主要有:1、口头信号指令。通过口

5、头指令信号,直接告诉幼儿要做什么。如:我说:“123”,幼儿会说:“请安静”,这是是要求他们安静别说话。我说:“321”,小朋友说:“请坐好”,这是要求他们坐好准备进行教育活动。我觉得采取这样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远比教师直接说“请安静”,“请坐好”的效果好。2、音乐信号指令。在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播放音乐,让孩子在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产生愉悦和饱满的情趣。并逐步引导幼儿知道当听到某一乐曲,就明白该干什么。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熟悉大量的歌曲和乐曲,享受音乐的熏陶,还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让幼儿接收特定的信号,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幼儿午餐前需要入厕洗手时,我会放一些柔和的钢琴曲(如:tear

6、s),之后每当午餐前我只要播放音乐他们就会自觉地安静入厕洗手,无需教师进行反复的提醒。幼儿午睡前我会放一些安静的歌曲(如:摇篮曲),之后只要音乐想起孩子们就知道该去午睡了。3、肢体信号指令。其实教师不仅可以使用口头信号指令和音乐信号指令,还可以使用自身的肢体,做出不同的动作。用肢体来提醒幼儿,用眼睛与幼儿对话。如:在进行队列训练时,我通过不同的手势让来幼儿完成不同的动作,而不用复杂口头信号指令,这样便于孩子理解。 三、家园携手,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利伯特在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强化在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方面是最为有效的,而强化越及时,则效果越好。因此,宜对孩子在培养良好习惯方面应该予以

7、及时的强化。在实施建立常规的初期,教师要细心地去示范和指导,并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父母可以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的手段。有一部分幼儿在幼儿园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其原因除了孩子的习惯外,主要还在于在家庭中没有坚持一致的行为规范,或者是过于娇宠惯养孩子。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要做到有效的家园沟通,协调一致,将会事半功倍。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近期,我教幼儿学习了整理折叠自己的衣物,我和家长进行了农夫相应的沟通,希望家长回家后也不要帮幼儿整理衣物,而是让幼儿自己进行整理,现在幼儿清晨入园进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脱下衣物进行整理。而且据家

8、长反映孩子回家后也是脱下衣物就进行整理,无需家长帮忙。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家长和教师的工作,还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向家长宣传合理为幼儿穿着衣物的知识,并同个别家长联系,让他们注意自己孩子的着装、多考虑一些孩子的生活细节问题。现在,有的家长为孩子购买衣服只凭自己的审美观点,不考虑孩子身心的特点。不是衣服太紧,不透气;就是衣服穿脱不方便,影响孩子的行动;有的衣服还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么太妖艳,要么太老气。孩子的穿戴应有孩子的特点,我们教师可利用家长园地和与家长个别交谈的时间提醒家长做到这一点。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有言说:“人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揭示了性格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性格形成有赖于点点滴滴的习惯的积累,可是习惯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循序渐进中慢慢养成的,所以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幼儿常规的培养,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夯实的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