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老干部工作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2745866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老干部工作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老干部工作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老干部工作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老干部工作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老干部工作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老干部工作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老干部工作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干部工作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 时间是历史最好的证人,它不仅实录着人们生命的运行轨迹,也记载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个瞬间。寒来暑往,春去秋归,不知不觉中,于桂荣这位贫苦牧民家庭出身、朴实无华的蒙古族后裔,已经在XX县区老干部局和关工委工作了5年。她始终心系老干部的安危冷暖,情注青少年的学习进步,用美好的心灵弹奏着一曲动人的爱的旋律。老干部亲切地叫她“好姑娘。老百姓说她是“草原上最美丽的萨日朗。党和政府也给了他们很多荣誉,老干部局先后被评为XX省“先进老干部之家和“模范老干部之家,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 面对赞扬和荣誉,于桂荣没有陶醉,显得冷静而淡然,“群众这么喜欢我们,组织又给

2、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誉,想起来还真有些不安。其实,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采访中,听着那一个又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看到那一幕又一幕周到效劳的场景,我对她的印象越来越深刻了,她有着阳光一样的品质,就像一位阳光使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了老干部和青少年。 她性如阳光磊落公正,以良好的作风带动同志, 干部队伍俨然绿荫浓郁的敬老爱少林 于桂荣生在牧区,从小就受到了农牧民团结互助解难事、办大事精神的熏陶,“一道篱笆三根桩,一位好汉三个帮的道理深深地扎根在了她的心里。参加工作后,在县委组织部她又养成了公正正派的职业品格。这些无疑都为她主持老干部局和关工委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

3、思想政治根底。 于桂荣深知,老干部是一个奉献巨大、德高望重的群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这两代人效劳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特殊的部门,如果干部职工没有深厚的职业修养,就很难耐得住清贫,忍得了委曲,经得起考验。她以身作那么,根据新形势下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加强政治修养,丰富思想工作方法;掌握老干部的心理特点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学习文化教育、民事调解和临终关心等方面的业务知识,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与日俱增。她注重建班子带队伍,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带出了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桂荣从制度层面标准干部队伍,在

4、效劳细节上锤炼干部职工,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对老干部实施了“四必访、“七上门效劳制度。老干部生病住院必访,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必访,老干部生日必访,重大或传统节日必访。同时,把思想工作做上门,学习材料送上门,巡诊送医上门,报刊杂志送上门,效劳车辆接送上门,分发慰问品上门,征求意见上门。为了强化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管理,于桂荣倡导实行了首问负责、领导督办和办结回复等三项制度。但凡效劳对象询问、提交或委托办理的事情,首问人员即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解答或办理。对涉及效劳对象切身利益的大事,由分管领导催促干部,在规定时间内处理。还要及时回复,但凡效劳对象询问及要求办理的事项,把握不准或一时难以解答的,相关干部进

5、行调查和沟通,能否解决,一周内给予明确答复,不得借故拖延或推诿,不具备办理条件的,要解释清楚,办结事宜做到让效劳对象满意。“四必访和“七上门等制度的推行,转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效劳水平,增进了老干部和青少年与干部职工的情谊,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于桂荣探索出了独具特点的“九员培养模式:在老干部局,她率先垂范,带动干部职工争做模范“四员。即贵有孝心,当好老干部的效劳员;具有耐心,当好宣传政策的讲解员;怀有诚心,当好党和政府与老干部联系的信息员;备有热心,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在关工委办公室,她激发老干部的余热,让老干部老有所为,引导老人争当优秀“五员。即组

6、织爱国主义报告团,推举老干部任报告员;举办各种文艺演出活动,组织老干部任创编员;开展未成年人辞别“三厅一室和“网吧工作,聘请老干部担任义务监督员;开辟第二课堂教育阵地,发动老干部任校外辅导员;组建业余文学社团和创办报刊,优选老干部任通讯员。 “九员干部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使本来编制少、人员缺、任务重的老干部局和关工委的工作有了雄厚的人力资源依托,干部职工敬老爱少,72023多名老同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仿佛生机盎然的树林洒下浓郁的绿荫,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人们为此善意地称她们单位是“社会局。 她品如阳光温暖执著,用优质的效劳践 行党的宗旨,俯仰行止无愧两代人 采访老干部时,他们只

7、要谈起于桂荣就会亲情涌动,滔滔不绝,“那时多困难,能把工作干到这份上,这姑娘真是不容易啊。“不容易这3个字,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的老干部心中,分量是常人想象不到的。 2022年于桂荣上任时,正值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恢复期,企业改制等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社会开展,但也产生了难以防止的问题,企业离休干部管理关系混乱,导致管理效劳差。再加上县财政拮据,历史包袱沉重,给干部职工发完工资,就没有了开展工作的钱。当时,累计拖欠老干部的离休费和医药费高达百万余元,200多个老干部家庭生活困难,无钱治病,他们的思想情绪一度十分消沉。 面对窘境,她带着干部职工进老干部门,察老干部情,理老干部事

8、,解老干部难。在中央办公厅12号文件下发前,组建企业离休老干部托管中心,理顺管理关系,同心谱写了为老干部效劳的“清欠、“拉平、“建制、“提高四部曲。 “清欠时,于桂荣迎难而上,诉老干部苦衷,讲老干部困难,话自治县稳定。县委新班子得悉后,主要领导分担任务,挤、挪、求、借,千方百计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彻底解决了历史累欠的老干部“两费问题。 老干部对同为国家做奉献,但因单位不同产生的待遇不平等问题意见大。于桂荣就积极向上级反映,并为县委草拟了提高企业离休人员离休费的意见,得到了县委的肯定,以文件形式下发。县财政为老干部拿出45万元,126名企业离休老干部的离休费得以增加。“拉平不仅平了老干部怨气,

9、也拉近了老干部XX县区委、县政府的距离。 “清欠、“拉平后,在落实老干部政策中,于桂荣调查分析,权衡利弊,从建立长效机制落实老干部待遇的角度,及时撰写了改革工作机制,长效解决“两费问题的调研报告,上报县里。县委常委会和政府联席会专题办公,采纳了她的建议。确定了离休费、医药费统筹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等三项工作机制改革。在落实“三个机制时,她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坚持“三项原那么、打破“两个界限、实行“四包的方法,得到县领导的肯定。三原那么带来了三变化,离休费及时足额发放了,医疗费实报实销了,两费再也没有发生新的拖欠。打破两个界限,使城乡老干部的待遇一致了,机关、事业、企业老干部的待遇一样了。“四包

10、对工作机制的顺畅运行起到了保证作用,老干部离休费财政包干,医疗费由其原单位、主管部门XX县区财政合力解决,医疗由老干部卫生所包诊治,医药费由医保局包核销盈亏。不仅如此,于桂荣还强化监管,对老干部所在单位的一把手实行了督查制。对第一责任人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定期督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三个机制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运行体系,为做好老干部工作探索了一条新路。 “提高是四部曲的善终之作,更是老干部进一步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开展成果的前奏。于桂荣不辱使命,恪尽职守,在党和政府与老干部之间架起了一座稳固的桥梁,向老干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从2022年7月起,杜尔伯特县企业离休老

11、干部的护理费调升到每人每月70元至20230元;离休费也随同机关、事业单位的老干部一起实行工资津贴归并;丧葬费由500元提高到1200元,抚恤金由202300元提高到享受2023个月离休费的60%;老干部遗属补助也由原来的每月20234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 “四部曲是于桂荣和她的同志们的呕心沥血之作。融汇着她们的情爱,表达着她们的艰辛,反映了她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四部曲已经化作一缕细腻温暖的阳光,温暖着老干部的心田。 于桂荣有个绰号“于大划拉。说起这个绰号的来历,与她为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密切相关。老干部活动中心原来的地点位于县城边缘,地址偏僻,房屋是旧校舍,结构不合理,不利于

12、老干部学习和娱乐。于桂荣不辞辛苦,另辟蹊径,在县里的支持下,通过土地置换的方法,争来了地处县城中心、价值数百万元的近2022平方米的五层综合楼。但老干部学习、娱乐缺用具,少设施,她就多方求援拉赞助,仅学习、娱乐和办公备品、设施就已经换了两茬。县里为老干部专门配置了一辆宝莱轿车。县委书记还专程到市里求援,协调资金20230多万元,为老干部建起一座500多平方米的室内门球馆。组织部长化缘给老干部大学添置了2023台名牌。为了开阔老干部的思想视野,于桂荣力争县委支持,协调资金,组织老干部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她还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各党委被她的精神所感动,扩建、新建了22个老干部活动室。如今,全县老

13、干部活动场所旧貌换新颜,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学习用具满足了需要,娱乐门类齐全,设施根本完备。老干部学习、娱乐在舒适温馨的环境里非常快乐,创编了一首打油诗,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托管中心是我家,两个待遇有人抓,活动场所敞亮了,老人心里乐开花。 于桂荣对老干部及其遗属孝爱倍至,也非常注重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做实事、办好事。进入新世纪后,杜尔伯特县在农村实行了合村并校,优化了师资配置,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引发了中小学生辍学问题。于桂荣带着老同志,深入到农牧民和青少年中,了解问题成因,向县里提交了关于解决中小学生流失问题的建议等多篇调研报告,及时反映了农村中小学生读书难、就餐难等问题,得到了县

14、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县委、县政府做出四项决定,实施“爱心工程,开展助学活动。由县财政出资200万元资金,机关和社会捐资,筹集资金近300万元,为上学难的学生购置75辆“爱心车,开辟了“爱心专线,由县财政投入58万元在2023个乡镇建立44个“爱心餐点,2500多名农村中小学生免费乘车上学和就餐;县财政出资80万元,县委出面协调180万元,为青少年建起一座236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建立了46万元的贫困学生救助基金,救助了1230名贫困中小学生,圆了128名贫困学生的大学梦;实施平安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了326个孩子的饮水难问题。 她情如阳光真诚友善,靠美丽的心灵荡 起爱的涟漪,老干部和青少年合

15、力织就霞光锦 XX省老干部局领导到杜尔伯特县调研时,深为于桂荣的工作实绩和职业品行所感动,表扬她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三美局长。5年来,于桂荣无论在单位还是社会都怀着一颗博爱之心,广施善行。 2022年单位职工韩士军突患脑出血,住进医院抢救。在他家人焦急伤感之际,于桂荣来到了他们的身边,安抚、探望、慰问。老韩的家里生活困难,2023000多元的医药费使他家的日子雪上加霜。于桂荣想方设法解决了老韩的全部医药费。老韩患病期间儿子的婚期到了,于桂荣忙前顾后,尽心操持,帮着老韩的儿子成了家。老韩的儿媳远在200多里外的他拉哈镇教学,家里没人照顾。于桂荣得知情况后,就领着老韩的儿子到有关单位及其领导的办公室,讲实情,诉苦处,终于把老韩的儿媳调到了县职教中心。老韩说:“我不是本县人,当地没亲属,家里的日子过得挺紧巴。于局长体恤我家的难处,帮了我们的大忙。尽管困难,我还是凑了202300块钱感谢她,可几次送去几次被拒绝。后来正赶上过节,我就让儿子买了几瓶好酒去她家,可叫门时,于局长一听是我儿子,硬是隔着门把我儿子劝回了家。我这辈子摊上了她这么好的领导,真是有幸啊,她不是我们家的亲属,却是我们家的贵人。 单位干部孙秉正的父亲住院治病期间,于桂荣带着干部职工屡次探望,帮着解决医药费和家里的困难。2023年,他的父亲去世,一家人一下子手足无措了。于桂荣带着干部职工全体上阵,处理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