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2743595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査糖代谢简述一、基础知识:(糖的无窜酵解途径 稱的有窜氧化逮径 糖的代谢途徨J糖原的合成谨径1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 I穂醛醜途径(一)糖的无氧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1. 概念: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它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的途径。 2反应过程:糖酵解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葡萄糖一1,6-果糖二磷酸。 葡萄糖磷酸化成为葡萄糖-6-磷酸,由己糖激酶催化。为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应,消耗 1分子ATP。 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果糖-6-磷酸,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 果糖-6-磷酸磷酸化,转变为1,6-果糖二磷酸,由6磷酸果糖激酶催化,消耗1分子 ATP。是第二个不可

2、逆的磷酸化反应。是葡萄糖氧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调节点。(2)第二阶段:裂解阶段。1,6-果糖二磷酸2分子磷酸丙糖(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醛缩酶催化,二者可互变,最终1分子葡萄糖转变为2分子3-磷酸甘油醛。(3)第三阶段:氧化还原阶段。 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和NAD4的还原,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生成1,3-二磷酸 甘油酸,产生一个高能磷酸键,同时生成NADH用于第七步丙酮酸的还原。 1,3-二磷酸甘油酸的氧化和ADP的磷酸化,生成3-磷酸甘油酸和ATP。磷酸甘油酸激 酶催化。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经烯醇化酶催化脱水,生成具有一个高能磷酸键的磷酸烯醇式

3、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将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生成丙酮酸和ATP, 为不可逆反应。 烯醇式丙酮酸与酮式丙酮酸。 丙酸酸还原生成乳酸。1分子的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可净生成2个分子ATP,这一过程全部在胞浆中完成。3. 生理意义(1)是机体在缺氧/无氧状态获得能量的有效措施。(2)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产生能量,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重要途径。(3)糖酵解的某些中间产物是脂类、氨基酸等的合成前体,并与其他代谢途径相联系。 依赖糖酵解获得能量的组织细胞有:红细胞、视网膜、角膜、晶状体、睾丸等。(二)糖的有氧氧化途径:1概念: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4、。 2反应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胞液反应阶段):糖酵解产物NADH不用于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二者进入 线粒体氧化。第二阶段(线粒体中反应阶段):(1)丙酮酸经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是关键性的不可逆反应。(2)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系列酶促反应,从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 柠檬酸到草酰乙酸的再生,构成一次循环过程,其间共进行四次脱氢氧化产生2分子CO2, 脱下的4对氢,经氧化磷酸化生成HO和ATP。2三竣酸循环的特点是: 从柠檬酸的合成到-酮戊二酸的氧化阶段为不可逆反应,故整个循环是不可逆的。a 在循环运转时,其中每一成分既无净分解,也无净合成。 三竣酸循

5、环氧化乙酰CoA的效率取决于草酰乙酸的浓度。 每次循环所产生的NADH和FADH2都可通过与之密切联系的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以 产生ATP。 该循环的限速步骤是异柠檬酸脫氢酶催化的反应。(3)氧化磷酸化:线粒体内膜上分布有紧密相连的两种呼吸链,即NADH呼吸链和琥珀 酸呼吸链。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为32和H2O,可生成36或38个分子的ATP。2 23. 生理意义:有氧氧化是糖氧化供能的主要方式。(三)糖原的合成途径: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是葡萄糖通过T,4糖苷键和-1,6糖苷键相连而成的aa具有高度分枝的聚合物。糖原是可以迅速动用的葡萄糖储备。糖原合成酶是糖原合成中的关键酶,受G-6-

6、P等多种因素调控。葡萄糖合成糖原是耗能 的过程,合成1分子糖原需要消耗2个ATP。(四)糖异生:1. 概念: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是体内单糖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 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2. 过程: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向过程。 糖异生有4个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1 , 6-二磷酸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3生理意义:补充血糖,维持血糖水平恒定。防止乳酸中毒。协助氨基酸代谢(五)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浆中进行,存在于肝脏、乳腺、红细胞等组织。1. 生理意义:(1)提供 5-磷酸核糖,用于核苷酸和核酸的生物合成。(2)提供NADPH形式的还原力,参与多种代谢反应,维

7、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等。(六)糖醛酸途径生成有活性的葡萄糖醛酸(UDP葡萄糖醛酸)。 葡萄糖醛酸是蛋白聚糖的重要成分,如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肝素等。二、血糖的来源与去路空腹时血糖(葡萄糖)浓度:3.616.11mmol/L。(一)血糖来源1. 糖类消化吸收:血糖主要来源。2. 肝糖原分解:短期饥饿后发生。3. 糖异生作用:较长时间饥饿后发生。4. 其他单糖的转化。(二)血糖去路1. 氧化分解: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为血糖主要去路。2. 合成糖原:进食后,合成糖原以储存。3. 转化成非糖物质:转化为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质。4. 转变成其他糖或糖衍生物:如核糖、脱氧核糖、氨基多糖等。5. 血糖浓度高于

8、肾阈时可随尿排出一部分。肾糖阈:8.9 9.9mmol/L, 160 180mg/dl三、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激素和器官调节(一)激素的调节作用1. 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促进肌囱脂朋组魄细胞暢取葡萄疽1胰岛素作用促13糖擦合成一加連据的氧化分解卜曲耨丄促进糖转变対脂肪、抑制脂肪分解1齟止糖异生丿2. 升高血糖的激素:(1)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最重要激素,由胰岛a细胞合成。促进肝無原分解胰高血糠泰促进糖异生促进脂肪动员血糖T(2)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主要刺激糖异生作用;肾上腺素主要促进糖原分解。(二)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屣岛a剖胞 ff-tl&SJ噸血椎

9、素肾上腺素胰岛素I桂原合成t粮异生I血耨I(三) 肝的调节作用肝脏是维持血糖恒定的关键器官。肝脏具有双向调控功能,可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糖的氧化分解,转化为其他非糖 物质或其他糖类,以及肝糖原分解、糖异生和其他单糖转化为葡萄糖来维持血糖的相对恒定。肝功能受损时,可能影响糖代谢而易出现血糖的波动。四、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一) 合成: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B细胞粗面内质网4前胰岛素原(102aa)AS岛素(51 aa)iCJU (31 aa)4个磁性霸一信号肘(Ifraa)蘋岛素匱(86aa) 5%:胰阳素原C肽无胰岛素活性;胰岛素原有3%的胰岛素活性。(二) 分泌:1. 生理性刺激因子:咼

10、血糖(主要)、咼氨基酸、脂肪酸、胰咼血糖素等。2. 一些药物也可刺激胰岛素分泌。3. 胰岛素的基础分泌量为0.51.0单位/小时,进食后分泌量可增加35倍。4. 正常人呈脉式分泌。(三) 作用机制:1.胰岛素发挥作用首先要与靶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受体结合。胰岛素受体主要分布于 脑细胞、性腺细胞、红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血糖f,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睡岛蓋作用于靶细胞机制2. 胰岛素生物活性效应的强弱取决于:(1) 到达靶细胞的胰岛素浓度;(2) 靶细胞表面受体的绝对或相对数目;(3) 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4) 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的代谢变化。 3胰岛素受体的作用:(1) 高亲和力结合胰

11、岛素;(2) 转移信息引起细胞内代谢途径的变化。高血糖症和糖尿病一、高血糖症血糖浓度7.0mmol/L (126mg/dl)称为高血糖症。高血糖原因包括:1生理性高血糖:高糖饮食后12h、运动、紧张等。2病理性高血糖:各型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颅外伤颅内出血等引起颅内压 升高及在疾病应激状态;脱水,血浆呈高渗状态。如高热、呕吐。二、糖尿病分型糖尿病(DM)是在多基因遗传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的作用,通过未完全阐 明的机制,引起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胰岛素生物学效应不足,导致以高血糖症为基本生化特 点的糖、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食、多饮、

12、多尿、体重减少),其慢性并发症主要是非 特异和特异的微血管病变(以视网膜、肾脏受累为主,还可见冠心病、脑血管病、肢端坏疽 等),末梢神经病变。ADA (美国糖尿病协会)/WHO糖尿病分类一、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毁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不足)1. 自身免疫性2特发性(原因未明)二、2型糖尿病(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三、特殊型糖尿病1. 胰岛B细胞遗传功能基因缺陷2. 胰岛素生物学作用有关基因缺陷3. 胰腺外分泌疾病4. 内分泌疾病5.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6. 感染所致糖尿病7. 少见的免疫介导性糖尿病8. 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征四、妊娠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

13、)(一)1 型糖尿病1. 概念: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而导致内生胰岛素或C肽绝对缺乏,临床上易出现酮症 酸中毒。2. 按病因和致病机制分为:(1)自身免疫性DM:以前称IDDM,即I型或青少年发病糖尿病。由于胰岛B细胞发生 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损伤而引起。其特点为: 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如胰岛细胞表面抗体(ICAs)、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 抗体(ICA)等。 任何年龄均发病,好发于青春期,起病较急。 胰岛素严重分泌不足,血浆C肽水平很低。 治疗依靠胰岛素。 多基因遗传易感性。如HLA-DR3,DR4等。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化学物质和食品成分等可诱发糖尿病发生。(2)特发性DM:

14、 具有1型糖尿病的表现,而无明显病因,呈不同程度的胰岛素缺乏,但始终没有自身免 疫反应的证据。(二)2型糖尿病:NIDDM,即II型或成年发病DM1概念: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并存的疾病。不发生胰岛B细胞的 自身免疫性损伤。2. 特点:(1)患者多数肥胖,病程进展缓慢或反复加重。(2)血浆中胰岛素含量绝对值不低,但糖刺激后延迟释放。(3)ICA等自身抗体呈阴性。(4)对胰岛素治疗不敏感。3. 按病因和致病机制分三类(1)胰岛素生物活性降低:基因突变所致。(2)胰岛素抵抗:肝脏和外周脂肪组织、肌肉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高血糖 伴高胰岛素血症。(3)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三)特殊型糖尿病: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8种亚型: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3. 胰腺外分泌疾病(胰腺手术、胰腺炎、囊性纤维化等)4内分泌疾病(甲亢、Cushing病、肢端肥大症等)5.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6. 感染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8. 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糖尿病(四)妊娠期糖尿病: 在确定妊娠后,若发现有各种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或饮食治疗,或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