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灰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建筑施工资料】.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274243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石灰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建筑施工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石灰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建筑施工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石灰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建筑施工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石灰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建筑施工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石灰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建筑施工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石灰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建筑施工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石灰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摘要:泗许高速公路亳州3标项目全线掺石灰土填筑71万方,全线土源均为高地下水位,粉砂土及粘土为主。本文论述了石灰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从具体施工方法上阐述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办法。1、工程概况泗许高速公路亳州3标项目位于亳州市北部,。全长7。620km,设计路基基底90区为掺3%石灰土填筑处理,路基93、94区均为3石灰土加素土填筑,96区下路床为5、上路床为8%石灰土填筑。公路选线区域地貌属黄淮冲积平原,位于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前缘与淮河冲积平原的交界处,为地势平坦开阔、微有波状起伏的平原形态,地势自西北往东南微倾。根据地貌形成的基本特征与成因类

2、型,进一步分为泛滥坡平地和泛滥坡高地。2、本项目石灰土路基施工及质量控制难点2.1 位于黄淮平原区,地下水位高常年在0.8-1.5m,不易取土。2。2 全线地势平坦,海拔相差不到1m,取土场全部为耕地,无片段沟渠,取土场无法有效排水。2。3 土的天然含水率高,根据施工期间检测,1.5米以上均在2228之间,1。5米以下均在3740间。2.4 土的自由膨胀率大,在5065之间,为膨胀土及高液限粘土。2.5工程质量要求高、工期紧.2.6 灰剂量与压实度、含水率指标相互制约,灰剂量过大则压实度检测值达不到设计要求,灰剂量过小则压实度过大或超百,会影响最终弯沉值。二次布灰对土含水率有部分降低,碾压时含

3、水率对压实度也产生影响。3、施工准备工作3.1用全站仪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一个断面,曲线段每10m一个断面。恢复中线后,每1020m设置边桩,在钉边桩时,应加上超填设计宽度50cm左右,保证路面边缘的压实度符合要求.3。2石灰标准及消解工序:我项目使用二级生石灰,生石灰在施工前用花管射水法进行消解。加水前先将灰堆略加平整,灰堆高度不超过1.2m,然后将花管与水泵接通,花管以3045度角从堆顶一侧由浅慢慢插入灰堆内,花管插入深度距地面2030cm,插入距离为50100cm,当表面见水时,即抽出花管,这是第一遍注水,石灰得到初步消解;第二遍为进一步消解,插入与第一遍注水孔交错,花管插到底,孔距

4、加密在50cm左右。两次注水时间以相隔半天至一天为宜。第三次注水主要是找补,解决尚未充分消解的部分或个别生石灰块,同时使石灰有适当的含水量.4、施工工艺4。1准备下承层石灰土施工前,应对路槽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内容除包括压实度,弯沉、宽度、标高、橫坡度、平整度等项目外,还必须进行碾压检验,即在各项指标都合格的路槽上,用1821T压路机连续碾压2遍,碾压过程中,若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继续碾压;如土过湿、发生翻浆、软弹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外掺剂等措施处理.路基必须达到表面平整、坚实,没有松散和软弱点,边沿顺直,路肩平整、整齐。4。2备土、铺土用于石灰土的土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含树皮

5、、草根等杂物。备、铺土方法:按照每平方米的松土用量及每车的运土量,用石灰粉标出每车的卸土位置并划出方格,直接整齐地卸土于方格内。但须注意备土时纵向必须成行,每车的运土量要基本准确,同一作业段内土质基本均匀一致。该方法有利于机械化施工,但备土数量不易准确控制。铺土时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平,然后放样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4。3备灰、铺灰备灰前,用压路机对铺开的松土碾压12遍,保证备灰时不产生大的车辙,严禁重车在作业段内调头;同时根据灰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量计算每平方米的石灰用量。根据计算出的每平方米石灰的松方用量,分两条成梯形状均匀地码条备灰

6、,并用卡尺逐段验收数量,不准用汽车直接大堆备灰。备灰前应事先在灰条位置标出两条灰线,以确保灰条顺直。铺灰前应在灰土的边沿打出标线,然后将石灰均匀地铺撒在标线范围内,铺灰应用人工撒铺。4.4拌和采用专用的宝马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铧犁作为辅助设备配合翻拌.对于土的含水量小的路段,首先用铧犁翻拌一遍,使石灰置于中、下层,然后洒水补充水分,洒水时考虑拌和及整平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含水量适当大些(具体根据气候及拌和整平时间长短来确定),然后用铧犁继续翻拌,使水分分布均匀。对于土的含水量过大的路段,用铧犁进行翻拌晾晒,待水分合适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用宝马拌和机拌和第一遍。拌和时宝马拌和机拌和方向自路

7、拱下方开始向路拱上方拌和,拌和深度等于松铺厚度,拌和时每拌一幅退回,拌下一幅时要与上一幅重叠30cm,直至全路幅拌完为止。宝马拌和机拌完后在拌和起始及结束位置一般留有坑,这时需用人工整平.拌和时要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挖验,每间隔510米挖验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到底。对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司机返回重新拌和。第二次拌和前,宜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进行第二遍拌和.若土的塑指高,土块不易拌碎,应增加拌和遍数,并注意下一次拌和前要对已拌和过的灰土进行粗平和压实,然后拌和,以达到拌和均匀,满足规范要求为准。4.5整平灰土拌和完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消除拌和产生的土坎、波浪、沟槽等,使表面大致平整.然

8、后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稳压12遍,利用控制桩用水准仪或挂线放样,石灰粉作出标记,样点分布密度视平地机司机水平确定。平地机由外侧向内侧进行刮平,重复至标高和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灰土接头、边沿等平地机无法正常作业的地方,应由人工完成清理、平整工作。最后一遍整平前,宜用洒水车喷洒一遍水,以补充表层水分,有利于表层碾压成型,最后一遍整平时平地机应“带土”作业,切忌薄层找补,备土、备灰要适当考虑富余量,整平时宁刮勿补。4。6碾压整平完成后,首先用振动压路机由路两侧向路中心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一般碾压45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宜采用1.51。7km/h,以后用2.02.5km/h,至

9、无明显轮迹,总之,碾压时遵循“由边到中,先轻后重,由慢到快的原则。要点提示:碾压必须连续完成,中途不得停顿,压路机应足量,以减少碾压成型时间,合理配备振动压路机12台,三轮压路机23台,碾压过程中应行走顺直,低速行驶.5、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针对本项目石灰土路基施工特点,从以下几个指标来进行重点质量控制。5。1 松铺厚度由于土的特性及现有设备的性能,根据试验段成果,93、94、96区松铺厚度均为25cm(压实厚度为20cm).以保证犁能犁透,路拌机能拌透,压路机能有效压实,施工中严格控制松铺厚度,不能一味图快,否则将是欲速则不达.5。2石灰质量确定石灰供应料厂,通过签订石灰供应合同控制石灰质量

10、,并按规范进行质量检测,石灰等级不低于二级灰,每200吨检测一次,同时对石块等异物进行清除。5。3含水率含水率是影响路基压实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含水率过大易成弹簧土,过小会造成碾压松散,无法板结,过大过小均会造成压实度不合格.施工中必须对两个含水率进行控制:一是布灰前含水率,根据长期试验检测成果,加入一个百分点消石灰将减少两个百分点含水率,计算含水率在加灰损耗后大于最佳含水率12个百分点;二是碾压前含水率,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碾压前含水率过大,则应加强翻晒,少拌晒,如含水率过小则立即洒水拌合,检测合格后立即碾压。5.4灰剂量灰剂量过大会造成土的最大干密度变小,表现为压实度检测值不合格,给检测带来麻烦

11、,造成施工浪费,灰剂量过小会造成最大干密度变大,表现为压实度检测值为假值,很容易达到要求甚至超百,并存在两方面质量隐患:一是灰剂量小不能对土有效改良,二是不能达到有效压实,影响路基弯沉值。以3%石灰土为基准,根据重型击实试验结果,计算不同灰剂量压实度数据。5。5灰剂量衰减在施工现场对3的石灰土碾压检测合格后进行了七天衰减检测,根据现场检测情况,灰剂量衰减规律性不强,根据现场检测试验情况,灰剂量在第2天开始明显衰减,24天衰减较快,5天后趋于减缓。因此对压实度检测也提出了时间要求,压实度检测必须在24小时内结束,否则会造成压实检测失真情况.5。6压实度压实度为路基弯沉值的中间控制指标,将会影响最

12、终交工验收弯沉值的大小,应严格进行控制。压实度受含水率、灰剂量的影响,所以控制石灰土的压实度,还必须结合对含水率、灰剂量的控制进行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进行综合控制.6、小结经过近一年的施工、总结、提高,本项目石灰土路基施工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得到安徽省质检站、业主方的肯定,有以下几点体会:6.1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否则欲速则不达。施工进度以质量保证为前提的,在巨大的进度压力下,依靠强有力的质量控制才能顺利实现进度目标,而不能盲目追求进度而放松甚至放弃质量控制,一旦造成返工,则就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困局.6。2施工方法要因地制宜.针对本项目土的特点,合理布置取土场,采用“四次降水、二次加灰方法收到了很好效果,为保障工程进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6.3各项指标结合控制。压实度、灰剂量、含水率三项指标要结合起来进行控制,找出了其三者相互影响的规律,才能有效地保证路基施工质量,避免造成返工,缩短检测时间,保证了工程进度。参考文献1南京工学院编写组石灰土基层.2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S。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4JTJ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