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耐人寻味的脱贫故事.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74150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封丘-耐人寻味的脱贫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封丘-耐人寻味的脱贫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封丘-耐人寻味的脱贫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封丘-耐人寻味的脱贫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封丘-耐人寻味的脱贫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封丘-耐人寻味的脱贫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封丘-耐人寻味的脱贫故事.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封丘,耐人寻味的脱贫故事 老来“吃香”的李凤楼李亚伟摄 “炫富”的“万元户”郭文省肖敬文摄 新乡观察记者代娟本报通讯员石广田肖敬文 1 “懒汉”郭文省脱贫后,在小黑板上写了5个字 “俺也是万元户了!”连日来,封丘县王村乡小城村68岁的村民郭文省逢人就骄傲地“炫富”。 大多数人都夸他:“你这可是老来富,有享不完的福。”也有心直口快的媳妇儿开玩笑:“文省叔,要是你早点成为万元户,俺文省婶也不会饿跑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郭文省也不恼,却免不了辩解几句,“她饿,俺也饿,还不是穷嘛!” 年轻的时候,郭文省有着爆玉米花的手艺。可了解他的人都说,郭文省懒得很,不管到哪村,就挣10块钱,挣够了就收摊儿。

2、等10块钱花完了再出摊儿,手里存不住钱。 46岁那年,郭文省的老婆熬不过穷日子,一去就没了音信。郭文省一下子泄了气,连玉米花也不爆了,经常钻到村里的牌场上混日子,成了人见人厌的大懒汉。 2016年,村里开展精准扶贫,房子快塌了的郭文省进入了贫困户行列。有人提议让郭文省“吃低保”,可村民代表大会通不过。好多代表都说,政策不养懒人。想吃低保可以,除非他变勤快。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心急火燎,都想着让郭文省主动干活儿、赶快脱贫。 做了无数遍思想工作,可郭文省就是不愿意改变,宁愿就这样苦巴巴地熬着。在2017年年底的全村贫困户评议大会上,郭文省被评为“后进户”,照片贴到了公开栏。这还不拉倒,村干部要求他

3、在全村贫困户大会上发言表态。 终于,懒了几十年的郭文省脸上挂不住,主动找村干部寻活儿干。村里安排他当保洁员打扫卫生,每月工资600元。有了工资,郭文省越来越积极,有一次一个保洁员嫌自己分包的街道长,郭文省还主动和他调换。看到他的表现,村干部再次提议让郭文省吃低保,这次村民代表大会顺利通过。 去年,在封丘县开展的“万户安居工程”中,郭文省的破房子被扒掉,由县里出资盖起了3间新瓦房。有了新房子,郭文省更提劲儿了,打扫完卫生以后,还主动到村里的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打零工,一天能挣二三十块钱。到了去年年底,各项收入、支出一合算,郭文省竟然攒了一万两千块钱,终于光荣脱贫。 4月9日,记者去郭文省家采访时,正

4、对着大门西墙上的一块水泥抹的小黑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邻居问郭文省:“老郭,你抹一块小黑板干啥?” 郭文省不好意思地回答:“俺不会说话,嘴笨,心里想的说不出来,也说不好。俺想说啥,就写到小黑板上。” 他边说边拿起一截粉笔,在小黑板上写起来:“共产党万岁!” 2 50多岁的聋哑人李凤楼,近来好多人上门给他提亲 “玉花婶,又来给俺凤楼哥相媳妇儿?这是第三回了吧?”4月10日上午,在封丘县留光镇耿村的河南相思宋绣艺术品有限公司,绣工王慧萍看见同事李凤楼的母亲领着人来公司,笑呵呵地问。 “可不是,又有人给俺儿介绍对象啦!”70多岁的王玉花边说边抿着嘴笑。 54岁的村民李凤楼虽然聋哑,但在相思宋绣公司就

5、业后,年收入近两万元。日子越过越好,这十里八村的,上门给他说媒的人也多了。 李凤楼这辈子不容易。8岁时,一场大病让他变成了聋哑人。为了给他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后还负债累累。因为聋哑,李凤楼只上了两年小学便辍学回家。十多岁起,李凤楼跟着村里的老木匠学习木工,虽然听不见也不会说话,但他聪明能干,没几年便学成出师了。 有了手艺的李凤楼闲不住,自己时常在家里做些桌椅板凳去镇上赶集卖,慢慢有了些积蓄。25岁那年,经远房亲戚介绍与一位姑娘成亲,婚后育有一儿一女,李凤楼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尽管聋哑,可心情好的他见谁都爱笑。 可惜好景不长。2000年,他媳妇儿因为意外去世;2010年父亲因病瘫痪,直到2

6、018年去世;上了年纪的母亲,慢性病不少,常年需要服药 家里的这些难处,不会说话的李凤楼都默默扛了过来。可由于近年来家具生产的工厂化,他做出来的老式桌椅板凳没了销路。眼看着自己没了收入,没了媳妇儿,还要照顾老母亲和年幼的孩子,原来逢人爱笑的“顶梁柱”眉头紧了。 2016年县里开展精准扶贫,李凤楼被村里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6月,县里大力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在全县乡村建了一大批就业基地。相思宋绣公司就落户在耿村,因为急需一位木工制作各种框架,失业多年的李凤楼被请去,干起了老本行。 在公司负责人田晗的印象里,李凤楼每天都是第一个来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早上到公司后,先打扫卫生再上岗。前些天,厂里进

7、了一批玻璃,准备装框用,可没人会用玻璃刀。李凤楼捡起木片,指着玻璃刀在地上写:“这个我会。”然后,拿起玻璃刀就干起来 重拾木工手艺的李凤楼干得驾轻就熟,心情舒畅,逢人就伸出大拇指。仅仅干了半年多,他就挣了一万多块钱。“哟,那个爱笑的李凤楼又回来喽!”李凤楼的变化,自然成了左邻右舍的谈资。 “凤楼现在眼光高着呢,女方条件不好,他还相不中人家呢!”田晗笑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凤楼能干能吃苦,现在生活有保障了,不愁找不着伴儿! 相关链接 在“脱贫故事”的背后 脱贫到了关键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去年年底,封丘县委、县政府发出倡议,号召各行业群体在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齐心协力,立足本职,打

8、赢脱贫攻坚战,争做出彩封丘人。为确保打赢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封丘县注重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建引领,扶贫包到户、户户见干部。每天,都有6000多名党员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封丘县近年来科学实施扶贫规划,以“党建引领、项目支撑、政策保障、产业带动、精准发力、借势发展、共奔小康”的理念,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全力构建“四大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老弱病残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让这些人也有活干、有钱赚?封丘县以“特色产业+”“合作社+”“龙头企业

9、+”“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扶贫车间+”为抓手,着力扶持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扶贫产业,催生了生命果有机食品、河南嘉联农林、新乡富元食品、洋荣服饰、森杰华峰毛绒玩具厂等一大批带贫企业,在多个主体与贫困群众之间划上“+”号,实现把“有能力的带起来、没有能力的扶起来”。据统计,去年,封丘县实现脱贫7947户22804人,近两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为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封丘县通过改变思想、传授技艺、就业创业“教育培训三部曲”,推动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双轮驱动”、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双轨并行”,深入开展“志智双扶”,对贫困户鱼渔双授,涌现出一大批罗加兰、郭祖彬式的脱贫典型,在助推脱贫攻坚中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SourcePh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