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273995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希望你喜欢。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特大地震,福岛一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下列图标警示的是放射性物品的是()解析 A项表示的是易燃物质;B项表示的是爆炸性物质;C项表示的是剧毒性物质;D项表示的是放射性物品。答案 D2.下列实验中,pH试纸的使用 过滤 蒸发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用到的仪器是()A.蒸发皿 B.玻璃棒C.试管 D.分液漏斗

2、解析 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和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pH试纸使用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答案 B3.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2-4C.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解析 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或Na2CO3等,A项不正确;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和BaSO4,当

3、溶液中存在Ag+或SO2-4时,滴入BaCl2溶液都会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B项不正确;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溶液一定显碱性,C项正确;如果先加盐酸,则无法确定Cl-是原溶液中存在的,还是加盐酸引入的,D项不正确。答案 C4.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解析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接触,会导致滴瓶中的化学试剂污染甚至变质。通常的做法是不能使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接触。答案 D5.如图所示的实

4、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解析 B项,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试管口不能对着人;C项,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到试管内部;D项,过滤时,漏斗尖端应紧靠烧杯内壁。答案 A6.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则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A.BaCl2、H2SO4、MgCl2B.CaCl2、HNO3、BaCl2C.CaCl2、HNO3、NaClD.BaCl2、HCl、Na2SO4答案 D7.有NO、CO2、N2O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0.5 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4 B.1:1:1C.4:2:1 D.1:2:4解析 由于1 m

5、ol NO、CO2、N2O4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比为1:2:4,故三种气体含有0.5 mol氧原子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4:18=4:2:1。答案 C8.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以用玻璃棒进行搅拌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解析 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不能再倒回试剂瓶中,A项错;不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否则容易导致滤纸

6、破损,导致滤液浑浊,B项错;蒸发时不能将溶液蒸干,C项错,只有D项正确。答案 D9.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如水合物法、电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下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A.过滤法 B.蒸馏法C.萃取法 D.结晶法解析 利用水与其中溶解的盐分的沸点不同,使水与可溶物分离,应采用蒸馏法,过滤只能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结晶法得到的是固体物质,萃取法不适宜大量处理海水。答案 B10.某Na2SO4不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30 g水,未见晶体析出,与原溶液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质

7、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分数C.溶液的体积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 加热蒸发掉30 g水,没有晶体析出,在蒸发溶剂水后溶质Na2SO4的质量不变,溶剂水减少,溶液质量和体积减小,溶液的浓度(包括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物质的量浓度)增大,A项正确。答案 A11.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B.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C.等体积等密度的CO2和C2H4D.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解析 A项N2、C2H4二者摩尔质量相同,所以质量相同时,所含气体分子数相同;B、D项只有在同温、同压、同体积条件下分子数才相同;C项质量相同的CO2和C2H4,由于二者摩尔质量不同

8、,故分子数不同。答案 A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0.2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4.48 L 若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则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 28 g CO的体积为22.4 L 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 B.C. D.解析 在标准状况下,只有0.2 mol气体物质的体积为4.48 L,不正确;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9、L,但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下,不正确;标准状况下,H2O为液体,不正确;缺少条件,不正确;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但没有说明状态,不正确。答案 D13.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80 mL 1 molL-1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100 mL量筒 10 mL量筒 50 mL烧杯 托盘天平 1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玻璃棒 80 mL容量瓶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解析 根据浓度和物质的量先计算出需要浓硫酸的体积约为5 mL,应用10 mL量筒量取;不用托盘天平称量,所用容量瓶应为100 mL,实验室没有80 mL容量

10、瓶。答案 D14.200 mL 0.3 mol/L的K2SO4溶液和100 mL 0.2 mol/L的Fe2(SO4)3溶液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3 mol/L B.0.4 mol/LC.0.45 mol/L D.0.5 mol/L解析 由题意可知:n(SO2-4)=0.3 mol/L0.2 L+0.6 mol/L0.1 L=0.12 molV=0.2 L+0.1 L=0.3 Lc(SO2-4)=0.12 mol0.3 L=0.4 mol/L。答案 B15.现有MgSO4 Ba(NO3)2 NaOH CuCl2四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即

11、可鉴别出来,鉴别的先后顺序是()A. B.C. D.解析 观察颜色,溶液呈蓝色的为CuCl2溶液,然后将其他三种溶液分别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CuCl2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为NaOH溶液,再取少量未检出的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剩下的一种为Ba(NO3)2溶液。答案 D16.在100 g浓度为18 mol/L,密度为 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密度为1 g/cm3)稀释成9 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A.大于100 mL B.等于100 mLC.小于100 mL D.等于100/ mL解析 设稀释时水的体积为VmL,则质量为Vg

12、,稀释后溶液密度为 g/cm3,由稀释定律知10018=100+V9,=201900+V,由于硫酸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知1,则201900+V1,V100 mL,加水的体积大小与混合后的密度有关,与原溶液的密度没关系,D项错误,应选C项。答案 C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7.(8分)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_。(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3)装置A中的名称是_,进水的方向是从_口进水。装置B在分液

13、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除打开活塞外,还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4)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实验室中取少量海水,进行如下流程的实验:海水晒盐分离粗盐精制食盐水氯化钠晶体粗盐中含Ca2+、Mg2+、Fe3+、SO2-4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粗盐提纯的步骤有: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调节溶液的pH等于7 溶解 过滤 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填选项字母)。a. b.c. d.解析 (1)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用蒸发溶剂法,除去自来水中的Cl-可采用蒸馏法。(2)加入萃取剂可从碘水中分离出I2。(3)装置A中是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分液时为保

14、证液体顺利流下,应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4)粗盐提纯的步骤中要特别注意两点:Na2CO3溶液在BaCl2溶液之后,其作用除了除去Ca2+外,还要除去过量的Ba2+;要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后再加入盐酸,即调节溶液的pH等于7,故a、d都对。答案 (1)D A(2)B 萃取、分液(3)冷凝管 下 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4)ad18.(12分)()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SO2-4、CO2-3的正确操作顺序是:取少量未知溶液,先加入_,产生的气体可通过_,如出现_现象,证明原溶液含有_,接下的操作及现象是_。()现有A、B两种有机物的液体混合物,如果A、B互溶,且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在常压下,A的沸点为35 ,B的沸点为200 。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上述A、B的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_,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温度计、牛角管、蒸馏烧瓶,还有_和_。(2)应用上述分离操作,首先得到的物质是_。(3)蒸馏烧瓶内碎瓷片的作用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