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师精选典型案例题破考试案例难关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73974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造师精选典型案例题破考试案例难关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造师精选典型案例题破考试案例难关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建造师精选典型案例题破考试案例难关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建造师精选典型案例题破考试案例难关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建造师精选典型案例题破考试案例难关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造师精选典型案例题破考试案例难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造师精选典型案例题破考试案例难关(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刷案例】建造师精选典型案例题,破考试案例难 关01建筑实务【背景资料】西南地区直辖市有一个小型工程,由3个施工过程组成, 分为4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其流水节拍见下表。事件一: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符合规定现场实施了封闭管 理,现场的施工区域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应采取 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建立了防火制度和火灾应急响应机 制,落实防火措施,配备防火器材。事件二: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项目部对工程采用了新技 术与绿色施工进行结合。【问题】1流水施工常用组织形式有哪些?题中属于哪一种?2计算各施工过程间的流水步距和总工期,并画出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3现场文明施工主要内容?4绿色施工中的环境保

2、护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答案】1流水施工常用组织形式有:无节奏流水施工、异节奏流水施工、等节奏流水施工。题中属于无节奏流水施工。2求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施工过程1:3,7,10,12施工过程11:3,6,11 ,14施工过程皿:3,8,11,14 错位相减,取最大差值作为流水步距K3 7 10 121114KI,H = max 3、4、4、1、-14= 4 天11143 8 11 14KH,M = max 3、3、3、3、-14 = 3 天 总工期二T二邪+尹n=( 4 + 3) + (3 + 5 + 3 + 3)二21 天 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如下:3现场文明施工主要内容:(1 )

3、规范场容、场貌、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卫生;(2)创造文明有序和安全生产的条件和氛围;(3)减少施工过程对居民和环境的不利影响;(4)树立绿色施工理念,落实项目文化建设。4绿色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有:(1 )资源保护;(2)扬尘控制;(3)建筑垃圾处置;(4)污水排放应;(5 )光污染。02机电实务【背景资料】某综合大楼位于市区,裙楼为5层,1#, 2#双塔楼为42 层,建筑面积116000m2,建筑高度208m。双塔楼主 要结构为混凝土核心筒加钢结构框架,其中钢结构框架的 钢管共计36根,规格为 06OOx35、06OOx3O、 0600x25三种,材质为Q345-B。钢管柱制作采用工厂化分段预制,经

4、焊接工艺评定,焊接 方法采用焊条电弧焊和埋弧焊。钢管柱吊装采用外部附着 式塔吊,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1.6t,现场临时用电 满足5台直流焊机和10台CO2气体保护焊机同时使用 要求。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人工挖孔桩、模 板、建筑幕墙、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监 理单位提出本工程还有几项安全专项方案编制,要求施工 总承包单位补充。事件2:由于工期紧张,施工总承包单位安排了钢结构构 件进场和焊接作业夜间施工,因噪音扰民被投诉。当地有 关部分查处时,实测施工场界噪声值为75dB。事件3:施工班组利用塔吊转运材料构件时,司机操作失 误导致吊绳被构

5、筑物挂断,构件高处坠落,造成地面作业 人员2人重伤,其中1人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轻 伤。事件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进行 了报告,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向当地县级以上安全 管理部门进行了报告。【问题】1焊工操作焊条电弧焊时,检查的焊接工艺参数有哪些?2事件1中,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编制哪几项安全专 项施工方案?3针对事件2,写出施工总承包单位噪声控制的正确做4事件3中,安全事故发生后,该单位负责人应在多长时 间内向什么部门报告?【参考答案】1焊工操作焊条电弧焊时,检查其执行的焊接工艺参数包 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 度、电流种类、极性、焊接层(道

6、)数、焊接丿I顺序。2还需要编制:钢管柱吊装、塔吊的安装拆卸、高空作 业、钢结构安装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 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 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3噪声控制:(1 )在施工场界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现场噪声 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GB12523-2011的规定。(2)尽量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声与隔振 措施。4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当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 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负有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03市政实务【背景资料】某市政企业中标一城市地铁车站

7、项目,该项目地处城郊结 合部,场地开阔,建筑物稀少,车站全长200m,宽 19.4m,深度168m,设计为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采 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管支撑,明挖法施工。本工程开挖 区域内地层分布为回填土、黏土、粉砂、中粗砂及砾石, 地下水位位于3.95m处。详见图3。项目部依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编制了施工组织设 计。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以下内容:(1) 工程全长范围内均釆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连续 墙顶部设有800x1000mm的冠梁;钢筋混凝土支撑与 钢管支撑的间距为:垂直间距46m,水平间距为 8m。主体结构采用分段跳仓施工,分段长度为20m。(2) 施工顺序为:围护结构施工降水第一层土

8、方开 挖(挖至冠梁底面标高)A第二层土方开挖设置第 二道钢支撑第三层土方开挖设置第三道钢支撑最底 层开挖B拆除第三道钢支撑C负二层中板、中板 梁施工拆除第二道支撑负一层侧墙、中柱施工侧墙 顶板施工D。(3) 项目部对支撑作业做了详细的布置:围护结构第一 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第三道采用609x16mm的钢管支撑,钢管支撑一端为活络头,采 用千斤顶在该侧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加设前后的12h内 应加密监测频率。(4 )后浇带设置在主体结构中间部位,宽度为2m,当两侧 混凝士强度达到100%设计值时,开始浇筑。(5 )为防止围护变形,项目部制定了开挖和支护的具体措 施:a开挖范围及开挖、支撑顺序

9、均应与围护结构设计工况相 一致。b挖土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定进行。c.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d支护与挖土要密切配合,严禁超挖。【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本工程围护结构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2写出施工工序中代号A、B、C、D对应的工序名称。3钢管支撑施加预应力前后,预应力损失如何处理?4后浇带施工应有哪些技术要求?5补充完善开挖和支护的具体措施。【参考答案】1还可以采用的围护结构有:钻孔灌注桩、SMW工法 桩、钢板桩和钢管桩、钻孔咬合桩。2. A: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施工;B :垫层和底板施工;C : 负二层侧墙、中柱施工;D:基坑回填及第一道支撑拆 除。3. (1)施加预应力值比设计轴力增加10%;

10、(2 )复加 预应力值,加强监测;(3)增加支撑数量,减小支撑的 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4)加固基坑外主动区土体,减 少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受力;(5)增加钢支撑的刚 度。4. (1)后浇带内的钢筋连续布设不得断开,模板支架独 立设置;(2)后浇带处的混凝土采用掺加UEA的补偿收 缩混凝土,比两侧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3)浇筑 前后浇带两侧块体凿毛,选择一天气温当中较低的时段浇 筑;(4)养护时间不少于14d。5. (1)坚持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2 )围檩与围护结构 之间紧密接触,不得留有空隙;(3)钢支撑预应力出现 损失时,应再次施加预应力;(4)每层开挖的深度符合 设计要求。(5)基

11、坑周围设排水沟,避免雨水、渗水流 入坑内,按要求降水后开挖;(6)开挖过程中,采取措 施防止开挖机械碰撞支护结构、格构柱、降水井点或扰动 基底原状土。04公路实务【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 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 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 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 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 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隧道开挖 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 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士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 下为:20cmo

12、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 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 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 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 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 , 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参考答案】1、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 薄,应采用明挖法来开挖璲道。明洞既可作为地面建筑物 用以抵御边坡、仰坡的坍方、

13、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病 害,又可作为地下建筑物用于在深路堑、浅埋地不适宜暗 挖璲道时,取代隧道的作用。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的形式包括路 堑对称型、路堑偏压型、半路堑偏压型和半路堑单压型。3、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包括:安全设施、 供配电设施、应急设施等。4、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1 )混凝土路面切缝不及时,由于温缩和干缩发生断 裂。混凝土连续浇筑长度越长,浇筑时气温越高,基层表 面越粗糙、越易断裂。(2)切缝深度过浅,由于横断面没有明显削弱,应力没 有释放,因而在临近缩缝处产生新的收缩(3)混凝士路面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如穿越河浜、沟 槽,拓宽路段处),导致板

14、底脱空而断裂。(4)混凝士路面板厚度与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和温度 应用下产生强度裂缝。(5)水泥干缩性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台理,水灰比大; 材料计量不准确;养护不及时。(6)混凝土施工时,振捣不均匀05水利水电实务【背景资料】某水库工程大坝经鉴定为三类坝,其除险加固工程内容主 要包括:坝体及坝基处理、主坝及副坝上游护坡拆除重 建、溢洪道改建加固、防汛公路改建等。施工中发生如下 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根据单位劳动力资源配置原则,针对本 工程的相关特点,为项目部配备本单位工程师2名、助理 工程师2名,技术员3名,行管干部1名,技术工人22 名、普工25人。有关管理层人员配置如下:事件二:根据建筑物施

15、工部位混凝土所需水泥品种,施工 单位拟采用市水泥厂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采购时, 施工单位对水泥厂要求出厂前必须对水泥品质进行检验, 发货时应附有相关资料。运至工地后,施工单位将相关出 厂检验资料报送至监理处,即放入仓库备用。【问题】1指出水库大坝定期安全鉴定的时限要求及程序。2指出并改正事件一中项目部管理层人员配置的不妥之 处。3事件一中重要管理人员为本单位人员的证明材料有哪 些?4指出事件二中承包人做法的不妥之处,并改正。【参考答案】1水库大坝实行定期安全鉴定制度,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 工验收后5年内进行,以后每隔610年进行一次全面 安全鉴定。水工建筑安全鉴定包括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成果审查和安 全鉴定报告书审定三个基本程序。2配置一名质量安全员不妥;缺少财务负责人不妥。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具有与所承担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 度相适应的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其中项目负责人、技术 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 是本单位人员。3本单位人员证明材料: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 缴纳社会保险等材料。4不妥之处:施工单位将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