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苏州,这一闻名于世的江南水乡名城,一直站在我国名城保护工作的前列。其保护规划的制定对我国名城保护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首先,始终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苏州,将城市性质拟定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并提出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重点建设现代化新区”的城市建设方针。这不但有效地加强了城市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名城保护意识深入到城市每一个居民之中、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古城之外开辟新区也很大程度地解决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适应了城市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苏州地区中心城市的功能。这一作法。摆脱了我国长期以来以古城为单一中心的
2、城市发展模式,对其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其次,为保护古城空间格局,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规划严格控制古城容量,调整用地布局,限制建筑高度。如采取古城人口逐步疏散至新区,并由原有的40多万逐步减少并控制在25万人左右,古城区内新建筑高度一律不得超过24m,控制古城内工业生产及新建建筑的功能等措施,即在古城内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第三,重视古城区改造,小步探索实践,摸索经验,不急于求成,做到既保护城市传统风貌,又改造居民生活环境。另外,苏州名城保护规划中,以“一城、二线、三片”的简洁提法概括了城市保护的重点范围,被城市保护工作者引申为“点、线、面”相结合、系统保护的规划手
3、法,在之后许多城市的保护规划中被广泛地采用。一、城市概况苏州,这座世界闻名的古老城市,已有2500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14年的春秋时代,它已是吴国的都城,漫长的历史中虽历经沧桑,但城址至今未变。古城内河道纵横,河、路结合构成双棋盘式格局,居住房屋临水建造,前街后河,粉墙黛瓦,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城市风貌。苏州古城的布局结构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城市规划与建筑技术,并典型地呈现了封建时代地区中心和州府城市布局的特征。苏州还拥有闻名于世的江南私家园林及传统特色产品,如丝绸、刺绣、雕刻、服装等,以及传统绘画、书法等,充分反映了这座古城的历史与文化。1、古城格局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
4、前514年。宋代的平江图是一幅反映当时城市布局的珍贵的城市平面图。因上所记载的城市格局与今天苏州古城的主要道路和水系基本相符,一些重要的城门、寺庙、高塔、园林、名胜及桥梁、道路等许多尚存,名称也沿用至今,实是弥足珍贵。苏州古城布局以水为中心进行规划和建设,自然和人工开掘的方格网河道系统与方格网道路系统密切结合,形成水、陆配合,路、河平行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2、江南民居苏州的民居分布广、数量大,无论平面、造型还是装饰均具有浓厚的水乡风格,是江南民居的典型代表。其民居整体构图与空间处理、建筑手法与装饰艺术等是城市面貌的重要反映。其中保存较完整的地区有平江区、中街路等地区。3、文物古迹苏州古城内外建
5、筑遗存众多,尤其是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如古城盘门的水陆并存的城门等。苏州古典园林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大小园林之多、艺术造诣之高,为当今世界园林艺术之精华。历史最盛时曾有220多处,现经过修整、恢复,目前开放的有12处,尚可恢复的还有20余处。苏州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93处,其中古城内有57处。另外,还有253个较完整的古建筑。二、城市保护规划苏州是一个重要地区中心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古城内外工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就更加突出。对于苏州这座世界上少有的极富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国务院在批准苏州城市总体规划时,确定了“全面保护古城风
6、貌”的城市建设方针。1、全面保护古城风貌苏州古城风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春秋建城开始逐步形成的“水陆平行”、“河街相邻”、“前街后河”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2)城河围绕城墙,城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街道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造,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城市特色。(3)巧夺天工、精美无比、各具特色的古典园林。(4)城内北、东、西南三方面有高耸挺拔的古塔,加上市中心玄妙观古建筑群,以及城门、城墙、寺庙、署馆、阁楼、民居等有机地构成古老而美丽的城市立体空间构图。(5)淡雅朴素、粉墙黛瓦的苏州地方风格的民居,以及幽深整齐的小街小巷、点缀小品的庭院绿地,构成古朴宁静的居住环境。(6)星罗
7、棋布的文物古迹名胜。由此而形成的古城是一个整体,保护从整体着眼,全局入手。为此“在整个古城(护城河范围以内)以及与古城有密切历史文化景观联系的地段和园林风景名胜地区(山塘河、上塘河、虎丘、留园、西园、寒山寺)等范围内”实行“全面保护”的原则。苏州的“全面保护”是指古城保护总的指导思想和控制原则。主要是从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两个方面强调古城保护的整体性、综合性,以及在保护的前提下逐步改造古城环境和各项生活服务设施;从城市整体上提出控制性的保护原则,对城市容量、环境、建筑和建设工程进行全面控制,使构成古城风貌的内容不再继续受到损害或破坏。保护范围:一城、二线、三片。一城是指外城河范围内的整个古城;二
8、线是指山塘河、山塘街和上塘河、上塘街、枫桥路沿线范围;三片是指虎丘、枫桥镇、寒山寺和留园、西园及其周围地区(见图2-1)图2-1 苏州古城风貌保护规划图2、全面控制古城,积极发展新区苏州14km2的古城区内超负荷主要表现在过多的人口、不协调的工厂和设施等造成城市环境的恶化。在“六五”期间,苏州从古城内搬迁、转产和停产了54家污染重、治理难的工厂。然而,到80年代中,古城内仍有35万人,286家工厂,每天进城交通量、旅游流动人口达10多万人次,穿城而过的机动车达5000辆。1986年,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古城的西面和东面开辟新区,形成“古城新区”的城市布局。经过近10年的努力,苏州古城内的人口已
9、减少了10万人。古城、新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古城区以历史文物、文化艺术、古传统工商业和旅游事业为主;新区以经济贸易、现代工业为主。这样,既全面保护了古城风貌,又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90年代,苏州在运河以西规划建设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加坡又在古城东面投资建设庞大的工业园区,面积将是古城的五倍以上,这对古城的保护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形成了“新区古城新区”的城市布局。在苏州古城保护规划中对古城的容量和环境有明确、严格的控制:采取严格措施,把古城内人口逐步控制在25万人左右。工业逐步调整,古城内不再新建工厂,现有工厂扩建也要严格控制。加强交通管理,有的道路组
10、织单向交通及划定自行车专用街巷。加速外环路建设,今后严格控制过境车辆进城,对市内运输车辆在交通高峰时,也要采取控制措施。控制城市用地,要“见缝插绿”。对无保留价值的古建筑的拆除,必须经市政府批准。不再在古城内新建吸引大流量交通的公共建筑。控制环境不继续受污染,对现有工厂、单位的“三废”和噪音、震动等限期治理,否则予以搬迁。降低建筑密度,增加庭院绿地,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3、建筑高度的控制苏州对古城内新建筑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一律不得超过24m,以保持古城整体良好的尺度感。苏州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中分别在分级保护、高度控制以及视线走廊建筑控制上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绘制了图纸,为保护的落实与深入打
11、下了基础。(1)从景观现状,古城内建筑高度原为三个层次,一是古塔(3275m);二是高大建筑物如玄妙观、文庙等(1824m);三是民居与桥梁(36m)。经过30多年,城内新建住宅高1822m;而烟囱水塔又更高,为此将古城内定为12m、18m、24m三个高度层次,做到从整体上既保持了古城传统空间轮廊,又增加了起伏与层次,发展了古城空间艺术风貌。(2)对古典园林、古建筑周围按保护范围原则上确定:一级为6m,二级为12m,三级为18m。(3)考虑到古城内外特色景观的视廊要求,如从沪宁线火车上望见北寺塔,在拙政园内塔倒影在池内,盘门三景互借等等,都要留出视廊。河道两岸,街巷两侧,均提出了高度要求,最后
12、作了保护范围圈及高度控制规划图(见图2-2)图2-2 苏州古城保护范围分级图4、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1993年在古城内实施干将路改建工程,这是建国以来苏州古城中进行的最庞大的改造工程。干将路是苏州古城中一条东西向道路,为解决古城的交通以及古城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将原本不通畅的道路全线打通并拓宽。它西连新城区和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向东可达新加坡工业园区,贯穿古城,是古城三纵三横道路体系的骨架。同时它又位于由观前街、宫巷等重要商业街所形成的传统商业区的南缘,在交通、商业、旅游和古城风貌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编制的干将路改建详细规划在满足一般城市中心地带的功能要求的同时,特别注意控制开发强度与
13、建设方式,以保证古城风貌不被严重破坏。从整个古城保护与更新来说,干将路的改造意义在于:古城中都是小街小巷,多少年来都无法解决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排污管道的设置)问题,现在通过干将路改造,使水、电、煤气、通讯等各种管道得以在古城中心地带向两侧辐射,为各个街坊提供了改造基础设施的先决条件。5、街坊改造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苏州古城同全国其他历史性城市一样,都存在着大量的危房陋屋,其基础设施匮乏,人口密度大,整体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并严重影响着古城风貌的维护和一些重要古迹的保护。据1988年统计,苏州400万m2的传统民居中60%已破旧不堪,危房达24万m2。因此无论是为保护古城风貌,还是为改善居住环境
14、,更新改造都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苏州的做法是:在古城内,按街道和河道的自然分段、及行政权限等要求反复调整后,划分为54个街坊,并逐一做控制性规划方案。采用先做小范围试点,审慎稳妥、步步为营、逐步改造的方法,聘请全国著名的保护专家协同进行认真研究。先试点进行精心规划,再分批实施,从住宅单体到街坊,一步一个脚印,及时地汲取试点中的经验与教训,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中,获得了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的一致认同与支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见图2-3)图2-3 苏州古城54个街坊划分图 (1)街坊的规划与管理苏州的54个街坊,大多数都有很高的历史传统文化含金量,都可以认为是历史文化地段。因此在规划时,一
15、定要把传统风貌的保护和历史文脉的延续放在第一位来考虑(见2-3图)。之后,又以街坊为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艰苦的调查、问卷、统计、计算,并输入城市规划数据库中。运用电子检索,可以迅速了解各个街坊的建筑和绿地面积,人口总数和密度,工厂、单位情况等等。54个街坊划分和建立档案,为苏州古城的规划、更新做了第一步基础工作,提供了第一批科学的、系统的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街坊为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了用地性质、用地面积、人口、建筑容量、建筑密度、绿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密度等7项控制指标,使街坊的规划管理有了依据。由于这些街坊各具特点,在规划处理上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平江保护区的21、22号街坊,采用形态学
16、总结、继承、发扬传统的空间组合手法,并解决了在比较窄小的街巷中初步安置各种市政管网的问题。处于商业和交通枢纽中心的52、53号街坊规划,运用市场力这个经济杠杆安排用地,充分、全面地考虑交通、人流、商业之间的关系。1号街坊规划尝试运用“规划载体理论”模式,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有综合性特点,相对复杂的37号街坊规划,在充分认识和分析现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传统风貌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规划方案和规划指标,率先明确提出了保留特色民居的重要性,并首次将保护性控制详规的要领引入古城的街坊保护规划之中,进行有益的尝试,为古城其他街坊的规划设计和更新改造起到了先导的作用。(2)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通过对苏州古城大量旧民居的调查分析,苏州古城民居中,在规划上必须保留和打算拆除的旧民居都只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