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联合收割机性能调研及改进建议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2737625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联合收割机性能调研及改进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麦联合收割机性能调研及改进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麦联合收割机性能调研及改进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麦联合收割机性能调研及改进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联合收割机性能调研及改进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麦联合收割机性能调研及改进建议党启科;魏冬东;王维;仝洁期刊名称】农机科技推广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20-22) 【作 者】 党启科;魏冬东;王维;仝洁【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农机局;陕西省宝鸡市农机局;陕西省凤翔县农机推广服 务中心;陕西省陈仓区农机推广服务中心【正文语种】 中 文如今农民离不开、群众信得过的小麦机收,因作业质量、机具老化等问题,已到了 令人担忧、不可小视的地步。笔者与同仁通过对宝鸡市在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性能现 场测试、调查了解,对如何提高和改善小麦机收作业质量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大家1. 小麦联合收割机损失率实际测试 数据见表 1。表中反映

2、:最大损失率为 1.77%, 该收割机为当年引进试验的履带式“沃得骏龙-2000”麦油两用收割机,由于磨 合调试不当、驾驶员(驾龄4年)驾驶不熟练等原因,产生了较大的损失率(亩产 438kg,株高76cm,茬高25cm,作业速度0.64m/s)。最小损失率为0.45%, 该机为使用3年的“金旋风”,驾驶员驾龄10年,驾驶熟练,作业速度1.88m/s, 收割田亩产304kg,株高67cm,茬高17cm。最大、最小损失率都没有超过 NY/995-2006行业标准要求的2%。但是在测试过程中,个别点样损失率偏高或 超标,最大损失率为2.44%(最小损失率为0.25%)。2. 小麦联合收割机损失率与影

3、响因素分析 测试数据见“表2”。经过测试、数据处 理和分析,我们认为,由于所测小麦联合收割机品牌、动力性能等的不一致性,单 从使用年限、驾驶员素质、作物产量、割茬高度、作业速度等因素作损失率比较没 有可比性。但是,我们在实际中发现:(1)当年新车(一年车)由于磨合作业、 调试不当;6年以上旧车磨损严重,技术状态低下,普遍损失率偏高。(2)产量 较高的田块收获损失率偏大。(3)作物湿度偏大收割损失率偏高(陈仓区阳平镇 尧底5组张丙科,比正常收割早3天,秸秆水分高出34%,平均损失率1.39%, 样点损失率高达2.44%,损失麦粒多集中在排草带)。(4)驾驶员驾驶熟练程度 及作业速度对损失率影响较

4、大,特别是地头或转弯处,作业速度掌握不当,偏高或 偏低都会产生较大的损失;中高产田作业速度偏高,损失率偏大。(5)检查与不 检查收割损失率大不一样。测试过的田块平均收割损失率都未超过2%的标准,夏 播后明显麦青不多;而未测部分田块仍然麦青稠密,很是显眼。我们认为,收割机 性能测试过程无形中对驾驶员也是个检查、督查的过程,所以检查与不检查对收割 损失率而言大不一样。3. 小麦联合收割机使用情况调查 在测试调查的16台收割机中,除陕西省户县、四 川双流两台外地机车外,其余均为本地机车。以福田系列居多,福田谷神5台, 金旋风1台。驾驶员一般在夏收前会自我检修保养,大多进行换件修理,维修方 式自修和他

5、修的近乎均等。易损部位大多集中在轴承、输送槽、摆环箱、皮带、电 路、清选部位等。在测试中,我们对当年新车沃得骏龙-2000、凤翔城关小沙凹3 年福田谷神机车和使用5年的东方红-4LZ2.5收割机进行了油耗测试,测试结果 分别为0.72kg/亩、1.2kg/亩、0.8kg/亩(基础资料在县区测试原始表中)。收割 机年作业时间不等(见表 3),驾驶员口述的真实性也不够,据对 16 名机手调查, 平均作业时间为46天,平均作业面积为499.3亩,亩均收费50元,年均修理费 3107元/台,年均纯收入18486元/台。 16台机车中仅有一台机车(陈仓区慕仪 五星村张让让)跨区作业时长达 8 个月(24

6、0 天),横跨 6 个省,东至湖北,西 至西昌,作业面积2000 多亩,亩均收费40多元,纯收入8万元,年支出修理费 8000 多元;一般机车平均作业31 天,平均作业面积384亩,亩均收费50元, 年均修理费2730 元/台,年均纯收入13754元/台。1. 对作业收割机应加强检查督查“三夏”大忙,农民群众龙口夺粮、抢收心切,驾 驶员因经济利益驱使,也抢收心切。这“双抢”无形中掩盖和隐藏了收割质量问题, 最为突出的就是收割损失、带病作业。在测试调研中,我们发现这种情况较为普遍, 甚至发生纠纷。因此,建议“三夏”期间对作业收割机应加强检查督查,做好中介 服务和技术指导等工作。2. 定型推广、强

7、制淘汰 小麦机收技术经过20多年的示范推广,在小麦生产收获环 节上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和发展现代农业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技术先进、机具成熟、群众接受、发展迅猛。但是,机型 品牌繁杂、机车超期服役等现象表现突出,对收割损失率影响较大。因此,建议选 型、定型推广小麦联合收割机。小麦联合收割机已不推自广,必要时可采取适当补 贴政策加强选择性推广;尽快制定“小麦联合收割机报废标准”及“强制报废办 法”,加速小麦联合收割机更新换代。3. 加强对小麦联合收割机技术检修、调整保养和驾驶员技能提升培训 小麦联合收 割机技术状态、驾驶员操作熟练程度对小麦收割损失率影响较大,

8、因此,建议加强 对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检修、调修,确保作业技术状态完好;加强对小麦联合收割机 驾驶员技能提升培训,提高驾驶操作水平。4. 改进农用柴油补贴方式 据我们调查,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年均增加作业成本 2000 元以上。但是,由于联合收割机的快速增加,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农机作 业收费基本没有因柴油价格的上涨而上调,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下降,作业成本的 增加由机手自己消化,机手作业效益普遍下降,从而影响了机具的更新换代、农民 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改进农机作业用油 补贴方式,采取“对象不变,方式改变”的办法,即补贴对象仍为广大农民,采取 发供油票或作业优惠券、农机专业合作社“保姆式”托管、家庭农场承包等形式, 确保农机作业用油补贴能真正补贴到农机作业上来,使农民和机手(组织)双方都 能得到实惠,推动农机化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