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手段培养语文素养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273552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读为手段培养语文素养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读为手段培养语文素养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读为手段培养语文素养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以读为手段培养语文素养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读为手段培养语文素养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读为手段培养语文素养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读为手段培养语文素养案例破阵子辛弃疾上海市黄路学校 罗萍一、教学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打好语文基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通过反复品读,与作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品味书中的真谛。宋词,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瑰宝,有着无穷魅力,走近可以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也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学深奥,语言的美感,体会词所表

2、达的思想感情,贴近词人,感受词人丰富的情感。二、教学的目标与重点难点依据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1、教学目标:(1)、在理解三首词意的基础上,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感。(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辛弃疾豪放词的深远意境。2、教学重点与难点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指导,运用丰富的想象描绘出词所包含的画面,从而进一步理解词意,并且逐步体会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词的深远意境;运用所学的多种诵读形式,继续学习其他诗词,体会词所蕴含的深远意境说明:在具体教学词的过程中,不宜对词的字面意义做面面俱到的解释,而应着眼于词句本身所反映出来的景和

3、情,在课堂中着重于启发和点拨,通过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品味,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反复地诵读、细细地品味词中运用的典故以及许多关键字词,咀嚼陆游对语言文字的锤炼,感受字词的表现力。在琅琅的书声中、在不同的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感受词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品味词悲壮沉郁的意境。三、教法采用“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读读议议,互动交流,真正奏响了“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多种形式地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整个课堂教学

4、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朗读教学形式展现教学过程。从预习的检查、朗读的方法、词意的理解、情感的体验、意境的品味都是由学生运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如:个别朗读;男生或女生朗读;轻声散读;大声朗读;全班齐读;比较朗度等等)来进行,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朗读的多种形式独立正确的理解词意,让学生在不断诵读中充分体会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词的深远意境,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中强调的学生的主体意识。四、教学过程及说明:充分体现“读”培养语文素养(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生平,激发学习兴趣1、检查预习工作,请同学介绍辛弃疾以及他的理想。辛弃疾,字幼安。当时北宋已被金人灭亡,南宋只有半壁江山。他一生坚

5、持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但报国有心,请缨无门,一腔忠愤发之于词,成为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著有稼轩长短句。破阵子是他的名篇之一。2、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辛弃疾的这首词破阵子,一起走进词人的内心深处,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感。说明:了解作者的理想、生平、背景,自然引入到破阵子的学习。(二)指导诵读1、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同学诵读破阵子,注意读准字音、节奏。一名同学诵读破阵子。2、请其他同学点评。同学点评后正确诵读。挑tiao(上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3、你认为这首词应该读出什么特点?为什么?(联系题目,请男生诵读)雄壮。题目中有“壮词”一词。男生诵读词作。4、诵读宋词不仅要注意读音、节奏、停顿

6、等,更重要的是渗透自己的情感,才能读出词的特点。欣赏周正老师的诵读录音。 全班同学欣赏录音,然后齐读感受词作的特点。说明:1、朗读是诗词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朗读,既能检查预习的情况,又能在点评的过程中复习指导朗读的正确方法,还能进一步熟悉词的内容。2、欣赏诵读录音可以帮助同学体会词的意境和词人的情感。(三)通过多种诵读形式学习破阵子,利用想象的画面理解词意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词中也有画面。轻声散读这首词,看看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又听到了那些声音?用三个连续、无声的动作,展现了一个壮士的内心世界。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读出醉意之中的雄壮来。“夜深、万籁俱寂之时,一位战士独

7、自喝人静醉了酒,挑亮烛灯,看看自己的宝剑。”(学生朗读出醉意中的雄壮之感。可通过形体、语调进行模仿)连片的军营,响亮的号角,多壮观啊!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好梦初醒,天已破晓,连片的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学生朗读壮观的特点)看到了雄壮的画面,又听到了振奋悲凉的音乐。把你的情感渗透进去,边读边感受雄壮、悲凉。“战士们欢欣鼓舞,在军旗下分吃着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学生朗读出雄壮、悲凉之感)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正是带兵打仗的大好时机,预示战无不胜的前景。请你读出“壮”的特点。“排成整齐的队伍,神采奕奕,意气风发,等待出征。”(学生读出点兵壮观的场面)将军率领铁骑,在强弓劲矢的霹

8、雳声中,凯歌高奏。(请同学读出大获全胜的感觉。)“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弓弦雷鸣,万箭齐发。”(学生朗读出凯旋的感觉)当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低声散读体会后回答。骄傲、自豪、兴奋学生放开声音,把激动的情绪表现出来。)说明:由于历史背景遥远,使词中所描述的景与情和八年级学生之间产生较大的距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同学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想象的画面来理解词意,通过反复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有助于学生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读音、重音的位置,感情的配合等。 画面的描绘主要关注描绘语句的流畅与否和“壮”的特点表现与否,同学可以自由发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

9、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四)利用“可怜”一词,进行整体理解 1、“可怜”什么意思?“可怜。” 可怜自己年岁已大,统一祖国的理想无法实现,感到十分悲哀。这首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2、可是上文不是已经“了却君王天下事”了吗?为什么还要可怜?上文是作者在梦境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并没有实现。在投降派把持朝政的南宋,词人统一祖国的理想在现实中破灭,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使情绪一落千丈。3、我们应渗透怎

10、样的情感来诵读这一段呢?诵读最后一句。(或无奈、或悲愤、或失望等)说明:同学诵读最后一句,读出“悲壮”的感觉。“可怜”一词连接了词中理想与现实两部分内容,使上下文连贯一体。“可怜”一词不仅能让同学整体理解词意,更能感受到词人统一祖国的理想在现实中破灭后,情绪上极大的反差,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感。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自读自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五)学生品味成诵,教师点拨总结1、感受到悲愤之情了吗?下面我们再听诵读录音,再一次走进词人的凌云壮志。说明:学生放声地散读,感受词人的爱国情感,品味词的深远意境。情感是需要酝

11、酿的,经过反复诵读,一定更能体会词表达的悲愤之情了。请同学随着一段激昂的乐曲,饱含激情的大声诵读吧! 说明:在理解词意、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再次欣赏诵读录音,有助于同学积蓄情感。在前面个别朗读、男声朗读、全班齐读、轻声散的基础上,通过大声朗读的形式试着释放情感,对进一步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感,品味词的深远意境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自己理想的实现也有了情感的铺垫和努力的动力。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朗读是品味意境的最佳方法。(六)、背诵辛弃疾词三首。说明:背诵宋词不仅是阅读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更好理解词,提高语文的素养。五、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授教中,基本体现了“读”的教学手段,以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这个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并改正。(一)、由于词的意境较深,学生较难体会,在教学的有写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教师讲解过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二)、读词过程中,学生读的不够气势,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没有再次强调。这在以后教学中要补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