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吴语的差异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2734457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话与吴语的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普通话与吴语的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普通话与吴语的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话与吴语的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话与吴语的差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吴语差异第一篇:吴语及上海话的历史和特点吴方言是中国第二大语,分布在浙江省和江苏省东南部,使用人口逾70,000,000。吴越地区历 史上长期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吴越、吴语文化是中国多元文化的极重要成份。上海话作为吴语的代表方言,不仅是因城市地位,更由它的历史形成和特点决定的。上海曾隶属于嘉兴辖下,苏州话因其权威性对上海话也有着影响。上海开埠後移民大量涌入,各 路移民的语言,主要是吴方言,对上海话又改造了一番,尤以宁波话为重要(因宁波人数量大、且 有社会地位),上海话第一人称“阿拉”来自宁波话。上述原因造成上海话中有些同义词特别丰 富,如“一共、拢共、一塌括子、侪部、全部、亨白浪当、一革

2、龙东”等是组同义词,对祖父、祖 母的称呼也五花八门,多种方言冲击是造成上海话结构简化的重要原因。总之,今日上海话是苏州 话、宁波话为主的各路吴方言的混合体;这造就了上海话兼具苏州话的软,宁波话的硬。吴语长期没合法地位,没做过规范化处理,所以词形常不固定。1,上海话词形不少是同音假借,同音指本地音;所以有时词义不准确,甚至音意都不准确。音意都 不准确者如将“甴曱 tcoq,khaq ”(或“触揢”“触气”加“ 恶揢”)写作“促狭 rhaq ”这样无论使用上海话还是普通话读音都远开八只脚,意思也浑生不搭界,即使是上海人 也未必能悟出“促狭”即是我们常说的“甴曱”,总之作为注音词“促狭”有点淘浆糊。

3、这种现 象直接影响到吴语词汇进入普通话和吴语的文化特色。2,又有人说吴语有些词汇不能写,绝大多数情况是我们不熟悉其写法。确有部分找不出合适写法,不特吴语有这种现象,普通话也有过,如:“的(de)、那、怎、这”等字不是自古就这么用的。3,我个人认为汉字必尽是种全民族的交流工具、写意文字,在方言用字上不必太囿于读音,有时读 音可以迁就字意,何况有时是音变而来。又上海话第三人称“伊”是由宁波话“其(或说是 渠)”声母脱落而来,上海本地话“伊”本读阴调;有人使用阳调“夷”表示上海话第三人 称,又有人给“夷”字加上单人旁;但时间和事实说明注意胜于注音的“伊”更能被接受。第二篇:普通话与吴语的差异一):继

4、承古汉语声韵结构的差异,是普通话和吴语差异的主要原因:历史上中国北方长期沦为异族统治。北方民族多学汉语,部分融入汉族,他们讲的汉语自然不 太正宗,北方话受其影响颇深,以满蒙人的大都一一北京的方言尤甚。故今日北方话曾被章太炎 先生称为“金元虏语”,即满蒙人的异族语言,因其对传统汉语音韵结构继承较少,这也是其和 南方话差异的主要原因。二):声调。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因为声母清浊不同分为阴阳两套共八声。 1,北方话是唯一不保留入声(短音)的汉语方言,因北方人发短音有困难。阴平、阳平、阴上(上声)保留,阳上、阴去、阳去转为去声,阴阳入声派入其他声调中,如: 同为阴入声的“击、级、戟、髻(吴

5、语中同音vciq)”,在普通话中分属四声。 2,吴语基本保留古汉语的声调体系。 吴方言一般保留七、八个声调,但上海话仅有五个声调,上、去声界限已经模糊。三):韵母。 1,北方话是韵母结构变化最严重的方言。 北方话入声韵母消失,故“一viq、衣vi”“做tzwuh、作vtzoq”不分。 北方话声韵母组合较南方话不自由,音节较少。如:唇音声母“ (b,p,m,f) ”不能与“ (ong,e) ”等韵母组合。“风fogn、冯vvogn、蒙 vmogn、蓬vbogn”由“东冬”韵转为(eng)韵。“拨peq、剥vpoq;勃vbeq、薄vboq ”不 分。“微vi、非vfi、稀vsci、机vci、衣vi

6、”在古汉语和现在吴语中都是同韵母字。因为北 方人发“ (vi,fi) ”音节有困难,“微、非”就转为其他音。2,吴语辅音韵尾合并。表现为前后鼻音不分。古汉语和粤语的促音、鼻音韵尾分别分为“ptk”和“mnng” ;吴语中促音韵尾合并为 喉音vq,鼻音韵尾相应合并为中鼻音vgnji,所以吴语前后鼻音不分。 三):声母。古汉语三十六声母,普通话二十二声母,吴语二十九声母。 1,北方话没有继承古汉语的全浊音声母,因北方人发浊音有困难。古汉语三十六母中的全浊音在普通话中全盘清化。在普通话中一般规律是:阳平声归入次清音 (p,t,k,q,ch,c),阳仄声归入全清音(b,d,g,j,zh,z)。病、苹v

7、bign在古汉语和吴语中同为“並b”母字,普通话中分属(b)p、(p)p声母;弟vdihdi、帝vtihti在古汉语和吴语分属“定 d、端t”母字,在普通话中同属(d)t声母。“疑(ng)”母脱落,艾vngeh靡、爱veh, 义 vgnihjii、异ji不分。2,吴语平翘舌音不分。 3,尖团音。普通话尖团合并较早,吴语的尖团合并始于解放前后,至今不少吴方言依然有尖音。(汉语(zi)(ci)(si)为尖音,归入团音後,成为(ji)(qi)(xi)。)(四) :介音的变化。1,北方话加上介音,主要见于喉牙音声母。“江、降(gang)”转为(giang),等于(jiang),吴音同 “缸、杠vkag

8、nh” ; “项、巷(hang)”转为(hiang),等于(xiang),吴音谐音“行vrhagnh”; “家、力I加(ga)” 转为(gia),等于(jia);“间、减(gan)” 转为(gian),等于(jian);等等。 加上介音,并使主韵开口变小。“粳(gang)”转为(gieng),等于(jing),吴音同“缸 vkagn”; “界(ga)” 转为(gie),等于(jie),吴音同“尬vkah”。2, 吴语减去介音,主要是齿音声母无合口呼。如:“双、商vsagn”不分。3, 北方话撮口呼的字,较吴语多。如“寻”普通话和吴语分别读为(xun)、jign,等等。(五) :不规则变化。1,

9、北方话有大量不规则变化。早期北方民族汉语水平不高,故北京话有大量半字先生读法,习谬成 正,造成于南方话的差异。如:“溪”广韵苦奚切,合理读音(qi),影响读音字符“奚”,吴语读音同“ vchi 妻”;“厕”广韵初吏切,合理读音(ci),影响读音字符“测”,吴语读音同“ vtcy 次”。这些变化有时会遗留尾巴;如“侧”阻力切,合理读音(ze),吴语读音同“仄vtzeq”,受 “测”字影响读为(ce),但是“侧声”一词仍有正确读法(ze); “泌”兵媚切,合理读音(bi),吴 语读音同“比vpih”,受“宓”字影响读为(mi),但是地名“泌阳”一词仍有正确读法(bi)。2,吴语的不规则变化。为了发

10、音好听,“匣v rhn ”母字常变为其它声母。如:“环”户关切,现 在读音同“葵vgue” ;“鹤”下各切,现在读音同“鳄、岳vngoq”。1, 吴语的浊变。“见”母字部分浊化,如:夹gaq子,解ga开,搁goq牢,耿gegnh脾气, 绞goh丝旁,介ga一脚,畸dji。2,普通话相应的清化。北方话浊音原本已经清化,作为浊音特点残留,浊音字主要集中在阳平、去声和次浊音的上声中(次浊音“(m,n,l,r)”如“米、拟、里、乳”);但是有部分转为阴平声。女口:期vdji群母;奚vyi 匣母。这种变化仍在进行中,如:北京人喜欢把“ 填(tian)写”,读为 (tian);普通话现在也接受“白茫茫(m

11、ng)”读为“白茫茫(mang),等等。(六) :方言间的相互影响。1,吴语吸收北方话词汇。吴语受北方话发音影响,表现在“文读现象” 。通常有些字在生活语言中 的读音称“白读”;在书面语言中的另一读音称“文读”;如:古“日”母字,普通话中(r)声 母,白读为gnji,文读为vxz;古“微nj(mv)”母,吴语白读转为m,北方话先转(v)、再 转(w),故文读vv或vw,如:望、忘vmagnwagn,等等。2, 普通话吸收吴语词汇。今日北方话正式形成于明清之际,在雍正帝推行的官话运动後,才成为权 威方言。东晋、南朝、南宋时期的权威方言,是江浙的吴方言。至清朝康熙年,朝廷修订的佩 文韵府康熙字典依

12、然有入声和清浊母字分开;当时无入声、无浊音的北方话不被视为正 统。另外,南宋开始中国的主要文学创作是在吴语方言区完成的。吴语比较合乎古汉语音韵结 构,再生辟的字也可按切韵推出读法;而北方话不符合古汉语音韵结构,所以早期北方话规范化 工作相当困难,不少书面语不好读,不得不借用南方话的读音。由于上述原因,吴语对北方话也 有很大影响。因此吴语的读法成了普通话的“文读”。“文读”是指受权威方言影响的读音。吴语的阴平声读成降调和北京话去声相像,因此普通话有些词中,平声字读去声。如: “亲(qing)家”的“亲”,吴语读为 “chignyhm53” ;又“荫(yin)庇”。相反吴语的阴去声读成平调和北京话

13、平声相像。“供”古去声字,普通话多个阴平声。吴语“黄、王”不分,因为vrhwfiw与vwhwfi基本是相同,受吴语影响“匣”母字 “完”普通话读为(wan),按理应该读若“还(huan)”。又,“癌”来源于“岩”字,官话区方言常常“炎症”和“癌症”读音不分的;上海话“癌、岩”作nge8i3,对应换成普通话ng声母脱落,大致是(di)。“巷(hang)道”的读音 来自吴语rhagn行入13】。这和吴语地区在科技领域的优势有关。北方话也受其它方言影响。“来”母字:弄,普通话受其他(n,l )不分的方言影响读成了 (nong),又受吴语影响读成(long):弄堂。(七) :汉民族是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

14、的。吴越地区远古先民使用的未必是汉语。 1,吴语中部分基本词汇和其他汉语相差大,又不好解释,可能是由远古土著语沿袭而来;如:称“在”为“勒leq”,称“玩”为“孛相beq,sciagnh”,称“洗”为“汏vdah”等。2,但吴语必竟是以古汉语为主体发展而来的,吴语中大量词汇传承古汉语而来,其中部分普通话中已不使用,但吴语中仍大量使用。如:拎(撛)lign意:提,温暾wegn, thegnh意:不冷不 热,如:晏eh意:晚。3,北方话中也有自己的土著语。如:吃(喫),说文解字苦击切、入声,合理读音(彳)或(qie)(注:入声字推导普通话无确切 规律),吴语读音同“ vchiq 七”;普通话读音(

15、chi )可能来自北方民族的土著语。4,地域差异形成的基本词汇差异:北方话称“此”为“这”,称“彼”为“那”,称“何”为“哪”;吴语“此”为“迪vdiq (迪 个这个)”,称“彼”为“哎ve (哎个那个)”,称“何”为“嗄vrha (嗄里哪 里)”。上述词汇皆是古汉语中没有的。(八) :同音字。 1,在普通话中是同音字,但是在吴语中不同音。在普通话中同为(yi)音和(ji)音的字,均有一百二、三十个。如:在普通话中是同是(yi)的字在吴语 中不同音,如下:(所注切音是中古切音,现代吴语仍然可按切韵推出读法。) 异: yih/ 羊吏切,以纽,志韵,去声; 逸: yiq/ 夷质切,以纽,质韵,入声; 毅:gnih/鱼既切,疑纽,未韵,去声;屹:gniq/鱼迄切,疑纽,迄韵,入声; 意: ih- 于记切,影纽,志韵,去声; 益: iq 伊昔切,影纽,昔韵,入声。 2,在吴语同音是同音字,但是在普通话不同音。在上海话中同为音vzegn/和vzy/音的字较多。(注:这些字在上海周围方言中并不完全同音) vzegn/Z9pi3: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