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可编辑范本】.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2734370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可编辑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可编辑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可编辑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可编辑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可编辑范本】.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

2、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中暑的急救知识夏天,在闷热的环境中劳动,或在强烈阳光下长时间劳动或走路,尤其是老年人、妇女、体质虚弱者,很容易中暑。 .临床表现:发生中暑后可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严重的会突然晕倒,不省人事. 急救方法 (1)降温: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松解衣扣,给其扇风,同时用凉水擦身,或用凉水毛巾贴敷在病人的头部和胸部. ()针刺:对于中暑后昏迷者,可针刺人中、十宣、委中穴。也可用清凉油涂擦病人

3、的太阳穴。 (3)口服解暑药:口服人丹、十滴水,或喝些绿豆汤、冷开水。 ()对于中暑后高热不退,昏迷不醒者,在做上述紧急处理的同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 3.简易疗法一方:鲜丝瓜花78朵,绿豆0克。先用一大碗清水煮绿豆,将豆煮烂捞出后,放丝瓜花煮沸,次口服,二方:藿香l0克,银花0克,连翘l0克,六一散0克。水煎放冷后顿服。 三方:莲叶梗克,柳叶克,薏苡仁l克,扁豆l5克,加水3碗,煎至l碗,次顿服当人们在夏季长时间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或停留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以及在炎热的天气里长途行走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均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在上述条件下,一旦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全身无力、注

4、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应想到这是中暑的先兆。此时,要尽快离开高温潮湿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休息,喝些糖盐水或其他饮料,在两侧太阳穴擦些清凉油,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多可恢复。 如果对中暑先兆中出现的症状未予以重视,继续停留在强烈阳光照射或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比如海滨浴场、蒸汽浴室或拥挤的汽车中,则会出现面色潮红,体温升高,皮肤发热,呕吐、眼前发黑甚至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若是在气温炎热的天气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大量运动,导致机体极度疲劳。则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慌、眼前发黑甚至昏迷等症状。此时的病人多因无力支持而难以进行自救,体弱者甚至可能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当救助者发现有人中暑倒下

5、时,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如果是因为在强烈的阳光下或闷热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发热的病人,要根据现有条件给予降温处理.迅速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下躺下,头稍垫高、脱去病人的衣裤,用纸扇或电扇扇风。同时用冷水擦身或喷淋,以加快病人体内热量的散发。有条件的可用酒精擦身加散热。也可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放在病人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若无电扇冰块等降温条件,也可将病人直接浸泡在河水或海水之中降温,救助者始终保持病人头部露出水面,以防病人溺水。上述降温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只要病人体温下降并清醒过来即可.为避免皮肤很快冷却引起皮下血管收缩,妨碍体内热量散发。救助者还

6、应不时按摩病人的四肢及躯干,直至皮肤发红,以促使循环血液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出.神志清醒者,可喂以清凉饮料、糖盐水及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清热解暑药。若病人昏迷不醒,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位于鼻唇之间中上1/3交界处;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上方约5厘米处以及合谷穴,即虎口等。促使病人苏醒。出现呕吐的,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对于高烧不退或出现痉挛等表现的病人,在积极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将其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如果是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大量活动过度疲劳,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慌、呼吸困难的病人.应尽快将病人抬到凉爽通风的地方躺下,松解解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用冷手巾湿敷前额及颈部即可,不要给予其他任何降温处理,以免使症状恶化.对于昏迷不醒的病人,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内关穴及合谷穴等。促使病人苏醒。然后给予足量的清凉饮料、糖盐水,以补充出汗造成的体液损失。 经解救清醒后的病人,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并饮用大量糖盐水以补充体液损失。因此此时体内的抗中暑机能处于疲劳状态,若再重回炎热的环境或参加体力活动,则后果将比上次中暑更加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