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县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2734074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关于县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关于县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关于县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关于县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关于县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关于县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县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县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 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云和要由“小县大城向“小县名城转型提升,努力建设“山水童话特色的现代化生态休闲旅游名城。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将越来越显得重要。那么,当前云和文化工作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文化工作的发展前景何在。2023年12月开始,县委宣传部牵头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试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现就有关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县文化工作的根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工作,2023年以来,先后出台

2、了?关于加快先进文化建设的决定?、?xx县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进一步统筹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xx县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全县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并将文化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乡镇的年度工作考核。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道德风气建设、文化设施完善、群众文化繁荣、文化传媒建设、文化遗产挖掘、文化产业转型、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逐步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区域文化风格,为提升云和经济软实力,推动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奠定了较好的根底。 一坚持正面引导,良好道德风气根本形成。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一般群众、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学

3、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夜学、党校轮训、讲师团宣讲等形式大力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阔党员干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先行者和重要推动者。以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和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云和人文精神,积极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为加快云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制定印发了?xx县市民守那么?、?xx县文明礼仪小册子?,创作普及了?xx县市民守那么之歌?、?文明与我们同行歌曲?,2023年3月全面启动“礼仪云和建设,城乡文明礼仪之风渐趋浓厚。以“创促“建,不断提升城市内涵和品味,先后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县城、省示范文明县城,在此根底上,2023年全面启

4、动“六城联创,带动了一批城市公共根底设施的建设和改善,相继成功创建了省级体育强县、省级森林城市、省级信用县、全国xx县、全国文明县城,并通过省级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县的初验。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全县共有省级文明单位14个,市级文明单位26个,县级文明单位47个。致力于打造“山水童话乡村,深入开展文明乡镇街道、文明村社区和“六型文明户创评工作,新农村新风气逐步形成,先后有1个乡镇被评为全国文明乡镇、2个乡镇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1个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7个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个社区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以“春泥计划为主要抓手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县设立县城4个、农村40个活动

5、示范点以及遍布所有行政村的实施点,设计了120余个活动项目,让90%以上的农村未成年人参与各类免费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未成年人的校外文化生活。 二加大投入,文化根底设施不断改善。近年来,我县在县财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通过“三个一点省财政争取一点、县财政拨一点、文化资源整合筹一点的方法,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对文化根底设施的硬投入,文化根底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在xx县区,先后投入1.1亿元建成了县体育馆、标准运动场、图书馆、文化馆等一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具有地方特色的县级文化根底设施。其中,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均为国家一级馆。在乡镇,今年年底每个乡镇都将建起500以上的综合文化站,

6、街道的综合文化站建设也正在谋划之中。在农村,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根本实现全覆盖。全县有100平方米以上的村级文化活动室96个,“农家书屋169个,“童话广场大家乐健身点45个,乡村戏苑1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布点124个。初步形成了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枢纽、以村级文化活动室为根底,以文化示范户和文化文明户为补充的四级文化工作网络,根本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 三城乡联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近年来,我县连续成功举办了云和木玩文化节、云和梯田开犁节、畲族“三月三,将木玩文化、农耕文化、畲族文化成功地搬上舞台,把地方特色文化

7、演绎得淋漓尽致,得到了外来嘉宾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积极鼓励引导群众文化活动,“送百场戏、千场电影、万册图书下乡活动连年开展,民间民俗活动月已成常态化。三年来,深入开展广场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近300场,特别是广场文化气氛浓厚,全县“童话广场天天乐健身点参与群众每天高达2023多人。今年,我县还适时推出了“文化共享年活动,整合全县文化资源,大力推进各项群众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天天有活动、周周有特色、月月有主题的文化活动格局。至今已经举办大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23场,参与人数到达4万多人次。优秀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包山花鼓小戏?福妈嫁囡?、小品?典夫换妻?、?村长耳背?、

8、农耕时装秀?田园新歌?、舞蹈?水灵灵?、?山哈布妮崽?、歌曲?畲家三月三?等一批文艺精品纷纷在省级、国家级重大文艺赛事中频获大奖。摄影活动蔚然成风,成绩斐然。仅2023年,全县就有10余幅作品在国际赛事中获奖,13幅作品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40余幅作品获省、市级奖项。 四借力发展,现代传媒建设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县加强媒体采编队伍建设和重要外宣稿件的筹划,202023以来,陆续在各类国家级媒体发稿120余条,发稿数量、质量同比大幅增长。县新闻中心2023-2023年连续6年被评为丽水日报先进记者站,连续5年被浙江日报评为先进报道组,在浙江日报、丽水日报、处州晚报用稿量名列全市前茅,选送的作品曾

9、获2023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三等奖xx市仅此一个全国二等奖;县播送电视台连续10年荣获xx市新闻合作二等奖以上先进,202023以来,选送的作品连年获浙江播送电视政府奖二、三等奖,xx市播送电视政府奖一等奖,尤其是2023年度,选送的电视音乐片?云和梯田?还获得浙江播送电视政府奖一等奖为xx市内县级台首次获得。积极整合资源,推进重大主题宣传,成功开展了“童话云和全国摄影大赛、“我们养猪吧大型新闻帮扶活动、“浙江作家看生态文学采风活动、国家级媒体摄影记者集中采访活动等,尤其是2023年以来,通过与央视少儿频道合作,先后拍摄了?木制玩具总发动?、?奥运小贴士?、?周末七巧板?、?木玩乐翻天?

10、、?文明小贴士?、?芝麻开门?、?动感特区?等7部共计21期的益智节目,深入挖掘和展示了木玩的文化内涵,做大了木玩产业的对外影响。网络阵地得到拓展,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共有新闻网站1个云和新闻网,2023年7月1日正式开通、政府门户网站1个、政务网站28个,企业网站151个其中有独立域名的44个、论坛站点9个、政务微博37个,还组建了覆盖13个单位计27人的核心网评员队伍。其中,云和图书馆网站被评为2023年xx省文化共享工程十佳网站;“童话云和新浪微博在2023年新浪微博风云榜政府影响力排行榜上两度位列全国前40名,还先后获得“浙江优秀旅游微博、“丽水微博达人、“丽水微明星等荣誉称号。

11、 五挖掘与保护并重,文化遗产挖掘卓有成效。根据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对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摸清了家底,建立了文档。同时对农耕文化、畲族文化、银冶文化、抗战文化等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度挖掘和重点保护。省非遗项目、省文保单位双双实现了零的突破,梅源梯田开犁节、畲族民歌、包山花鼓戏、瓯江帆船制作技艺、木制玩具制作技艺、汀州吹打、炼火、讨火种信俗8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19个项目入选市级非遗名录,49个项目公布为县级非遗名录,云和畲族三月三被公布为xx省首批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包山花鼓戏被列入市首批传承基地项目,城西小学被评为市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全县共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人,市级非遗代表

12、性传承人21人。“明代银冶遗址项目正积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初审;梅源梯田、云和银矿遗址、黄绍竑公馆、王家祠堂、石门桥等5个项目被评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县级文物保护点63处,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526处。县文物办收藏文物17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35件。完成了抗战遗迹“黄绍竑公馆、“王家祠堂的修缮工作。?浮云记忆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粹?、?云和梯田传说故事?等书籍顺利出版。 12 六转型升级,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发展。我县紧紧抓住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时机,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做文章,把创新点落到文创产业上,重视

13、创意,使云和的木制玩具文化产业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2023,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基地成为首批xx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2023成为省级文化建设示范点。2023年,创意研发团队-“木制玩具文化创意研产中心,成为全省首批、xx市唯一的文化创新类创新团队。一是对接动漫,推动玩具衍生。建立与杭州、常州等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友好合作关系,促成了多家玩具企业为“葫芦兄弟、“三国演义、“马兰花等动漫作品开发木制衍生玩具。与央视少儿频道合作拍摄了30集?奥运小贴士?公益广告片,对木制玩具与动漫的互动开发作了成功的探索。鼓励和引导玩具企业创作具有市场独占性的木偶动漫作品,以其品牌和形象植入玩具的开发。投入600

14、万元,拍摄52集木偶动画片?木木部落?,准备借助动漫形象,推进品牌玩具开发。?木木部落?一期片花作为xx省文化创意产业代表作品,赴台参加“浙台文化交流之旅活动。二是积聚创意智慧,促进玩具研发。在县委宣传部的牵头下,我县广泛吸纳县内外文化创意人才,组建了木制玩具文化创意研产中心、益智玩具文化展示体验中心和古典益智玩具研究所,以打造木制玩具产业的公共创意平台为目标,着力依靠人的创意智慧对木制玩具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推进木制玩具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依托山水禀赋、木玩元素,打造童话名城。结合“山水家园、童话世界城市定位,将玩具文化与城市的功能导向、空间结构、建筑造型和文化品味相结合,委托编制?城市

15、形象设计方案?,建成了木玩主题乐园、中山公园、仙宫大道、动漫雕塑、城市小品等一批公共项目;将玩具文化与旅游的生态、文化、休闲等时尚特征相结合,体现童话的意境、浪漫的气息。 七注重建设,宣传文化队伍得到加强。我县通过制度保障、考试录用、学习培训、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在学历、职称、文艺协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目前,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在编在岗人员共计174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31人,专业技术人员143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学学历60人,大专学历62人、其它21人;具有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22人。全县有摄影、诗词等10个文艺协会,会员380人。有喜庆

16、艺术团、仙宫、民间乐团、包山花鼓戏等4个民间艺术团,在册民间文艺人员70余人。随着宣传文化工作内容的拓展,在宣传部新设了社会科学联合会、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外宣办网络办,在文广新局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些机构及人员的落实,为更好地开展宣传文化工作奠定了较好的根底。 二、我县文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县文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级文化先进县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文化重视程度尚待提高。文化作为软实力,与经济、科技、教育等相比,在受重视程度上存在一定差距。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中,普遍存在着认为不抓经济不行,不抓文化影响不了大局这样的观念,认为文化考核分值不高,不影响单位排名、不影响个人晋升,因而部分乡镇街道、部门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