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第十四个五年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731874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第十四个五年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第十四个五年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第十四个五年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第十四个五年专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第十四个五年专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第十四个五年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第十四个五年专项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第十四个五年专项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建设竞争力强、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打造全国一流乃至世界有影响的产业高地,科学规划与有效引导“十四五”时期高新区(新吴区)“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根据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无锡市工业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特编制本规划。一、“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条件(一)“十三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

2、展主要成效无锡高新区作为无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集聚区,在进入“十三五”以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兴业态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特色不断彰显,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核心地位不断强化。“十三五”期间全区信息技术产业保持持续发展势头,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大数据交叉融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新区物联网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及增长率都位居全市第一,物联网企业数从2016年的868家增加到2019年的1338家,年均增加

3、超过150家;物联网营业收入(全口径)从2016年的1206.5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861.5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6%;2019年物联网营业收入占全市的比重为61%,已形成感知类、传输类、应用服务类和智能硬件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企业集群式发展,到2019年已有250余家,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446.3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88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49%;2019年的销售收入占无锡市的70%,占全国的比重接近12%。2019年全区软件企业有558家,主营业务收入由2016年的512.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764.5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4.26%。大数

4、据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19年全区大数据企业有115家,主营业务收入为123.95亿元,占全市产业规模比重达52.89%。龙头企业日益壮大,示范引领作用显著。随着信息技术产业逐渐成为高新区的地标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日益壮大,规模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无锡高新区作为无锡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以及国家唯一物联网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地区,逐渐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持续创新发展能力,推动全区物联网产业做大做强。到2019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4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9家;5家企业上市,其中,和晶科技、朗新科技、先导智能在创业板上市智能自控在中小板上市,祥生医疗则是无锡第一家在科创板上

5、市的企业;瀚云科技、中兴智能交通、纽豹智能识别、华润微电子4家物联网企业入选世界物联网排行榜500强;联掌门户入选2019年度苏南自创区潜在独角兽企业,中科光电、纽豹智能、圣敏传感等8家物联网企业入选瞪羚企业。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不仅集聚了SK海力士、华润上华、华虹(无锡)等制造龙头企业和华进先进封装、海太半导体、中微腾芯、华润安盛等封装测试企业,而且还集聚了力芯微电子、芯朋微电子、中微爱芯等众多设计企业,以及新光电气、邑文电子等材料设备配套企业。2019年,集成电路产业规上企业占全区集成电路企业总数的30%,占全区集成电路企业销售总收入的97.58%,成为全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6

6、家企业入围“2018年度中国十大(强)半导体企业”,其中,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分列2018年中国半导体制造企业的第4和第6名;全讯射频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和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分列2018年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的第7和第9名;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位列2018年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企业的第3名;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位列2018年中国半导体MEMS企业第5名。2019年,华润微电子成为自科创板设立以来第一家过会的红筹企业。随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显著,2019年全区纯软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有17家;大

7、数据产业超过亿元的有24家,占115家大数据企业全部营业收入的84%。其中,多盟睿达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易视腾科技有限公司、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收入超过10亿元。芯朋微在科创板上市,朗新科技在创业板上市,曼荼罗、北方数据和坦程物联网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19年行业信息化领军企业”和“2019年能源互联网行业领军企业”两项大奖,并荣获2019年中国经济年度企业大奖,2020年朗新科技上榜全国软件百强。文思海辉凭借优质的数字化技术服务能力,首次获得“2019年中国信息技术年度影响力企业”奖。朗新科技、永中软件、曼荼罗软件、邦道科技通过国家规划布局内重

8、点软件企业备案。瀚云科技入选2019中国新互联网企业创新互联网企业TOP100,与抖音、瑞幸咖啡等知名企业同时上榜。江苏新世纪荣获“中国信息技术服务十年成功转型企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十年推广优秀单位”称号。CNTV入选工信部2019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系无锡市唯一入选企业。江苏曼荼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科西北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围全国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公示名单,数量位列全国市(县)区第一。自主研发持续加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力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进阶跃升的重要支撑。“十三五”以来,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创新成果显著。2019年,观为监测、森蓝智能等8家

9、优秀企业入选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十周年优秀成果专题展,入选企业占比全市的50%;华虹半导体、品冠物联、华润微电子、朗新科技等重点企业集中参展物博会智能制造与传感器主题馆,馆内高新区企业占60%以上,成为工业与传感领域集中展示的主阵地。2019年物博会“三新”发布会硕果累累,由邬贺铨院士等32名专家在海内外10余个国家的1512个项目评选出的60项成果中,高新区企业获奖项目占获奖总量的1/6,约占全市获奖项目总量的八成,遥遥领先全市其它板块,突显了国家传感网示范区核心区、主阵地的绝对地位。全区以5G商用为契机,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苏南硕放机场成为全国首个5

10、G网络全覆盖的机场,太科园片区、鸿山物联网小镇等重点区域部署5G基站20余个,NB-IOT窄带物联网实现全区域覆盖;持续推进“千兆到户、万兆到楼”的光纤网络接入能力,实现光纤宽带占有率达100%;加大创新研发,捷普科技“5G+智能制造”创新应用中心启动,10个5G创新联合实验室(工作站)揭牌;积极开展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场景应用探索,无锡首个5G智慧农业、5G智慧检查站、小天鹅5G智慧工厂等一批5G创新应用成果建成落地,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十三五”期间,高新区集成电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以智能存储芯片、卫星导航、MEMS 传感芯片、RF芯片等为代表的自主研发

11、产品相继亮相,SK海力士、华润微电子、全讯射频和海太半导体等6家企业入围2018年中国十大半导体企业,华润上华MEMS器件项目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芯朋微电子、中感微电子两款芯片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芯”优秀产品名单,智驰华芯的MEMS传感器成功应用在天琴一号卫星上,彰显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高水平发展的蓬勃力量。以华进为首的封测企业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在芯片级封装、层叠封装和微型化封装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配套支撑产业集中在小尺寸单晶硅棒、引线框架、塑封材料、工夹具、特种气体、电子化学品和测试、晶圆减薄、清洗设备等,产业规模提升较快,年增长率超过10%,提升空间

12、较大。高新区软件、大数据产业企业在公共服务、数字城市、社区服务、智慧停车、校园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产业互联网业务布局,凭借平台、运营、技术能力积累和实践经验,以B2B2C的业务模式,赋能智慧能源、智慧家庭、公共服务、工业互联网、数字城市、新外贸等行业,助力产业创新和升级。2019年,极课大数据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入选科技部智能教育创新应用发展报告,同时荣获“2019年度无锡市准独角兽企业”奖;华为公司、美林数据等一批IT企业在高新区设立的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提交专利申请5项,软著5项,大数据算法10个。江苏曼荼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入选江苏省2019年大数据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

13、案,入选数量全市第一。无锡市云惠软件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入选江苏省2019年度“腾云驾数”转型升级计划优秀企业,上榜企业数占全市50%。其中,无锡市云惠软件有限公司的智慧运维解决方案医疗运维还上榜“融合创新发展案例”名单。江苏金风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金风新能源功率控制系统V5.1等3件软件系统入围第十届无锡市优秀软件产品“飞凤奖”,占全市的30%。2019年年底疫情发生后,朗新科技紧急开发“公共防疫管理平台”,仅用24小时就完成“锡康码”系统的开发上线。政策环境持续优化,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为推动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新区出台了关于促进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14、的政策意见、关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政策措施,从标准支持、龙头企业生态建设、传感器部署、云计算服务补贴、新技术新产品先行先试项目、应用示范项目等方面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重大项目投入、重大项目产出、设计企业贡献奖励、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及研发机构建设、资质标准、人才建设、产业基金建设、产业生态建设等,加快推进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政策引导作用,着力为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营造高效的政策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和有利的营商环境。新型科技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新增了企业新型银团,组建了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金融支持。重点项目

15、稳步推进。海尔物联生态网基地、村田智能制造园、SK海力士M8等3个单体投资超50亿元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新批总投资超亿元重点产业项目100余个,涵盖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为高新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华虹半导体、海力士二工厂等一批超大体量项目进展超过预期,成为拉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创新主体集聚成长,产业集群特色显著。“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始终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创新发展的部署要求,以全面落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为契机,加快发展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主体集聚成长。物联网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中电海康、华勤通

16、讯、阿斯利康商业创新中心、华为开放实验室等重大产业项目纷至沓来。特康科技、美国赛仕等一批重特大科技项目签约落户。集成电路产业突出强链补链,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揭牌,韦尔半导体、艾为电子等10余家知名企业签约入驻。软件和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强化产业招引工作,北控大数据科技园区、大数据国家实验室融合创新中心、美国赛仕生物医药数字化产业基地等一批大数据重点项目先后落户,美林数据南方总部开业。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进展顺利,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3家,累计437家,总数位居全市第一,入选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26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库122家,入选市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培育库近120家,市高成长创新型企业50强14家、位居全市第一。深入实施“太湖人才”计划、“飞凤人才”计划,新招引各类人才1.08万人,其中大学生8045人、位居全市第一。入围“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专家15人,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69人,市级以上各类人才新增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