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2728807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 一、发动机的性能 解释术语 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比值. 压缩比:气功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 1KW 有效功率,在 1h 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 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 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 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 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 2、示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用气缸内工质压力 P 随气缸容积 V而

2、变化的曲线 选择题 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 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3、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 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 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 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 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 C、混合D、多变 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D、

4、多变过程 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 C、混合D、多变 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范围内。 A、4 7 B、7 11 C、11 15D、15 22 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理论循环相似。 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膨胀结束B、排气终了 C、压缩初期D、进气中期 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 A、8 16B、10 18 C、12 20D、14 22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

5、是加热过程,其原因是。 A、温度不变B、工质不变C、压力不变D、容积不变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三、填空题 1、P-V 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

6、功,该图称为_示功图_。 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_ 多变_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进气冲程、_ 压缩_、作功冲程、排气冲程。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进气、压缩、燃烧、_膨胀_、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 一个实际循环中,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_指示功_。5、升功率用来衡量发动机_对气缸工作容积的_利用的程度。 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升功率_。 5、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在转速相同时,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容积利用程度不同,衡量发动机单位气缸容积所发出有效功的指标是 _平均有效压力_ 。 1、具有相同标定

7、功率的两种柴油机,如果其干质量不同,说明材料利用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比质量_ 。 四、判断题 比质量是指发动机的干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1 升功率是指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其质量之比。 0 有效燃料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 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何作用? 第 1 页 共 5 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 发动机指示指标用于评价其内部循环完善性,反映气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它是有效指标的基础,但不能综合反映发动机的整机性能;发动机的整机性能以曲轴输出的功为依据,但不能准确指示发动机内部过程的完善程度。 二、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一、解释术语 配气相位:发动机进、排气门开闭角度相对于

8、上、下止点的分布 气门重叠:在四冲程发动机中,于进气门提前开启和排气门迟后关闭,在上止点附近,存在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充气效率:指每一个进气行程所吸入的空气质量与标准状态下占有气缸活塞行程容积的干燥空气质量的比值 5、残余废气系数:气缸中残余废气质量与实际新鲜充量的质量之比 二、选择题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A、进气过程B、排气过程C、进排气过程D、气门开启时期 1、发动机的换气损失是指 A、进气损失B、排气损失C、进排气损失D、机械损失 8、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A、泵气损失B、传热损失C、流动损失D、机械损失 20、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

9、现象的原因是 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 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 充气效率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 A、机械效率B、流动效率C、换气效率D、容积效率 14、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 从上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 16、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 从气门开始打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 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

10、到下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从下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A、进气过程B、排气过程 C、进、排气过程D、气门开启过程 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A、机械效率 B、热效率 C、进气马赫数D、充气效率 从发动机是能量转换装置角度,也是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 A、燃烧损失B、传热损失 C、换气损失D、机械损失三、填空题 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指标主要是 _充气效率_ 和 _换气损失 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称为 _换气损失排气损失包括 _提前排气损失_和_活塞上行强制排气所消耗的有

11、用功。 一般将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作自排气、强制排气和惯性排气_、进气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将进、排气门开关角度以及相对上、下止点的位置画出所得到的图称为_配气相位。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_排出发动机气缸内的已燃废气,并吸入新鲜充量的过程。 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时期中,_进气迟闭_的改变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 四、判断题 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 0 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0 在超临界排气期间,排出的废气量缸内和排气管内的压力差来决定。 0排气终了时,排气管内废气压力高,说明残余废气密度大,残余废气系数

12、上升。 1 充气效率总是小于 1 的。 1 发动机进气终了的温度Ta 低于进气状态温度Ts 。 0 五、简答题 泵气损失的含义是什么?与换气损失有何不同? 发动机换气过程消耗的功即泵气损失。泵气损失是强制排气损失与进气损失之和,并扣除实际示功图不包含的部分,不包括提前排气损失。泵气损失与换气损失不同,后者表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异,包括扣除部分和提前排气损失。 三、燃料与燃烧 解释术语 着火延迟:火花引燃或加热到燃料自然温度以上时,可燃混合气并不立即燃烧,需要经过一定延迟时间才能出现明显的火焰,放出热量 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烧 1KG 燃料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 1 与理论空气量 10 之比 空

13、燃比:是指燃料实际燃烧时所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的比值 着火方式:引发燃烧过程的手段 选择题 2、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着火性能B、抗爆性能C、安全性能D、点火性能 一般说来,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A、热值B、点火能量C、辛烷值D、馏程 3、极其细小油滴群的燃烧,可以看作是 A、预混燃烧B、扩散燃烧C、喷雾燃烧D、混合燃烧 3、颗粒粗大的油滴的燃烧,应该看作是 A、预混燃烧B、扩散燃烧C、喷雾燃烧D、混合燃烧 2、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着火性能B、抗爆震性能 C、安全性能D、点火性能 汽油的辛烷值反映其。 A、着火性能B、抗爆性能 C、安全性能D、点火性能 评

14、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是。 A、十六烷值B、粘度 C、馏程D、凝点 8、对于汽油,化学当量的空燃比 A / F 为。 A、 B、 C、 D、9、1 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 A、放热率B、高热值 C、低热值D、热值三、填空题 汽油和柴油的牌号分别根据 辛烷值 和凝点 来确定。 汽车的代用燃料主要有二甲醚、水煤气、乙醇和氢气等。 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_辛烷值_。 对于缸外形成混合气的汽油机,其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节气 门开度大小来控制进入气缸内 第 2 页 共 5 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 的混合气数量,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_量调节_ 。 5、柴油机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进入气缸的燃油质量来控制混合气的浓度, 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_质调节_ 。 四、判断题 柴油是以其凝点来标号的。 0 国产汽油是以辛烷值来标号的。 1 催化裂化汽油的抗爆性能好,常用作高级汽油。 1 汽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 0 4、柴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 0 四、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解释术语 燃烧速度:单位时间内燃烧混合气的质量 火焰速度:火焰锋面移动速度 滞燃期*:从喷油开始到压力线脱离压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