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728322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吉振民高级中学地理复习案 适用年级:高二 主备人:万平 审核人:刘丽 我国不同地区的河流特征一、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判读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是: 的大小,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 ,从曲线高峰期了解 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 的时间和长短。河流径流量过程线图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 (或 )及 。如雨水补给的水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雨水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2)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 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大,以 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小。(3)汛期出现的时间。如冰川补给汛期在 季;季节性

2、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 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 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则 。(4)有无断流。一般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内流河往往由于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 补给,也可能是 气候区或 气候区,还可能是 的调节功能。二、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如下(1)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况。(2)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3)解题思路分析: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随降

3、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三、判断下列河流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注意1、一条河流的流量的大小除了与降水补给量和冰雪融水补给量的多少有关,还与该河流的支流多少和流域面积的大小有关。2、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可以很好的判断河流所处的地区。【本节练习】图2为某溪流连续两天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1-2题。1两昼夜内,该溪流流量特点是 A变化幅度:第一天小,第二天大B最大流量:出现在第一天的午后 C最小流量:出现在凌晨6点前 D变化幅度:昼夜差异大,两日差异小 2导致溪流的流量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海陆位置B气温影响 C洋流影响 D地形影响2011年国庆节期间,某户外旅游爱好者在

4、网上发帖召集“驴友”到我国某区域进行观光旅游,虚线所示为旅游线路。读图7,回答34题。 3该区域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A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B水资源利用不当C过度开垦 D深居内陆及高山阻挡4他们在沿途看到的景观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地看到的最高峰冰雪覆盖 B地附近分布有荔枝园C地坡度陡,行走艰难 D地附近河流出现暴涨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题。5.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A.B. C. D.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6、7题。6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纬度位置

5、 D大气环流7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镜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读下图,回答810题:8有关图中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较周边高 B.气温较周边低 C.气温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D.气温的影响因素是地形较低9乙河流的水文特征是A.流量小 B.含沙量大 C.汛期长 D.有结冰期10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土壤为肥沃,为紫色土 D.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读“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水流向。虚线、实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1月、7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列关于该

6、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1月输沙量多于7月B水循环1月不如7月活跃C径流量与气温呈负相关D流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12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1314题。地区年平均气温()8.123.52.618.310 积温()3 9008 2002 8006 500年降水量(mm)6211 9805381 35013.表中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落叶阔叶林,棉花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针叶林,甜菜14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A地水位变化最小 B地含沙量最大C地冰期最长 D地汛期

7、最长15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矿资源丰富 B煤炭资源丰富C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D石油资源丰富小老树是指树龄虽小,但长势已经显著衰弱的树。具体表现为树体小,短枝多,枝细弱,叶片小,落叶早,果实小等。读右图完成1620题。16.下列与图中小老树主要分布相符合的是A.位于干旱半干旱交界处 B.位于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带上 C.位于农业与畜牧业过渡区 D.位于暖温带与中温带的交界处17.影响小老树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贫瘠 B.气候不适 C.地形崎岖 D.河流过少下图为华北平原2012年2月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2122题。21关于华北平

8、原地下水埋深的特点A沿海浅,内地深B有河浅,无河深C农村浅,城市深 D南部浅,北部深22关于唐山附近地下水埋深特点的成因,理解正确的是A离海近,海水倒灌,导致埋深较浅B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C地势高,导致埋深较深 D无河流水补给,使埋深较深二、重难点知识分析:1.比较长江、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和农业差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温度带一月均温干湿状况年降水量结冰状况植被耕地类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5.海河泛滥的自然原因及根治措施海河泛滥的自然原因从地形上看,海河的主要支流都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从气候上看,海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再加上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结果使海河含沙量很大,当进入入平原后,

9、泥沙沉积,河床容易被淤塞;从水系特点来看,海河是一典型的扇状水系,各条支流来的洪水,只从一个河口入海,无法顺利渲泄,常常造成泛滥。根据海河的措施在主要支流的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并修建水库,以调节河流水量;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使天津、河北等地免受洪水的灾害。在海河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干流的流量;汛期可以拦蓄洪水,减少下游水量,有利防洪;旱期可以将水库蓄水下排,以利灌溉。在海河下游开挖入海新河,汛期时支流的洪水可以分流入海,不像过去那样奔流到天津入海,对天津造成巨大的威胁。在黄河下游若只开挖入海新河,而不治理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则新挖河道若干年后又将淤高,成为“地上河”

10、,不能根治。2003年7月,淮河流域出现罕见洪涝灾害,其治理措施又如何呢?三、例题解析:1.(2003年全国文综)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处相距最近的交点地理坐标是1150E,410N。作者北顾的是内蒙古高原的深秋景色。描述图中100C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00C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3.(2003年北京题)读下图,回答:图中地降水多于地,其主要原因

11、是(B)A.地位于沿海,地位于内陆B.地位于山地迎风坡,位于内陆盆地C.地受准静止锋控制,地受副高控制D.地有暖流经过,地有寒流经过有关所代表的三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C)A.河为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B.两河注入印度洋C.河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D.河为内流河4.(2000山西)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约在零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D)A.漠河B.喜马拉雅山C.北极地区D.南极地区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C)A.灰化土B.棕壤C.红壤D.砖红壤下列果树

12、,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D)A.芒果B.荔枝C.龙眼D.柑橘5.(2001年全国)下表为1999年人口数、GDP、铁路长度资料。读表,回答下列各题。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人口/万人4192371036182543510GDP/亿元19569121488932238铁路长()18737654194123231092年降水量()1000150011001400500 100030 86020 700面积/万23817193972 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B)A.青海、甘肃、云南、贵州、陕西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各省人均GDP远低于全国人均6350元的水平,其中(D)A.云南的人均GDP约为5500元B.青海的人均GDP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C.贵州的人均GDP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50%D.陕西的人均GDP约为4100元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D )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交通一直是限制这些地区发展的因素。青海省单位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