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硕士物流信息管理复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2727663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工程硕士物流信息管理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流工程硕士物流信息管理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流工程硕士物流信息管理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流工程硕士物流信息管理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流工程硕士物流信息管理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工程硕士物流信息管理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工程硕士物流信息管理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物流ASP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是指从一个集中管理的组织中提供应用的部署、供应、管理以及对应用出租访问的契约性服务,ASP负责直接或间接地提供旨在管理一种软件应用或应用集合的所有具体活动和专业知识。2虚拟价值链将实物价值链以信息的形式反映在虚拟的信息世界所形成的信息价值链,就是企业的虚拟价值链。3SSCC码SSCC(Serial Shipping Container Code Barcode)即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 通过SSCC建立商品物流与相关信息间的对应联系,就能使物流单元的实际流动被跟踪和自动记录,同时也可广泛用于运输

2、行程安排、自动收货等。SSCC对每一特定的物流单元的标识是唯一的,并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的物流应用。 SSCC采用UCC/EAN-128条码表示,它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共同设计而成,是一种连续型、非定长、有含义的高密度、高可靠性的可校验码制。4XML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简称XML),又称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一种置标语言。置标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文章等。5数据字典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是在新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和描述所有数据的工具,包括对一切动态

3、数据(数据流)和静态数据(数据存贮)的数据结构和相互关系的说明,是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系统设计阶段进行数据库(文件)设计的参考依据。 6. RFID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7. BPR物流流程重组(Logistics Process Reengineering,LPR),是指对企业物流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绩效标准上取得重大改善,重组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内部业务流程、供应链结构和物流理念等四个方面。 8. CPFR CP

4、FR (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是在CFAR共同预测和补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共同计划的制定,即不仅合作企业实行共同预测和补货,同时将原来属于各企业内部事务的计划工作(如生产计划、库存计划、配送计划、销售规划等)也由供应链各企业共同参与9. C/S and B/S C/S又称Client/Server或客户/服务器模式。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B

5、/S是Brower/Server的缩写,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10. SQL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同时也是数据库脚本文件的扩展名。1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

6、gs。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12. 云计算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

7、服务,它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效;简答题:1. 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数据是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够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是经过加工处理并对人类客观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表现形式。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就知识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所谓知识,就是反映各种事物的信息进入人们大脑,对神经细胞产生作用后留下的痕迹。知

8、识是由信息形成的。联系:任何事物的属性都是通过数据来表示的。数据经过加式处理之后,成为信息。而信息必须通过数据才能传播,才能对人类有影响。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信息由与物理介质有关的数据表达,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就是信息。信息是对数据解释、运用与解算,数据即使是经过处理以后的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就本质而言,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应用于生产,才能转变成知识,知识则是有价值及效用的信息。知识包含数据,数据包含信息, 区别:数据是记录下来的某种可以识别的符号,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也可以加以转换,但

9、其中包含的信息内容不会改变。即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信息可以离开信息系统而独立存在,也可以离开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和阶段而独立存在;而数据的格式往往与计算机系统有关,并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数据是原始事实,而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对于同一数据的理解,可得到不同信息。2. 术语Information system和Computer technology种老师版本:A set of interrelated components that collect (or retrieve), process, store, and distribute infor

10、mation to support decision making and control in an organization 。An information system (IS) is an arrangement of people, data, process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at interact to collect, process, store, and provide as output the information needed to support an organiz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

11、gy is a contemporary term that describes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ardware and software) with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ata, image, and voice networks).3. 物联网对物流行业的作用与影响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

12、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目前,物联网在物流行业中相对成熟的应用,主要有产品智能追踪网络,物流过程可视化管理网络,智能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和智慧的供应链等等。虽然物联网在物流业,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但其理念已经为现实中局部、零散的物流网络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提升,使之能够契合现代物流的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很多物流系统已经采用RFID、传感、卫星定位等技术,具备了智能物流所应有的信息化等特征,在物联

13、网的这个平台上向物流智能化发展。可以说,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能物流,有希望在全球范围内,从根本上提升对物品的生产、配送、仓储、销售等环节的控制水平,变革物流配送及物品跟踪等物流管理模式,达到智能的优化物流决策和业务流程,提升物流行业效益的目的。物联网通过传感器、RFID、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手段,实时采集物体的行动和过程,再借助网络,实现人、设备与系统间的智能互连,达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的作用。这些技术在物联网这个平台上与现代物流过程相结合,就形成了初步意义上的“智能物流”。智能物流利用物联网中RFID/EPC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追踪和监视物流过程中分散的各种设备,得到真实的数据

14、,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掌握物流过程。在智能物流中,物联网的技术被应用于车辆、集装箱等物流基础设施的识别, 在仓库、车辆、物流关卡等安装读写装置,物流的各要素环节如配送,运输,仓储等更加高效便捷,供应链环节整合也更加紧密。通过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合理调配不同价值物品在物流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对不同风险性的物品进行的监控,保证运输过程的稳定,同时,通过网络优化运输路线的选择,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高物流过程的服务质量。4. 信息系统建设中自主开发(相对外包)的优势和风险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曾经预测,在未来10到15年,任何企业中仅作为后台支

15、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当外包出去! 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人才的稀缺,以及日益苛刻的使用者,外包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解决方案”。 通过外包,公司可以将精力集中在监督IT服务、保证信息系统满足公司发展目标、以及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上。 外包向基础设施延伸 IT外包目的因组织而异,但通常目标都是要实现信息系统持久有益的改善 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 边际利润的压力 日益增长的竞争要求节约成本 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外包:选择第三方提供的服务主要有: 数据录入 需要设计开发新系统,但内部员工没有相应的技能,或者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做时 维护现有应用系统,使内部员工解放出来开发新的应用系统 将应用系统转换到

16、一个新的平台。例如,一个专业公司可以帮助将一个旧的应用实现网络化 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外包优势在于: 商业外包公司能够通过部署可复用构件软件实现规模经济并改进绩效; 加快系统上线时间; 提高对主业的聚焦; 外包开发商可能比外包委托方内部员工更有经验解决技术问题; 外包合同中的开发需求定义得更详细; 外包合同可以对费用进行详细说明,减少成本的不确定性。外包的风险在于: 成本容易超出客户预算 内部的信息系统专业能力流失 失去对信息系统的控制 外包开发商倒闭 使用的产品种类受限制 难以对开发方的职能与安排进行控制 形成对开发商的依赖 存在损失战略信息的风险 外包开发商的系统落后 外包商的文化与人员的适应性差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