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县级肿瘤学科建设内考虑的问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2727102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县级肿瘤学科建设内考虑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层县级肿瘤学科建设内考虑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层县级肿瘤学科建设内考虑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层县级肿瘤学科建设内考虑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层县级肿瘤学科建设内考虑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县级肿瘤学科建设内考虑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县级肿瘤学科建设内考虑的问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县级肿瘤学科建设内考虑的问题(摘抄于网络:) 本科毕业后工作三年了,毕业后回了自己的县人民医院(二甲),位于江南的一个小县城,人口30余万,之前一直在内科呆着,现在面临定科室的选择,院长给我两条路: 一,是去骨科,现在时机最好,骨科现在缺人以后就没这个机会了,但我就是担心:我眼睛不好,八九百度的近视,现在做手术还行,以后就不知道了 ,不知道骨科手术对眼睛的要求高不高?就怕去了后成个废物就没意思了。 二:去搞肿瘤科,(以前有个肿瘤医生,副高,人老实,也不擅长招引病人,交际能能力也欠缺,没和领导处理好关系,一直没把把肿瘤弄好,现在被放在坐门诊,基本我们医院荒废了肿瘤这块),院长的意思是想要我

2、把肿瘤搞起来,作为医院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我做学科带头人,但面临的困难也多,首先就是肿瘤在前人的糟蹋下,已经一蹶不振,整个县的病人都是大量流失,有钱的去省城甚至上海北京,没钱的索性直接回家,在医院的基本上是几个公费医疗的,都是在外面医院折腾得差不多的病人,回本地等死,只能叫做临终关怀吧:有时肺癌住呼吸科,胃癌住消化科,病人在本院内部也被其他科室分流了,而且肿瘤不是独立科室,被划在和心血管糖尿病一块。想独立出来,除非我能把它做大,医院有是有想买直线加速器的念头,但也是怕收不到肿瘤病人。我个人觉得肿瘤科纠纷少,诊断很明确了,又把家里的钱花光了,房子也买了,到头来病人家属也烦了,其实搞不好都指望着患

3、者早死,好求个解脱,不会和医生有太大的意见。 就是没有一点成就感,但是我也担心怕搞不起肿瘤,那就要重复前人的老路,好悲惨啊 现在就是好矛盾,不知道该往哪走?人生大事,真的会影响一生啊 ,希望各位兄弟姐妹来指点指点迷津,我以前没怎么接触过肿瘤的病人,对肿瘤科认识不多,真诚的希望听听你们的意见 我们医院年收入四千多万,今年预计破五千万,我就是担心肿瘤科在县级医院有没有发展前途?如果有的话,该怎么开展工作?是以临终关怀为主?还是以化疗为主?有没有必要去开展放射治疗?肿瘤发展的现状和思路 前 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事业正面临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局面,专业分科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专

4、科专病的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有利医疗市场的拓宽,更有利于医院的社会效益的增进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目前肿瘤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院很早就有专人涉及肿瘤科业务,纵观现在上高医疗系统在肿瘤专业的发展,上高中医院现已有两名医生先后赴省肿瘤医院进修,并与该院结成协作医院,反观我院,原有的肿瘤科不温不火,随着陈桃生副主任医师调离住院部后,导致我院的肿瘤科已形成名存实亡的现状,这块市场的蛋糕已不再被我院独有了,我们不仅没有优势,甚至有被他人后居而上、赶超的危险。 医院是一个系统,肿瘤专科专病科室也是一个系统,所谓系统,一般来讲,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

5、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相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是含集合性、目的性、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征,其中,环境适应性对医院来说时至关重要的,所谓环境适应性指系统与外界的关系,任何事物都要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必然与外界环境产生物资能量信息的交换,必须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医院要有活力,肿瘤科要有活力,就必须不断的从外界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因此开设或办好,肿瘤首要任务是了解肿瘤的发病动态、发病率、死亡率,这是开设或办好专科专病科室的关键。 开设专科专病专业,首先要调查在当地有没有必要开设肿瘤科专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理论上来讲,这种可能性和必要性主要取决于当地居民的医疗服务的要求

6、量和医务人员能提供的医疗服务量。一个地区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是决定于该地人口数量,肿瘤的发病率、居民的经济文化水平及医疗服务保健制度、当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认识癌症 癌症,又名恶性肿瘤。癌症的英文名称为Cancer,与星座中“巨蟹座”的英文名称一样。二者之间也确有相似之处:癌细胞通常会像螃蟹那样四处蔓延、横行无阻。癌症是因为人的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癌细胞可以再生、转移、扩散,从而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患者最终可能因为组织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对于人体而言,癌不是一种单一疾病,不同种类的癌症危险性往往有着很大差别。例如,皮肤癌一般

7、可以用简单手术根治而很少复发,而肝癌、肺癌等癌症则较难医治。 治疗癌症的传统方法有三种。其一是手术治疗,即切除肿瘤及其周围有可能被癌细胞侵占的组织;其二是放射治疗,以高能量X光等照射患病部位;其三是化学治疗,即口服或注射抗癌药物来杀死癌细胞。但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如手术可能无法彻底清除癌细胞,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则会误伤正常细胞。面对癌症,大多患者采用手术放化疗的形式,但我们知道放化疗虽然能迅速杀死大量癌细胞,但是它良莠不分,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正常的组织细胞,给患者造成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毒副作用,使人体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等到放化疗完后,人的机体已经很虚弱,根本

8、无法接受医院的继续治疗。最后落得人财两空。因此,到目前为止,彻底治愈癌症,在很大程度然是医学界的一个梦想。 肿瘤病的市场-现状 在过去数年中,艾滋病、SARS、禽流感乃至最新的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都对中国公共卫生领域构成巨大挑战。然而,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中国,以恶性肿瘤(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或者说非传染性疾病),却正在成为更主要的长期威胁。07年5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最新公布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非传染性疾病正在成为人类最为致命的“杀手”。其中,癌症位列首位。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据相关统计资料,全世界因癌症死亡数1975年

9、约380万,1980年为400万,1985年为500万,1997年为624万,2000年将达到900万,据估计2020年可能达到1000万。全世界前5位癌症为:肺癌(98.7万)、胃癌(77.6万)、结直肠 癌(49.5万)、肝癌(38.6万)和乳腺癌(37.6万)。总结我院收治的368例癌症患者类型情况: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鼻咽癌,基本与世界癌症死亡情况类似,肺癌仍为肿瘤死亡的首位。 根据目前癌症的发病趋势,2020年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数将达到1500万人。癌症目前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大众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近20年来,我国的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

10、9%,每四、五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死于癌症,居死亡原因之首。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孙燕院士介绍,近50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只是癌症谱有所变化,原高发的食管癌、宫颈癌、胃癌等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肺癌、乳癌、结肠癌等发病率仍在上升,尤其是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较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等有关。 其实按照我国九十年代初统计的数字,我国每年新发的癌症病人已经达到240万,死亡130万。而这组数据还只是九十年代初的统计结果,并且这组数据的统计还不是很完全的,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占的比重比较大,农村地区对癌症病人的患病人数以及死亡人数统计不完善,因为有很多农村病人被诊断是

11、癌症以后根本就不到医院去治疗,就在家中。像这种情况的病人数字根本就没有统计上来,所以实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远远大于我刚才说的那两个数据。2002年我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就已经指出,癌症已经取代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据统计,2006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26.02/10万,死亡率为116.10/10万。恶性肿瘤发病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胃癌、食管癌、直/结肠癌、肺癌、乳腺癌、肝癌、膀胱癌、宫颈癌、甲状腺恶性肿瘤、胰腺癌。恶性肿瘤死因顺位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直/结肠癌、乳腺癌、白血病、膀胱癌、鼻咽癌、宫颈癌。从性别分布看,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男性排名前三位

12、分别是胃癌、食管癌、肺癌,女性分别是胃癌、食管癌、乳腺癌。 照此计算,我县每年新发癌症病人约有300人,怎样留住这些病人是要下功夫的,留100人的话,一年至少150万的业务量,还是很诱人的,利润至少一年30万,难题是我们怎么样来建设,怎么样来发展? 市场的前景-癌症大国 诚然,癌症患者数字的增长,与国人均寿命的提高不无关系,因为衰老经常意味着癌症的高发。但仅仅是年龄结构的变化似乎远不足以解释癌症如此高发。实际上,生活方式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致癌因素,都已经在这场悲剧性大幕背后隐约浮现。肺癌早已取代肝癌,稳居中国癌症死亡“排行榜”的首位;人口老龄化、吸烟、环境污染以及城乡差异等多重因素,都是

13、中国不断攀升的癌症死亡率的“贡献者”,癌症在中国城市已成为首位死因,在农村为第二位死因。 今年4月29日,正值安徽阜阳等地爆发手足口病疫情期间,卫生部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以癌症(恶性肿瘤)为重点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主要情况。从这次全国死因调查中,或许可以追寻到这个幽灵肆虐的些许踪迹。 通过采集全国160个市县2004年和2005年的居民死亡数据,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癌症的死亡率约为136/10万,即平均每10万人中,每年就有约136人死于癌症。相比之下,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第一次死因调查中,这一数据为74人;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死因调查中,这一数据为108人。根

14、据这一统计,我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而且呈持续的增长趋势。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死亡率比70年代中期增加了83.1%,比90年代初期增加了22.5%。在城市,癌症已经占到死亡总数的25%;在农村,这一数字为21%;换句话说,平均每四到五个死亡的中国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为什么癌症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不断上升? 1.在部分程度上也是人均寿命增加带来的一个“副产品”,但“老龄化时代”并不是癌症增长的惟一答案。这一点,在一些特定癌症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死亡率增长最为显著的肺癌为例,30年间上升了465%;即使按照标准化死亡率来计算,也上升了261%之多!肺癌早已取代肝癌,

15、稳居中国癌症死亡“排行榜”的首位。尤其令人忧虑的是,中国肺癌死亡的高峰远远没有到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告诉财经记者,从中国人群的吸烟流行状况来看,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肯定还会大幅度增加。 2.环境杀手大气污染、不洁净的饮用水等环境因素,是癌症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影响癌症的生活方式,除了吸烟,饮食不合理是仅次于吸烟的癌症发生诱因,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西方化”趋势,城市和富裕农村中的超重和肥胖,也是导致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癌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3.有一些癌症还与性行为和生育习惯等有关。例如,如今女性的平均初潮年龄大为提前,生育年龄则大为推迟,而大量雌激素的分泌会促使乳腺增生,增加乳腺癌的风险。过去30年中,中国女性的乳腺癌死亡率几乎翻了一倍,其增长速度仅次于肺癌。即使按照标准化死亡率来计算,也增长了三成多。 4.除了不良生活方式,环境污染更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于癌症的忧虑。今年3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肿瘤学进展学术峰会上,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赵平教授忧心忡忡地表示,“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生存环境却在进一步恶化。 5.此外,职业环境污染也是可能导致癌症的一个因素。例如,科学家对云南个旧锡矿的多年研究发现,矿井中高浓度的放射性气体氡、氡的衰变分解的产物氡子体,以及含砷矿尘等,导致锡矿工人肺癌高发。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发布报告称,全球每年至少有20万人死于与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