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镇集体备课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活页教案有多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726348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贞元镇集体备课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活页教案有多重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贞元镇集体备课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活页教案有多重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贞元镇集体备课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活页教案有多重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贞元镇集体备课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活页教案有多重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贞元镇集体备课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活页教案有多重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贞元镇集体备课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活页教案有多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贞元镇集体备课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活页教案有多重(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贞元镇集体备课活页教案年级:三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张新正 教导主任签字: 序号:课题有多重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及理念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准备各种秤、幻灯、小黑板、1千克的盐。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机反思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2、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被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1、认识秤。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猜一猜。、拎一拎。、说一说。、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4、单位换算。、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 = 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用“kg”表示“千克”,用“g

3、”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拓展应用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2、布置课后实践活动任务:用秤在家分别称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交流。学生回答。谈收获。板书设计有多重1、 一个鸡蛋重( ) 一个西瓜重( )2、 2kg = ( )g 4000g = ( )kg 7kg = ( )g 8000g = ( )kg3、实践活动我的体重同伴的体重一个土豆我的书包我的估计称量结果教学反思贞元镇集体备课活页教案年级:三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张新正 教导

4、主任签字: 序号:课题有多重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及理念1、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2、培养学生的估计和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克的质量概念。4、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教学准备天平称,弹簧秤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机反思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昨天上超市买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苹果。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学生随意估计的结果可能是杂乱、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础上,教师提问:怎样估计才能尽量使结果准确一些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学生分四人

5、小组讨论:怎样估计才能尽可能使结果更准确一些?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个苹果称一称,再根据这个苹果的质量去进行推算;先称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苹果,看几个苹果的质量掂起来和前面的感觉相似;直接用秤称等。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估计方法带领学生进行验证。问题:从录像中你明白了什么?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学生再次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样的物品的质量重1千克。2、第2题。先让学生拿出一枝铅笔估一估,再用天平称一称。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总结:说一说估计一样物品的质量要使结果尽量准确必须注意什么?2、想一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学生活动小

6、组讨论交流,发言。学生活动。全班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学生活动。学生回答。说理由。板书设计有多重教学反思贞元镇集体备课活页教案年级:三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张新正 教导主任签字: 序号:课题1吨有多重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及理念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准备各种秤、幻灯、小黑板

7、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机反思一、情境导入: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二、探索新知: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4、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三、拓展应用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质量单位“吨”有一些什么了解?2、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学生活动观察后说出答案学生发言做练习自由发言板

8、书设计1吨有多重1、 4千克 =( )克 3吨 =( )千克 50000克 =( )千克 ( )t = 2000 kg 18 t =( )kg ( )kg = 6 t2、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500 50 250 5 3、连一连。 2克 2千克 200千克 400克4、在里填上“”“”或“=”500 kg 3 kg 1 kg 300 g 9 kg 9000g 800 g 10 kg 3 kg 3 t 4000 g 4 t 8000千克 8吨 4500克 4千克 3 t 3600 kg 5 t 5000 g教学反思贞元镇集体备课活页教案年级:三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张新正 教导主

9、任签字: 序号:课题搭配中的学问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及理念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3、让学生运用学具摆一摆、配一配,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搭配方法及过程进行比较,明确有序搭配的科学性。4、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教学难点有序搭配,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机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校食堂每天为同学们提供午餐盒饭,每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2、出示“星期三菜谱”,学生在明确“菜谱”内容后提供问题“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呢?”二、合作交流,

10、解读探究1、学生分4人活动小组探索解决“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画表格”、“画搭配路线图”、“文字记录”等,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和同学,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准备的学具摆一摆、配一配。2、教师将学生记录的搭配方法板书到黑板上。3、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搭配。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搭配方法及搭配过程进行比较,说一说“怎样搭配才不会出现遗漏和重复?”明确有序搭配的科学性。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重点介绍画“搭配路线图”,并用多媒体进行演示。4、学生根据前面所得经验独立完成并汇报。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出示教材“练一练”第1题情境图。(1) 引导学生看图,

11、明确图意。(2)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同时,适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并抽象出“用字母表示搭配过程”的方法。2、出示“练一练”第2题情境:“帮小红搭配衣服,要配成一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搭配问题,只要我们按顺序思考、搭配,就可以又好又快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回家后清理一下自己的衣柜,看一看有几件外衣、几条裤子,要搭配成一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学生活动全班交流。学生完成后汇报 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完成并记录自己的搭配过程。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贞元镇集体备课活页教案年级:三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张新正 教导主任签字: 序号:课题练习四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及理念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吨的质量观念。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和吨有关的实际问题。3、初步经历质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