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零排放)生猪饲养技术》项目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272246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酵床(零排放)生猪饲养技术》项目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酵床(零排放)生猪饲养技术》项目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酵床(零排放)生猪饲养技术》项目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酵床(零排放)生猪饲养技术》项目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酵床(零排放)生猪饲养技术》项目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酵床(零排放)生猪饲养技术》项目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床(零排放)生猪饲养技术》项目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酵床(零排放)生猪饲养技术项目总结上虞市小越镇农技信息中心 我中心承担发酵床(零排放)生猪饲养技术项目,在省农技推广基金会绍兴执行部和上虞市畜技中心的具体指导下,通过一年的实施,较好地完成了项目的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本区域起到了示范作用。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基本概况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基于控制猪场粪尿排放与污染的一种养殖方法,采用生物发酵床养猪,能较好地解决猪场粪尿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称零排放养猪)。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根据微生物生态理论,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在猪舍内铺设的谷壳、锯木粉等有机垫料中添加生物菌制剂,来降解猪粪尿。该技术以发酵床为载体,排出的粪尿吸咐在垫料上,并经

2、微生物迅速发酵降解,实现猪栏免冲洗,达到零排、无臭味的目的,从源头上实现环保和无公害养殖的要求。该项技术的应用,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减少疫病,增加养猪经济效益,达到清洁生产和健康养殖的目的。 我国从日本和韩国引进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后,引起国内养猪界的极大关注,已在多个省份推广应用,但目前还没有看到该项技术的系统应用效果报导。为探索和掌握生物发酵床养猪工艺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效果,我中心立项后,对其技术关键点展开研究攻关,在上虞市越泉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上虞市嵊花种猪有限公司开展了实施。两家实施面积为2352平方米,饲养生猪1750头,其中越泉公司2000平方米,饲养1500头;嵊花公司352平方米

3、,饲养250头。同时开展了发酵床养殖技术与传统养猪技术养猪效果的对比试验。经统计,每头猪可提高净利41.38元,节约水80%,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技术已在我市杨丰牧业、祥盛农业两家万头猪场和章镇镇里民家猪合作社得到推广应用。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同时聘请市畜牧兽医技术中心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各实施点也专门落实专业人员负责实施。通过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实施组织体系,有力地保障了该项目顺利实施。 2、加强技术指导。根据各生产环节,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及时邀请市畜牧中心专家到场开展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并组织到桐乡市参

4、观学习,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 3、筹集项目经费。项目实施单位积极筹措项目所需的各项经费,除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绍兴执行部下拨的专项经费1.5万元外,自筹18.5万元,用于项目的实施。由于项目经费保障使项目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实施。三、技术措施 1、发酵床的建造。 一种养殖模式的建立,都是以满足动物的正常生长为前提。利用发酵床养猪也不例外,它有一些独特之处,即必须满足猪只的正常生长,同时还必须满足发酵床垫料菌的生长要求。故在新建或旧舍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室内通风和良好的光照。猪舍高度(从地坪到屋檐)应达到3米以上,双列式、单列均可;猪栏面积在18平方米以上,其中1/3为水泥平台,2/3为

5、垫料池,水泥平台比垫料池底高出7080厘米,垫料池可建在地平线上,也可以挖在地下,其原则是,舍外和地下水不能渗透到垫料池中,防止垫料发霉。食槽和饮水器:食槽一般建在北侧水泥平台上,南侧建自动饮水器。 2、垫料的铺设。 垫料以谷壳、锯木粉、米糠、菌种组成,每栏用谷壳28袋,锯木粉100袋,米糠50公斤,菌种1公斤。先将菌种750克(250克留作以后添加垫料时用),米糠25公斤,逐级稀释混匀,制成菌制剂。底层30厘米,以谷壳为主,面层30厘米以锯木粉为主,中间谷壳、锯木粉对等混合。每层投入垫料后摊平撒上适量米糠,菌制剂,反复搅翻使垫料和米糠、菌种混合均匀、摊平,依次填铺至垫满。垫料铺满后堆积发酵3

6、7天,就可进猪。 3、饲养管理。 发酵床养猪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将集中成堆的猪粪耙散,与垫料翻堆;调节垫料适宜水分;注意猪舍通风换气;其他饲料管理和配方、饲喂方式、免疫驱虫与保健等均按猪场常规方式进行。四、结果与分析 1、猪的生长性能测定结果。 从试验对照组来看,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日增重增加25克(试验组日增重670克,对照组日增重645克);节约饲料5.58%,试验组料重比2.921:1,对照组3.084:1;1公斤重量成本试验组为8.18元,对照组为8.64元,增重1公斤提高效益0.46元,每头提高效益41.18元。 2、猪群行为及健康观察。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猪群

7、健康状况和生理反应良好,猪只毛色红润,被毛光亮,性情温和,采食、排泄、活动及躺卧休息等行为舒适自然,无不良行为发生。感官评价显著优于传统养猪,且猪生长发育好,整齐度高,未发生各类疾病。 3、经济效益分析。 整个试验过程中两种不同饲养方式的成本投入及产出情况表明,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饲养15头肥育猪,可多获利润617.70元,每头41.18元的利润。试验投入及产出情况分析(各组15头)项 目发酵床养猪(元)传统养猪(元)饲 料8381.508514.70微生物菌种42.000兽 药90.00165.00水 费7.5045.00电 费45.000垫 料150.000污水处理075.00仔猪成本768

8、0.007680.00人工费120.00150.00其 他750.00750.00成本合计17266.0017379.70肥猪销售收入19575.0019071.00利 润2309.001691.30注:饲料价按2.80元/公斤,肥猪价13.00元/公斤计,菌种垫料按三批猪平均计。五、体会 根据试验,发酵床养猪技术中日常管理(开窗通风,垫料翻堆等)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垫料使用年限,而且会影响猪群的健康状况。垫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生猪的排泄物与垫料的处理能力达到平衡,在饲养过程中,生猪的生长增重、气候、环境变化都可影响垫料的使用。因此,垫料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进猪后如发现猪活动是有垫料粉

9、尘扬起,说明垫料干燥,要用水喷一下调整湿度,达到猪活动时不扬起粉尘。 2、正常运行的垫料,其中心部应是无氨味,湿度在50%60%,手握不成团,较松,温度在45左右,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接近,一般为1530之间,PH值78,否则为垫料运行不正常。 3、注意排湿。垫料过湿(表层超过45%,中心部垫料超过60%),就会影响发酵效果。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或添加干燥的锯木粉(按添加锯木粉的量补加菌种)加以降低湿度。同时降低饲养密度(60公斤以上每头1.31.5平方米)。 4、粪便比较集中时,要把粪便散开,或翻入垫料下2030厘米处,提高粪便降解速度。 5、猪出栏后的垫料管理。猪出栏后,将垫料重新堆积

10、发酵十分重要,主要是利用发酵产生的生物热杀灭垫料中的杂菌,具体操作:将垫料从底部彻底翻均匀一遍,在堆积发酵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补充新锯木粉和菌种,重新混合堆积发酵,或者将表层确定不能用的垫料清除出售,重新补充垫料。发酵结束后,摊开垫料,铺好发酵床,间隔24小时,确认表面不起粉尘后(垫料湿度正常)即可再次使用。 6、根据试验,发酵床养猪最适合保育猪饲养,冬天可节约保温费。而饲养70公斤以上的生猪人工劳动力强度会增大。六、小结 发酵床养猪技术显著提高了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减少了粪尿的环境污染,为猪只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并且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益养猪的目标,符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由于本次试验时间安排在夏季,在高温时节生猪能安全度过,取得成功,那冬春寒冷季节发酵床养猪技术效果应会更好,有待进一步试验探索。 (执笔 王友杉) 二九年十二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