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合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2722034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合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语文年级初二 班级初 班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小石潭记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品德)1、 理解作者、作品常识;纯熟的诵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2、 结合描写顺序,整体把握文意;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4、体会课文简洁、丰富而又有节奏感的语言特点。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1、 描写顺序,整体把握文意2、 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板书设计示意框图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如何教以及学法指引、含课练、作业安排)一、导 入:由现实生活中的“韩流”想到“唐宋八人们”中的“韩流(柳)”

2、导入。二、文学常识积累 规定:查找有关资料(如课文注解等其她语文资料),整顿出你觉得重要的与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提示: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她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因此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她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国内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她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重要是记

3、载事物,也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三、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规定: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并注音后整顿到下面空白处(要查字典)。教师提示:悄怆(chung) 篁(hung)竹 清洌 (li) 为坻 (ch) 为屿(y) 翕(x)忽 为嵁(kn) 差(c)互 寂寥(lio) 幽邃(su)2、纯熟而精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精确断句),如:范读、齐读、速读等。规定: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如“全石/觉得底” “其岸势/犬牙差互”) 3、结合下列问题,整体把握文意。这篇散文是按如何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4、(要能概括出每节的大体内容)提示:以游览的先后顺序(游踪:发现近观远望感受)来描写的。先写潭上的大概景象,再写近处潭中景象,再写远望溪流水源之景,最后写潭上氛围。具体描写了石潭、潭水、游鱼和溪流。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潭中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提示:全石觉得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岩。 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潭上有什么景物?提示: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如何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如何的?为什么?提示:作者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时心情是快乐的,而“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中流露出凄凉忧伤的心情。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愁闷

5、、悲愤。四、作业:1、整顿笔记(背诵名句、写准字音字形、重点句的断句、掌握重要的作家常识);2、抄写字词、拼音各3遍;抄写课文2遍 3、预习并完毕下一学时的学习内容 教学后记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语文年级初二 班级初 班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小石潭记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品德)1、 理解作者、作品常识;纯熟的诵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2、 结合描写顺序,整体把握文意;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4、体会课文简洁、丰富而又有节奏感的语言特点。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1、 理解描写顺序,整体把握文意2、 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

6、翻译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板书设计示意框图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如何教以及学法指引、含课练、作业安排)一、迅速解译课文要 求:学生轮流进行;每人负责一句,先讲字词解释,再翻译整个句子。提示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觉得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

7、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提示二:1)从小丘西行:向西2)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 、像长蛇爬行那样3)明灭可见:或现或隐4)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差互:交错不齐5)日光下彻:向下6)影布石上:照映7)隶而从者:随从、跟从8)以其境过清:由于、凄清译 文: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仿佛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快乐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种小潭,潭水特别凉爽。整块石头作为潭底,接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边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多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

8、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潭中的鱼大概有一百来条,仿佛都在空中游动,周边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不久,仿佛和游人一同欢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懂得它的源泉在哪里。坐在小石潭上,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绕着,沉寂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由于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拜别。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一种叫恕己,一种叫奉壹。二、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情景交融手法的综合运用。1、

9、作者在文中重点写了哪些景?体现了如何的情?(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突出了石有如何的特点?点拨: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觉得底”,“卷石底以出”阐明“潭”的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阐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体现水的清澈透明。(奇而冰冷) “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冷,含蓄地体现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运用了如何的写法?写出了水如何的特点?点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

10、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体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方,写出了小溪的形状。(3)文中的“动”景与“静”景的结合。点拨:游鱼的“怡然不动”为静及“俶尔远逝”又体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小溪。就小溪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方,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2、作者是如何把情和景结合起来的?点拨: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遇,渗入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布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

11、闻与自己的遭遇相似,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她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挣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她“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挣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3、其她写法的运用(1)文中的“镜头”与“画面”点拨: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出了潭水

12、中游鱼的美景。(2)文中的“对比”和“烘托”点拨: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三、体会课文简洁、丰富而又有节奏感的语言特点。提示一:简洁而又丰富,细致而生动,用短句产生节奏感,读起来悦耳动听,字里行间还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提示二:找出文中有关的写景短句。四、延伸探究1、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2、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如何的?作者观测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位?根据是什么?3、“似与游者相乐”写到了“乐”,与后文的“

13、凄神寒骨,悄怆幽违”与否矛盾?为什么?4、读了课文,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5、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什么感觉?五、延伸写作1、你也曾游览过某些风景名胜,请选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处,按游览顺序写一则游记,规定写出该景物的特性及当时的心情。2、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设计一段导游词,容许发挥想象作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兴致。六、巩固:1、文言实词与虚词归纳(1)古今异义。去:(古)离开(今)前去,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一词多义以:全石觉得底(介词,用) 为:全石觉得底(动词,当“

14、作为”讲) 卷石底以出(承办,“而”不译)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因素)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概) 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不可知其源(助动词,可以)差: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2、重点句翻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判断。“若”“似”“如”可以用来打比方,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方。试辨别下列句子哪些是比方,哪些不是?闻水声,如鸣佩环。( ) 皆若空游无所依。( )似与游者相乐。 ( ) 天涯若比邻。 ( )4、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精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方面烘托 “水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