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诗歌鉴赏真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272121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中考诗歌鉴赏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中考诗歌鉴赏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中考诗歌鉴赏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7中考诗歌鉴赏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7中考诗歌鉴赏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中考诗歌鉴赏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中考诗歌鉴赏真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2017福建省】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

2、己的话概括。(2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二、【2017广东省广州市】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宦游:出外做官。 无为:无须,不必。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三、【2017广西贺州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

3、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 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现的情景。(2分)示例一: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示例二: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花上的露珠,就像花儿流下的眼泪;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2.“家书抵万金”传颂千古,请作简要赏析。(2分)“抵万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家书珍贵、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四、【2017广西柳州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

4、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4.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以诗为赠(回赠)。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2分)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五、【2017贵州省安顺市】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5、射天狼。1.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的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孙权、魏尚。(2分)2.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2分)“狂”字为全篇定下了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3.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3分)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六、【2017贵州省黔东南

6、州】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比喻(拟)或者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多。七、【2017贵州省遵义市】(五)(4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7、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八、【2017海南省】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的第二联用“风飘絮”和“雨打萍”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2 分)8.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

8、分)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九、【2017河北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2.这首诗尾联

9、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乐观豁达意志坚定(坚忍不拔)进取向上十、 【2017河南省】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

10、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十一、 【2017黑龙江省大庆市】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

11、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写到凝望。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3分)这两句是富有象征性和启发性的名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诗人那种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十二、【2017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千古传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2分) 这两句特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体现奉献精神)

12、。十二、 【2017黑龙江省绥化市】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上阕写的是,下阕写的是,再现了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北国雪景,评说历史(英雄)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进行赏析。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群山比作舞动的银蛇,高原比作奔跑的蜡像;同时,“舞、驰”两个又化静为动,使所描绘的景物生机

13、勃勃,生动活跃。十三、 【2017湖北省黄冈市】【甲】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B)(2分)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

14、,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2分)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4分)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

15、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2分)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2分)十四、 【湖北省黄石市】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荆门:指荆门山。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2.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十五、 【2017湖北省咸宁市】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阴阳割昏晓”一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