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及答案2391.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2712359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及答案239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及答案239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及答案239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及答案239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及答案2391.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道酬勤20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120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1盗传必究 一、填空20分1. 古书注解的根本方法主要有释词、通句 、疏释全章大义、评说。2. 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过秦论属于论辩类;论积贮疏属于奏疏类;陋室铭属于箴赞类。3. 开我国文体研究先河的是曹丕;他把划分的四类文体是奏议、书论、铭诔、诗赋。4. 律诗不管七律还是五律,都由句八组成;分为四联。5. 诗律中平仄的“平是指平声;“仄是指仄声 ;平仄的根本要求是对或“同一联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和粘或“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一、二个字的平仄相同

2、。6. 七律对仗的根本要求是颔联、颈联要对仗要对仗;特别是颈联必须要对仗。二、说明以下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10分7. 秦父兄怨此三人,痛人骨髓。怨:恨 8. 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爱:爱戴 9.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也。恨:遗憾 10. 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色:脸色 11.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亡:逃亡反:返回。12. 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本:农业生产 13. 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穷:困窘 14. 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劝:受到勉励 15. 宣子田于首山。田:打猎 三、说明以下黑体字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20分16. 残

3、贼公行,莫之或止。莫:无定代词,没有谁 17.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夫:指示代词,那 18.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竟:副词,最终 19.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20. 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是:指示代词,这。21. 太后之色少解。少:副词,稍微。22. 那么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胜)于(人) :表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取)于(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23. 以吾- -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吾):介词,表原因。(吾)以:动词,任用或认为。四、说明以下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0分24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

4、之。“饮食是使动用法。使.饮食。25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奇是意动用法。认为.奇特。26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27一营大噪,尽甲。“甲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穿铠甲。28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友是意动用法。当作朋友。五、给以下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29. 孔子游于匡卫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慑子路人见日何夫子之娱也孔子 日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 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庄子秋水答:孔子游于匡,卫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慑。子路人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

5、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庄子秋水) 六、标出以下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10分) 30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 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注:别、觉,人声。看,平声。答:这首诗没有三平调和犯孤平。七、将以下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31仲尼居,曾子侍。子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

6、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 答:孔子坐着,曾子陪伴他。孔子说:“先王有一种最高的关键的道德,用来治理天下。民众因此和睦,君臣上下间因此没有怨恨。你知道这种道德吗?曾子从坐席上站立到一边说:我曾参不聪明,怎么会知道它呢?孔子说:“孝道便是道德的根本,是教化产生的根底。你再坐下吧,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包括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自己应该爱惜,不敢毁伤它,这便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身处世,实行道义,在后世扬名,从而使父母荣耀显耀,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孝道,从奉事父母开始,以奉事君主作为继续,修身处世能够忠孝两全就是孝道的最终归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