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推进妇女工作.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712264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推进妇女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展推进妇女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发展推进妇女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推进妇女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推进妇女工作.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推进妇女工作 做好妇女工作,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新的视角和思路去审视,解放思想促创新,服务大局促发展,服务妇女促和谐. 一、突出“三个深入,着眼求新创新 妇女工作要求新创新,就是要通过更新观念,做到思想不僵化,工作不停滞。一是深入妇女工作对策研究。抓住现实生活中妇女生存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侵害妇女权益、影响男女平等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妇女现实问题存在的社会性、政策性原因,找准促进问题解决的切入点,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适应妇女工作新形势提供依据。二要深入妇女工作实践研究。深入思考如何在实践中创新妇女工作思路.即如何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建功立业;如何充分发挥

2、妇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妇女群众桥梁纽带作用;如何改进作风,在创新妇女工作实践中有所作为;如何拉高标杆,应对挑战,全面提升服务妇女工作的整体水平。要认真总结基层和群众创造的经验,从具体、鲜活的事例中发现普遍性的规律,加以总结推广,推动妇女工作的新发展。三是深入妇女工作机制研究.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是加强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保障.积极探索建立民主决策、科学实施、目标管理、监测评估、表彰激励等制度,健全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妇联工作机制,用活动吸引妇女,用服务凝聚妇女,用协调争取支持,用联谊扩大团结,使妇联工作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二、把握“三大环节”,致力谋事成事 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

3、展观,推动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要体现成事谋事的行动上,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之中.一是想“党政所急”的事。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围绕党确立的工作重心来开展自己的工作。因此要跳出妇联的框子,走出妇联的圈子,将妇女工作放到有利于团结和动员广大妇女积极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放到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全局,去思考、去把握、去布局.二是谋“妇联所能的事。妇联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这就要求妇联组织必须树立“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工作”的观念,最大限度地把妇女工作做到广大妇女群众之中,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为主线、块为呼应的工作体系,增强与广大妇女的信息沟

4、通,真正把不同职业、不同界别、不同层面的妇女群众联合起来,团结起来,扩大妇女工作的覆盖面.三是做“妇女所需”的事。妇联组织作为广大妇女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排除“无钱无权”的困扰,摆脱“可有可无”的困惑,把心贴下去,把力量放下去,把工作做下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妇女群众的心坎上。积极动员广大妇女聚创新智慧,扬创新勇气,思创新实招,干创新实事,营造妇女进步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实施“三项行动”,破解热点难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妇女工作必须关注民生民利,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妇女工作的价值。一是实施“巾帼创业”行动。确立“以培训促进创业、以政策鼓励创业、以投入

5、扶持创业、以典型带动创业”的创业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用,广泛动员乡镇、村妇女干部走村入户,提供劳务供求信息、宣讲优惠政策,为妇女创业出谋划策,拓宽就业门路。2008年,市妇联组织部分女企业家赴广西柳州参加了中国东盟女企业家创业论坛。二是实施“巾帼维权行动。各级妇联要把推动解决妇女切身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关注并推动解决好单亲特困母亲、农村贫困妇女、失地妇女、留守流动儿童和下岗失业妇女、进城务工妇女、老龄妇女等弱势妇女儿童的民生问题,充分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帮她们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担当起妇女“娘家人”的重任。2008年,市妇联共接待妇女来访1238件,结案率98,被评为全省维权先进单位贡献奖。三是实施“巾帼爱心行动。推动社区妇女服务组织实现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长效化发展.在滨江社区平安创建中,市妇联组建了一支银发“巾帼爱心巡护队”,由16名70岁左右的老太太的组成,帮助社区老龄妇女实现老有所为。编写了健康教育-艾滋病“疫苗”、女性健康宝典两本书籍进行免费发放。建立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慈母爱心基金,利用妇女个人或组织捐赠公益活动,帮助贫困和弱势群体,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